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于冬 做电影营销的CEO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是做不完的,10年之后我不想再做公司CEO,我的最大理想是回到母校,回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当老师。真挚的言语背后,是对母校深深的爱与敬意。
——于东
2012年12月22日,北京电影学院高朋满座、明星云集。当天,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校友会,而管理系建系25周年庆祝典礼也于同日举行。作为管理系发行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于冬上台发言,这位年轻的博纳公司总裁表示:电影是做不完的,10年之后我不想再做公司CEO,我的最大理想是回到母校,回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当老师。真挚的言语背后,是对母校深深的爱与敬意。
梦开始的地方
在中国电影发行史上,博纳影业创下了很多先例:第一个全国零点行动;第一次在亚洲同步上映;第一个在媒体上投放电影商业广告;第一家把公司标识放在所发行影片的前面;第一次集结五大广电集团力量投资电影……13年来发行了167部中外影片,累计票房超过50亿人民币,连续6年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以上。于冬本人也成为国内最成功的电影营销专家之一。
42岁的于冬,有一张招牌圆脸,常带笑,看上去颇有亲和力。见到熟悉的人,或者认识的记者,隔着大老远,他都会热情地跟你挥手打招呼。冯小刚形容他“外表忠厚,内心不安”。
1971年,于冬出生于北京,从小爱好电影的他在临近高考时下定决心,要追逐自己内心的梦想。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在所有电影爱好者心目中光环闪闪的地方,成了于冬心中的目标。
“我喜欢电影,但却没有绘画等一技之长,所以当时就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管理系。”至今回忆起踏进北京电影学院大门的那一刻,于冬仍记忆犹新,“从踏进电影学院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这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六十年校庆,于冬被选为十大优秀毕业生。作为管理系唯一的入选者,与摄影系张艺谋、导演系陈凯歌、表演系于洋等十位优秀代表一起上台领奖。在台上,于冬特别提到“感谢管理系”,那天,听到下面管理系的同学在给自己鼓掌,于冬很感慨:“我觉得20年,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来讲是一个青春的岁月,我都贡献给了中国电影。”
迷茫的时期
1993年,于冬大学三年级,还在为毕业之后的去向发愁,因为他是管理系发行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我记得老师问我你想去哪儿,我当时想都没想,我说电影学院边上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我当然就去北影了。后来老师还真是给我第一批分配的,就是分到北影厂。”当时北影有几个苛刻的条件:不分房,所以必须是北京生源,党员,男生,这几条于冬都符合。
从正式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到几年之后转入中影,于冬一直做电影发行。在国有体制内摸爬滚打的几年,使他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变革的见证者。当时刚刚被迫扔掉铁饭碗又要面对进口大片的北影厂,和其他地区的制片厂一样,都在酝酿着内部的变革,电影厂要打破原来的统购包销的方式,搞自主发行。可以说,于冬在最好的时机进入了电影发行这个行业。当年于冬班上的17个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各大电影厂。“如果说我和保利博纳相比其他民营发行公司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很专业。”科班毕业的于冬自豪地说。
最初,于冬是北影厂一个普通的发行员,主要工作是到全国的各条院线、主要影院发行北影厂的电影。和现在的影院和发行有比较固定的分账模式不同,当时就是靠发行员卖拷贝,谈票房分成。“基本上每去一个地方就是喝酒,一杯酒就定一个拷贝,就是1万块钱。你多定我几个拷贝,我就多喝几杯酒,”于冬回忆说。
陈凯歌曾经跟着于冬发行《和你在一起》,一起跑了几天,陈凯歌感慨道:“于冬挺有意思的,每天背着个拷贝哪儿都跑,哪儿都一顿大酒,从早到晚,三顿酒,谁受得了?弄不好就叫推销员之死。”曾经在上海影城工作的陈庆奕记得,当年还是发行员的于冬很有亲和力,“其实那时候片源少,遇到好的片子大家都抢。于冬给人感觉很好,为人处世很周到。”
1994年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电影改革政策出台,制片厂也都会有新的应对调整,发行方式必然改变,于冬就在这种逐步深入的电影改革中成长起来。
一年后,中国电影业发生了很多事。那一年,北大华亿创始人董平买断发行了陈凯歌耗资巨大的《荆轲刺秦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投了第一部电影《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商业时代……但那一年也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低谷年,全年票房不到5亿元,用导演何平的话说:“中国电影都快要崩盘了。”
“我记得1998年、1999年的时候,中国电影处在最低谷的时期,和我同期毕业的同学,基本上98%都不干了,只剩我一个了。那个时期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迷茫的时期,就是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怎么样,因为太惨淡了。”于冬说。直到现在,像他这样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做发行的人,在电影圈也非常少见。
走出体制
“事实上,1998年前后的那个低谷,也是酝酿这电影业产业化变革的一个前期。我觉得就有点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等待曙光。”于冬说。
那一年,华谊兄弟成立,张艺谋拍了《我的父亲母亲》,章子怡拿了百花影后,贾樟柯因《小武》和《站台》在全世界拿奖备受瞩目,陈凯歌的《刺秦》已经开启了大片时代。
“所有这些电影人,民营的电影公司都在蠢蠢欲动,都在发力,都在启动,对我来讲很新鲜,这也酝酿了1999年以后,我从中影集团出来,组建博纳发行公司。”于冬回忆说。1999年,29岁的于冬和几个伙伴创立了博纳文化公司,公司主营电影发行。当时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其中27万都是借的,只有3万块是于冬多年的积蓄,“这都是留着娶媳妇的钱。”
那个时代,每年拍的一大堆国产影片,绝大多数都躺在片库里。于冬瞄上的第一部电影是黄建新执导、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说出你的秘密》,当时已拍完3年。
于冬私下找到黄建新,“我很想发行这个电影,但是没有多少钱,先给你30万作为定金,做不成做得成,你就相信我一次。”全部身家都交出去后,于冬还需要钱,付款洗拷贝、发行,他硬着头皮去找别人借。
最终,靠着多年做发行在各地积累的人脉关系,《说出你的秘密》收获1000万元票房,于冬从中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万元。
有追求的投资者
如今十余年过去,昔日对手们纷纷倒地,活跃着的几家公司也已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而博纳依旧沿着“大制片厂”的路线默默耕耘……
《桃姐》《窃听风云》《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美人草》《新警察故事》《孔雀》《我的兄弟姐妹》……提起于冬,提起博纳,背后紧随的是上百个曾红极一时的知名电影。只要你时常走进电影院,那么十年来,你一定看过于冬发行或投资的影片。于冬,这个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为电影事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12月,40岁生日前,于冬把博纳影业带到纽交所上市。有人问他:“上市之后,你拿钱干嘛?”他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建院线、投银幕。”
于冬给博纳的定位是做“百年老店”,立足本土市场,通过发行,向上游制作延展,又向下游的电影院拓展,完成上下游的垂直整合。5年来博纳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合肥、长沙、西安、苏州等城市已投资建设20家五星级多厅影院,163块银幕。未来三年,集团将在全国增建40家影城。博纳每年还保持稳定发行15部左右的电影,其中,自己投资出品的占10部左右。
于冬的另一个野心,是将业务向美国主流市场拓展。如果说,于冬在2003年赶上了内地和香港合拍片的潮流,他现在看好的下一个潮流则是:内地和好莱坞的合拍片。
中国进口大片的配额制,注定美国大片不可能随意进入中国市场。“美国公司不能在内地成立制片、不能搞院线、不能做发行、不能建影院……但是我可以做,这就是我的机会。”于冬说。
博纳影业,这家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以电影发行为核心竞争力的电影公司,以其专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前瞻性部署,积极寻求整合性拓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电影公司。
有人说2012年是博纳的“小年”,于冬对于投资发行的《大上海》在票房上的失利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坦承自己在档期判断上的失误。相比那些习惯了将自己从脸到语言全方位化妆的圈中人,于冬的内心世界要真实和开放得多。他说,商业、艺术、技术、人文对于一个电影公司缺一不可,唯利是图,公司肯定走不长远。或许这正是一名北影毕业生的内心追求。
“四十不敢行错路,不惑开始亲鬼神,与君一杯酒,不谈光荣行路难。”于冬说,这是他最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