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她就是王羽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她就是王羽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她的师兄郎朗一样,王羽佳的演奏生涯不是顶着大赛获奖者的桂冠,而是以“救场”开始的。但是,她似乎救得更多。2005年,当她还是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生的时候,她在前一天临时得到通知,替代不能演出的拉杜・鲁普,在加拿大渥太华演出了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获得一致好评,加拿大报纸宣称“一颗巨星已经诞生”。然后她替代阿格里奇,与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此后,演出邀约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她好像成了救场“专业户”,而且替代的都是钢琴界的“大腕”:在瑞典替代勃朗夫曼,在两天之内准备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然后在里斯本替代基辛;又在美国替代默里・普拉亚的巡演,演奏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和莫扎特《c小调第24号钢琴协奏曲》,后一首她以前从未弹过。这种随时上手一部新曲子的本领,与在短时间内根据需要,从她的保留曲库中抽出一部协奏曲,去替代临时不能上场的钢琴家的实力,使23岁的王羽佳迅速成为琴坛上最炙手可热的钢琴家之一。

“忽然间,有了这么多替代演出的机会――而通知的时间则越来越短:我的保留曲目里有28部协奏曲,我可以根据要求在一星期之内随时拿出来上台。”在去年的一次访谈中她这样说。今年她担任了一部新协奏曲的首演,钢琴独奏会中又不断推出新节目,她的保留曲目当然更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她能够弹多少曲目,而是她可以弹得多棒。就像《旧金山时报》评论写的那样:“在现场听她的演奏,你会不自觉地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钢琴到底能弹多好?”

王羽佳去年首发的唱片《奏鸣曲与练习曲》让人非常欣赏,它充分地展现了她的天才:清晰、多彩,新颖的想象结合了深刻的表现。她今年发行的第二张唱片《变形》更是好评如潮。评论家蒂姆・帕夫写道:“她最近的录音显示出一位钢琴大师在乐器中所能获取的声音幅度……在23岁的年龄,她已经是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另外一位评论家也说:“她理应在钢琴家的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对于王羽佳5月1日在多伦多的钢琴独奏会相当期待。尽管去年已经听过她与上海交响乐团的访加演出,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然而我相信,只有独奏会才能更为全面地展示一位钢琴家的才华。4月下旬,因为手臂不适,她取消了在美国加州的几场音乐会,替代她的有罗依・洛蒂这样的钢琴家。有些听众担心她来不了,但是5月1日晚上8点,穿着红裙子的王羽佳准时出现在新近落成的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的泰罗斯中心音乐厅。

依然是王羽佳式的朴实而略带稚气的舞台作风:急促的脚步,诚恳而猛然的鞠躬,她的腰弯得那么低,她的头几乎要碰到琴凳。她很快地坐定,让人以为,她会以同样生气勃勃的劲头,向键盘发起凛冽的进攻。

当琴声在那架汉堡施坦威上响起的时候,却是出人意料地轻柔流畅,如行云流水。王羽佳以三首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歌曲开始:《纺车旁的格丽卿》、《船歌》与《魔王》。前两首都是詈拍的歌曲,在轻盈流动的伴奏音型上,引入了低吟浅唱的旋律线;有时候它是在高声部,有时候则是在中声部,由左右手的拇指交替勾画出来。随着情绪的转换,时而平稳沉静,时而激越昂扬。她的演奏兼顾了舒伯特歌曲的抒情性与叙事性,情景交融,而且表情质朴。《魔王》则让王羽佳有展示一下她技术武器库中的精良装备的小小机会:通篇由三连音节奏组成的飞速的八度音、密集的和弦与左右手的跳跃,所有这些钢琴技术,贯穿了长达8页的谱面。同音反复的右手八度在她弹来极其敏捷灵巧,第二小节开始不断重复的g小调左手上行八度,则由于她做的很大的渐强,而增添了一种骇人的气势。难得的是,在几乎是达到极限的快速中,声音依然是那样清晰;不断增长的音量,终于在骚动不安的尾声达到其顶点。

让人惊讶的是,在她纤瘦的身躯中,竟然可以迸发出如此咄咄逼人的能量,而且,即使是在演奏技术上最困难的段落的时候,她弹来仍然是那样地轻而易举,毫无不必要的肢体动作。正如周铭孙老师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王羽佳的舞台风度朴实无华,大方自然。

而且王羽佳呈现给听众的绝不仅仅是她拥有的超绝技巧。在《魔王》中,她的精湛技巧只是为了渲染音乐内涵的必要手段。比如,左手那句多次出现的上行八度,每次的表情、音色与强度都依据前后的乐句而不同,用以揭示歌曲的戏剧性。技巧,是她希望被听众最后才注意的东西。她说:“如果你关注体力上的技能,那就去看奥运会!音乐才是我在做的事情,那比乐器本身更加重要。”

接下来的一首作品,舒曼的《交响练习曲》作品13号,包括主题与12个变奏(王羽佳另外从作曲家死后发表的5个变奏中,再选取了3个)是作曲家最为气势磅礴而又技巧艰深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些变奏,例如变奏之3(或称练习曲之4)、变奏之6(或称练习曲之5)、变奏之8(或称练习曲之10)以及尾声,经常被弹得太重太噪因而让人心烦。听这样的演奏时,我时常巴不得它早些结束。王羽佳演奏这些段落的时候,声音是有力的,但从不过重;音色是明亮的,但从不刺耳。因为她的弹法,平衡了旋律音与和声的主次关系,层次感极好。在几个慢板的部分,例如练习曲之2与练习曲之1l,她可以迅速地转换情绪,由豪迈的气势变为精致而富有表现力的歌唱。在练习曲之3与练习曲之5(或称变奏之4),以及练习曲之9这样一些急速而轻声的“门德尔松式”的段落,她弹得比有些钢琴家(比如肯普夫)的速度更快,而且在极快的速度中,声音毫不含糊,仍然颗粒清楚,玲珑剔透。她那敏捷灵巧的手指功夫,在这些段落中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格拉夫曼曾经这样评论他的这位学生:“她拥有在最困难的作品中弹出漂亮声音的本领。”

下半场的节目,先是一组斯克里亚宾的小品,有音诗、前奏曲与练习曲,以抒情性的早期作品居多。然后,是音乐会的压轴节目,也是当晚的最大亮点: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鸣曲》,三首“战争奏鸣曲”的第一首。无论是第一乐章中尖利的“警报”式的动机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第二主题,还是轻快的第二乐章与浪漫梦幻的第三乐章,以及冲动不安的末乐章,对于王羽佳的大胆创意与想象力,都提供了可以充分驰骋的天地,王羽佳掌握的钢琴调色板中的丰富色彩、干净利落的技巧与充满张力的演绎,使她在绘制这一史诗性的恢弘巨作时得心应手。

在全场听众的起立欢呼声中,王羽佳返场加演了三首乐曲: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沃洛多斯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和斯卡拉蒂的《G大调奏鸣曲》。我旁边的一位女士兴奋地说:“It is a great treat!”而另一位则说:“精彩之极!”

作为中国新近“引起轰动的钢琴家”,王羽佳虽然出道没有几年,但已经基本形成了她个人的演奏特点:大方自然,毫无矫饰,有一种很高的品位。她的唱片很完美,但是她的现场更出彩。她的演奏既有女性的灵巧细致,也有男性钢琴家的那种力度与爆发力。她可以将炫技性的作品弹得举重若轻,在这方面,评论家都喜欢将她与阿格里奇和霍洛维兹相比。彼得・多波林(Peter Dobrin)甚至断言,“在炫技性的乐曲方面,她是霍洛维兹的继承人”。

然而重要的是,她的演奏使听众忘记了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而专注于作品深广的内涵,她对乐曲令人信服的诠释结合了充满朝气的活力。在这方面,她不是霍洛维兹,也不是阿格里奇,更不是她替代演出过的其他钢琴家,她就是王羽佳。无疑,她将成为未来最受人注目的钢琴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