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外用对开放感染性创面促愈机理的研究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外用对开放感染性创面促愈机理的研究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开放感染创面是指处于开放状态且合并细菌感染的一类创面,此类创面一般愈合时间漫长。中药外用促进此类创面愈合的机理表现在抗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以及上皮细胞增殖方面。中药外用是促进此类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中药外用;感染性创面;愈合;抗感染;肉芽组织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mechanism about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used on external surface

promoting healing of open infective raw surface

【Abstract】the open infective raw surface is infected with bacterium,the henotic period of this kind of raw surface is lengthy. the mechanism about Chinese medicine used on external surface promoting healing of this kind of raw surface is anti-infection,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granulation tissue and endothelial cell.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modus operandi to promoting healing of this kind of raw surface.

【Key word】Chinese medicine used on external surface; Infective raw surface; Healing; anti-infection; granulation tissue

感染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1]。开放感染性创面是指受到病原菌的侵入、发生炎症反应,且需始终处于开放状态直至愈合的一类创面。临床上常见的该类创面有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痔疮、肛裂术后创面,烧烫伤创面、褥疮等。

一般认为创面愈合由三个阶段组成,即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期和组织重塑期。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外用药能调节开放感染性创面愈合过程的各个阶段,其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感染作用

1.1 抑菌杀菌

细菌生长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细菌数每克组织超过100 ,000株,创面愈合的每个阶段都要受到影响[2]。细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和刺激血管,改变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的通透性,使血管内的某些成分渗出血管外,致使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我国医药工作者已成功开展了中药抑菌作用与抑菌成分的研究,并将中药抑菌成分大致分为有机酸、生物碱、黄酮、挥发油、醌类等[3]。现代药理学证实,许多中药有杀菌抑菌作用或可提高机体综合抗菌能力,从而起促进愈合作用。季波[4]首次报道用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珠黄散外敷感染伤口,获效显著,提示该药可能通过抗菌消炎和促创面细胞增殖等途径来治愈感染伤口。陈硕敏等[5]采用液体试管法观察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发现创面灵在体外对于引起皮肤粘膜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体内白色念珠菌感染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创面灵外用对于实验性皮肤创伤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2 调节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

创面愈合的早期炎症反应阶段,表现为炎性细胞的渗出和聚集,清除感染创面的细菌;中和异物及细菌产生的毒素;溶解及清除坏死组织;渗出的蛋白凝固后可成为创面的保护屏障;同时为炎症细胞移动提供网架结构等。该阶段为下一步创面的细胞增殖提供良好基础,而这些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和状态。细菌侵袭伤口后,机体对其产生的生理性免疫反应可分为几种情况[6]: ①以吞噬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机体对病原菌的处理以中性多核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裂解、消化为主。在感染过程中,致敏淋巴细胞也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对病原菌的趋化性和吞噬性显著增强。②以补体、抗体联合的免疫反应:机体对内毒素为主的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需要通过B细胞来激活补体系统,使致病菌的外膜造成损伤,引起细菌的肿胀和崩解,并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功能。③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对于活化了的吞噬细胞也难以杀灭的病原体,主要是依靠细胞免疫反应将其控制和消除。通过致敏T细胞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诱导吞噬细胞聚集于炎症病变的病灶处,促进对抗原菌的吞噬和消化以限制和控制炎症的扩散。我国学者就外用中药提高吞噬细胞的活力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李应全等[7]应用生肌愈皮膏作用于豚鼠背部创面,发现中药可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提高豚鼠淋巴细胞的转化百分率,从而增强创面的免疫功能。

2 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2.1 促进创面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创面微循环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组织PO2 达40 mmHg时,足以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氧还是营养物质,可以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伤口愈合。成熟的成纤维细胞若无氧供应则不能制造胶原,胶原离开细胞并聚集成纤维也是需氧的。所以氧对伤口愈合十分重要,而中药外用药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氧供,促进伤口愈合。在创伤早期,局部微血管的通透性又影响着炎症性细胞的游出和聚集,影响到创面渗出物的浓度和数量;在创伤修复中、后期,新生肉芽组织的多少与新生毛细血管数成正比。这些都反映出局部微循环在创面修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林扬等[8]用复黄生肌愈创油膏作用于大鼠皮肤溃疡,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血管生长因子 EGFmRNA、FGFmRNA的表达上调,提示该中药制剂能刺激创面新生血管形成。李秀兰等[9]通过实验证实,外用中药能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改变,从而提高内皮细胞的双向运输机能,增加局部血氧供应,促进组织再生修复。

2.2 提高肉芽组织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为肉芽组织生长的重要物质,肉芽组织生长好坏与氨基酸的含量密切相关。如赖氨酸对胶原合成特别重要,胱氨酸是创口组织蛋白合成所必需,甘氨酸是组成胶原蛋白所必需。徐尔真等[10]对不同肉芽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发现高凸型肉芽与凹陷型肉芽中的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含量均比正常肉芽低,且有显著性差别,说明氨基酸不足,不利于创面愈合。

2.3 提高肉芽组织微量元素含量

李斌等[11]观察中医祛瘀生肌法对创面微量元素 Zn、Cu的影响,提示复黄膏对创面Zn有较强趋化作用,使创面局部Zn含量显著升高,为创面修复提供必要原料,对组织修复和再生起重要作用。

2.4 调节创面分泌物

酸性环境有利于创面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同时,酸性环境能够中和腐肉和微生物经尿素酶分解产生的氨造成的碱性环境,从而促进创口愈合。肖燕等[12]认为外用中药能够降低创面分泌物PH值。高步营[13]将中药外用于烧伤创面后发现,创面分泌物中溶酶体、巨噬细胞增多,且两者的吞噬功能活跃,说明外用中药调动了机体的防御系统,加强了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2.5 调节创面诸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参与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且发挥重要的作用。创面愈合过程: ①炎症反应期。血小板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对炎细胞加以招引、趋化,从而有利于炎症的发展。招引来的炎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它们发挥杀菌清创的功能,此外还合成并释放大量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巨噬细胞衍化生长因子(M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这些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向伤口移动。②细胞增殖期。细胞主要有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如成纤维细胞分泌bFGF、TGF、PDGF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内皮细胞合成bFGF、PDGF。这些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细胞间质蛋白合成和血管生成。③组织重塑期。bFGF、TGF、PDGF、EGF等在胶原的分泌、沉积和基质重建期中,肉芽组织最终转变为正常结缔组织以及局部组织塑形与重建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16]。目前,因子种类、结构功能及临床的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研究仍远远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各种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正性及负性作用确是勿庸置疑的。如李斌等[17]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局部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检测,发现中药复黄生肌膏能提高创面中FGFR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洪振丰等[18]通过建立大鼠Ⅱ度烫伤模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测定创面组织中bFGF和bFGFR的表达,结论是康美肤烧伤膏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组织bFGF和bFGFR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过程。

2.6 对创面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作用

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多糖、粘连蛋白等。 ECM不仅决定细胞的形态,还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细胞的运动。ECM通过与伤口部位的许多蛋白及非蛋白成分相互作用发挥其独特的功能。Fn是一类分子量为450KD的糖蛋白,参与创口愈合的所有阶段,具有广泛促进基质形成及调动吞噬系统清除病菌及组织碎片等重要作用。李斌等[17]报道,中药复黄生肌膏能够有效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进而增强局部抗感染和损伤修复能力,加速创伤修复。

2.7 促进细胞增殖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创伤修复过程的基础。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分裂周期的整个过程可分为G1期(细胞开始生长)、S期(DNA合成)、G2期(第2次生长)、M期(有丝分裂)。而暂时不进行分裂增殖的细胞称为G0期细胞。细胞分裂周期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进入DNA合成期,一是进入有丝分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之前必须先进行 DNA合成,即进入细胞周期S期。李东冰等[19]发现,用新鲜地龙制成的溶液对痔术后创面进行换药,并对术后第4、7天创面中毛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分裂像进行分析,发现其细胞分裂指数及分裂像均优于对照组。

3 结语

综上,中药外用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促进慢性感染创面愈合方面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治疗作用,较西药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发挥中医药优势,尽快研制开发出能促进该类创面愈合的中药组方及其适当剂型,相信此类中药制剂的问世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光荣.有关感染性疾病几个概念问题的讨论[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3):214-246.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85.

[3] 王 嵩.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的研究[J].北京中医,2002,21(8):249-250.

[4] 季 波.妙用珠黄散治疗外伤性感染伤口23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2):39.

[5] 陈硕敏,叶伟洪,卢松江等.创面灵抑菌、化瘀及祛腐作用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1,33(4):76-77.

[6] 韩学德.现代外科感染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78-79.

[7] 李应全,马剑峰,徐红岩,等.生肌愈皮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2):3-5.

[8] 王林扬,高尚璞,刘晓鸫,等.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模型bFGF EGF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1-433.

[9] 李秀兰.外用中药对创面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3):9-11.

[10] 徐尔真,周爱莲,吕宪禹.不同肉芽组织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2):71-73.

[11] 李 斌.祛瘀生肌法对创面微量元素Zn、Gu的影响[J].新中医,2001,33(1):75-76.

[12] 肖 燕,潘仁智,郑雪平.珠黄霜对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实验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8-11.

[13] 高步营.对烧伤创面脓性分泌物的再认识[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1999, (1):45-46.

[14] 赵海涛,陈玉林.创面用药与创面愈合[J].现代康复,2001,5(1):10-11.

[15] 王国正.创伤修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6):326-327.

[16] 吕国忠.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J].中国微循环,2002,6(6):381-383.

[17] 李 斌,王振宜,唐汉钧.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 GEFR、FN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6):387-388.

[18] 洪振丰 ,朱洪民 ,郑海音,等.康美肤烧伤膏对大鼠烫伤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10):2071-2072.

[19] 李东冰,王沛,曾耀辉,等.地龙组分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8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