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孤独感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孤独感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却日渐疏远,匮乏的心灵沟通使处于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感。个体的生存依赖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与他人的亲密感和爱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缺失对个体生活质量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孤独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本文以综述形式对孤独感概念、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关键词:孤独感 社会支持 人际容纳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1.前言

孤独感是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怀有强烈孤独感的个体同时具有较强度的敌对情绪,孤独体验深刻的个体,严重情况下会付诸自残、自杀和攻击他人的行为[1]。鉴于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心理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对孤独感就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孤独感的研究进行综述:孤独感概念的探讨,孤独感影响因素的分析。

2.孤独感的界定

学术界对于孤独感的界定仍没有形成定论。众多定义的表述虽然有差异,但是大都围绕Replau和Perlamn(1982)提出的孤独感的三点实质含义:将孤独感视为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这种主观体验是弥漫性的、消极的、不愉快的;并且是在对现实的社会交往或人际网络关系不满意的基础上产生的[2]。学者对孤独感定义的探讨集中在两个理论角度,一是人类基本需要的角度,即亲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际关系匮乏,社会交往质量不高;二是认知加工的角度,即孤独感产生于对社会交往关系的知觉、比较与评价。关于孤独感的维度特征目前也有争议。Schmidt与Sermat提出孤独感应该分为四个维度,分别表现在、友谊、同家人关系、同集体关系这四个人际交往的质量上[3];Weiss提出个体的孤独感是两维度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4];Russell与Cutrona将孤独感视为单维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UCLA孤独感问卷(第3版)[5]。

3.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3.1社会支持与孤独感

国内外关于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Replau与Perlman(1982)提出,孤独感源于个体社会联系和社会网络系统的缺乏。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使其远离可以与朋友及伙伴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时,会产生孤独感[6]。国内学者开展的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均显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体系丰富的个体孤独感体验较少[7]。通过对各群体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综述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外界环境资源,对个体的孤独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一方面使个体在面临促发孤独感产生的情境时会及时的为个体提供重要性的保护力量,另一方面社会支持对于已经体会到的孤独感具有缓冲和减弱的重要作用,能够维持个体良好而健康的情绪体验。通过多年来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强烈的、突发的或持续性的应激性事件时重要的中介心理机制,它们在减少个体负性情绪体验,保持个体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性作用。

3.2人际容纳与孤独感

容纳有容纳自我、容纳他人、被人容纳等,人际容纳是个体人际关系的重要指征。在开展的有关人际容纳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显示同伴接纳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8]。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认知和评估,逐渐形成了对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同时,他人与社会也对个体持续进行着评估,给予一定程度的接纳。人际容纳缩短了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个体人际容纳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质量,并进一步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当个体被他人接纳时,能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体验到友爱、亲密和信任,这些积极情感会进一步增强个体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可;当个体遭到他人拒绝,便会产生孤独感。

4.小结

孤独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社会支持体系作为个体应对应激事件和突变环境的重要保护力量,在维护个体身心健康方面扮演着“缓冲器”的重要角色,在孤独感的心理干预过程中应着力构建个体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其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人际容纳度是人际交往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人际容纳是相互的,体验到强烈孤独感的个体在努力追求别人容纳自己的同时,也要敞开心灵,努力的接纳他人,双方面的容纳能很好地消除个体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Hansson,R.O.,Jones,W.H.,Carpenter,B.N.& Remondet,I.(1986).Loneliness and adjustment to old age.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velepment,24,41-53.

[2] Replau,Perlamn.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Letitia A.Peplau & Daniel Perlman(Eds.).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82.430.

[3] Schmidt,N & Sermat,V.(1983).Measuring loneliness in different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4,1038-1047.

[4] Weiss R.S.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Cambridge,MA:MIT Press.

[5] Russell,D.,& Cutrona,C.E.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Unpublished manu script.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ollege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Iowa,1988.

[6] Peplau LA,Perlman D.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In 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Peplau LA & Perlman D eds).John Wiley,New York,1982,1-19.

[7] 徐含笑.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中孤独感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62-64.

[8] 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