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超专栏”: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提前盘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市场而言,造势为末,做市为本,目前这个本末倒置的市场会有多大的生命力,已经不需要答案了。
盘点一:艺术区开发将血本无归
在广大艺术家们哀叹金融危机的同时,艺术区以及工作室的建设却如雨后春笋,恰恰应和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一边是艺术家说危机和没钱,一边是一栋又一栋的艺术家工作室建起来。做艺术工作室开发的和当二房东的艺术家很赚钱,估计超过了F系列或百万元级别一类的艺术家的收入,至少比他们自己画画卖画来钱多且容易。
用免费房子换作品,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区成为一个公开的生意,早几年的羞羞答答变成为裸的交易。但是,没有人知道,免费只能是一个商业策略,不可能成为一个持久的商业模式。
那些大规模开发艺术区的艺术家、策展人在下半年算账的时候会亏损严重甚至血本无归。不过他们原本没有投入,所投入的不是投资商的钱,就是被忽悠的政府资金,或是施工队的垫资。艺术区的主体经营元素是艺术家和艺术,不是房子,如果都只围绕着房子做市场,也只是形成一个又一个艺术棚户区。
盘点二:博览会沦为“糖烟酒”会
各种展览、论坛、会议遍布艺术区、画廊和艺术空间。架上作品似乎沦落,只成为各种艺术品拍卖会、艺术博览会的填充物。装置、影像、行为艺术被艺术家以及策展人广泛应用着,在艺术区、画廊里巡回展演,成为各种艺术节或艺术聚会活动的学术性新标识。
有着海外背景的艺术家们和艺术操盘手变得很牛,因为他们总可以带几个老外艺术家来到展览现场来。
艺术节已经成为艺术区普遍愿意采取的活动形式,这样的“拼盘和东北乱炖”,加上行为艺术这道“杀猪菜”,然后来瓶影像艺术这制造学术气氛的“红酒”。于是,艺术博览会彻底变成“糖烟酒”展销会,重复着面孔、变幻着花样,此起彼伏地开着。
画廊在博览会上不是为了推出艺术家,而是为了卖掉手中的作品,老外依然保持着外来和尚好念经的高姿态。这个现象涵盖到策展、画廊、参展艺术家、观众、收藏家等等。
博览会、艺术节越来越被体制左右,并被政府和体制用来粉饰最热门的文化创意产业。这也说明市场机制严重不完善,
盘点三:“艺术财经人士”流行
艺术财经人士粉墨登场,不少批评家、策展人、媒体人给自己戴上这顶崭新的皮帽子。艺术品市场财经分析都热中于词语问的玩味,没有确切的交易例证和数据,大家都在对大势和成因进行分析,永远不会提出解决之道。
随便抓住一个成交的个案,在财经分析人士的笔下,就不负责任地鼓吹为一个现象或趋势。财经分析或市场趋势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数据的掌握和商业行为的分析,艺术财经专家们仅仅在网上搜索,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盘点四:画廊收藏与藏家破坏
不办展览,还叫开画廊的吗?办了展览,没有可以养活画廊的成交记录,只能是收藏作品,等待未来交易。所以,画廊展览的很多艺术家作品处于被收藏状态。
越来越多的画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市场战略,跨地区作业成为大多数画廊市场营销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期望更接近买家和获得更多的买家信息。
不断有新的收藏大家冒出来。大多数收藏家都是“偶然”廉价贷的大批量收藏者,这些藏家很少通过画廊买进,他们愿意直接向画家买,当然,这样不顾规则,只是为了便宜,被艺术家们高盼的藏家们恰恰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破坏分子。
艺超网“私人藏馆”已陆续开放,欢迎各位有实力的藏友在本网开馆。
更多精彩,点击艺超网,网址/。
责编 晓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