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代德化窑白瓷印花小杯鉴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代德化窑白瓷印花小杯鉴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在白瓷制作上独有建树,被称为“中国白”。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省可圈可点、能留下重笔浓彩的有闽北建阳市的“建窑黑釉兔毫盏”和闽南的“德化白瓷塑像”,为闽省制瓷的两道绝妙之风景线。

提到德化瓷,被人称道的多为佛塑像,很少有人潜心研究碗、盘、杯、盏等大量的民间日用器皿。

笔者是福建人,对建窑黑瓷和德化白瓷情有独钟,二十年来潜心收藏有600余件藏器,但以日用俗器、碎片、标本为多。德化窑白瓷及青花器亦有一二十件,但均为杯、盘等日用器皿。笔者为工薪阶层,道佛瓷塑,宏伟大器,价值昂贵,实无能力收藏。曾于数十年前因工作之故常下乡村,从农家收藏得数十件非常精致小巧的白瓷小杯。杯上瓷土堆烧纹饰,还有蝇头诗文署款,透光莹润如玉,极具精雅妩媚之态。虽熟知德化窑有树根梅花杯精品,但却不知这些小杯为何代何窑之物,一藏了之。近年来忙少闲多,在把玩鉴赏径寸小杯中,方才恍然大悟,这些精致的小杯竟为德化白瓷。为切磋瓷艺,现选两件清代德化白瓷印花小杯与瓷友同好共赏。笔者以为,除了众所周知的清代德化窑白瓷的胎、釉特征以外,这些德化窑白瓷小杯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为小品呈大样。笔者所藏数十枚德化白瓷印花小杯为清代所制(见图),图右釉为奶黄色,图左釉为青白色。奶黄色釉小杯器形径宽粗矮,主纹饰为两组“光花卉纹”,口沿为三角形印纹,近底处为“回”形印纹。青白色釉小杯器形瘦高,主纹饰为“鹿望日竹枝纹”,口沿为一圈细线弦纹和一道连珠纹,近底处无纹。此类小杯均为径寸小品,经检测口径为6.2~7.2厘米,足径为2.8~3厘米,高度为3.1~3.5厘米之间。该类小杯的功用应为喝酒、饮茶兼用之小手杯,但却有大碗大样之气度,呈现为撇口、缩颈、弧腹、圈足,收放一毫不差,瓷艺高超精致。

其二为厚胎也透光。这些白瓷印花小杯,胎体无论厚薄,在迎光映照下,均可呈现“壁薄足厚、壁透足黑、胎厚也透光”的透光效果,与其他窑口的同类器相比,极具玻璃相和透光性。据笔者考证,其胎体有全脱胎和半脱胎之别。考其制法为:薄胎修成后,先内面上釉,待釉干后,再由外面修去胎骨(全修全脱,半修半脱),然后于外面上釉印花,雕刻纹饰而成。底足为手指捏制,呈圆弧形,无折角和刮削痕,很有地方制瓷特色,因此“脱胎”有“脱去胎质以釉成也”之说。《陶说》载:“万历昊十九作卵幕杯,莹白可爱,一枚重才半铢”。但德化瓷真品厚胎也透光,可能与瓷土釉料的成份有关。

其三为蝇头题诗款。所见此类德化白瓷小杯,外壁均堆贴、印塑、雕刻有人物、吉祥动物、四季花卉、诗赋文句等图案纹饰及款铭,常见的有长寿字梅花纹、光花卉纹、十字杵如意纹、鹿望日竹枝纹等;另见有“三杯通大道”、“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待”、“吹气泽歌舌,入杯沁醉牙”等等反映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诗赋文句。此类装饰技艺在历代古瓷中确属罕见。但是由于书法系极精之楷篆,铭文款识细如蝇头,多数字迹不清晰,难以辨认。如图左的清代小杯上除印有鹿望日竹枝纹外,还竖印有五字诗赋和一方小印章,但因字小迹细釉厚,难以辨识。该杯的圈足内还凸印有反书的“正”字,不知何意待后考。

德化瓷既珍又贵。收藏德化瓷“中国白”最多的,为德国罗马・日耳曼博物馆,据说有500件以上。2004年8月8日在福州西湖大酒店的春拍上,一尊高23厘米的明代“颜俊高”款、绿釉露胎描金观音坐像拍出650万元天价。2005年6月20日在央视“鉴宝”节目上,李洪恩收藏的一件高49厘米的明晚期德化窑白瓷观音立像,经专家李知宴鉴定为何朝宗大师作品,估价为45万元人民币。相信,随着德化瓷器价格的不断攀高,这些精巧雅致的日用器也会赢得藏家的青睐。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