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吴卫东:关注生命成长的历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卫东,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化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先后被评为“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中国化学会化学奥赛优秀辅导员,并被聘为首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参与编写《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化学》等书。
初见吴卫东老师,是在一月初的一个下午,他从教学楼里走出,穿着黑色夹克棉服,面带微笑。低调温和,是这位化学名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内涵丰富,则是记者采访后的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程从实验开始。取试管,滴溶液,振荡,吴老师一气呵成,试管中的溶液渐渐发生了反应。“大家看,现在试管里的溶液是什么颜色?”“白色,哎不对,有点灰,还有黑色的。”“有点发黄,这是什么呀?”学生七嘴八舌。“对,渐渐从淡黄色变成灰色了,还有黑色沉淀物。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黑色和灰色物质是什么?”“银单质!”“氧化银!”面对学生不同的答案,抢鲜继续追问:“如何验证是银单质还是氧化银?”“加酸!”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受限于实验条件,吴老师给出了答案:是银单质。“那银是怎么产生的呢?”他永远不会忘记发问。学生们又一次进行“头脑风暴”,思索实验过程。实验分析结束后,看着学生们频频点头,吴老师笑着说:“明白了吧?自己把这个过程整理下来,变成文字记录在笔记本上。”
提问,思考,共同探讨,吴卫东老师和学生的这种课堂默契是从高一开始磨合的结果。“我的教书风格是,我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要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到一个程度就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以实验为依托,吴卫东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问题梯度,高一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你预想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的现象你能描述一下吗?和你预想的是否相同?渐渐过渡到更难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随着问题深度的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渐渐深入。最初,有的学生畏惧难题,想直接听吴老师讲答案。而今,学生都已经习惯了通过实验去发现知识。课堂也悄悄发生了变化,由最初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众言堂”,由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变成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
因此,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何彩霞这样评价吴卫东的公开课: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因此有了很多“活动”的时间。
在生活中沉淀化学元素
除了课堂上化学思维的训练,吴卫东还非常重视学生生活中化学元素的沉淀。什么是化学元素?吴卫东解释说:“就是当学生毕业若干年后,遇到与化学相关的事件、问题时,能用他思想中沉淀下的化学知识、技能和观念辨析事件真伪、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能从化学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沉淀经得起时间的洗涤和冲刷。”
元素的沉淀源自生活。高二时,吴卫东曾带领学生研究过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小颗粒,从化学角度来说,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将其转化成无害物?怎么进行后期处理?学生充满了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从雾霾成因、燃煤清洁化处理到受酸雨污染水体的恢复,再到“水立方”建筑材料的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都成了学生探究的材料。
元素的沉淀也改变了生活。有一年,吴卫东老师发现学生不爱喝白开水,常买瓶装饮料喝,他屡劝无效。直到有个学生提出:想研究一下瓶装饮料的成分,吴卫东看到了机会。他带领学生对超市中常见的瓶装饮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查阅了国家饮用水标准,又让学生自学了《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相关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到质检所做微量成分测定。在大量数据面前,学生自己领悟到日常应该喝哪种水。慢慢地,教室中的饮料瓶越来越少,最终彻底消失了。
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背后,是吴卫东老师和北京第八十中学的老师们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的努力。2001年,吴卫东老师和学校的徐萍老师一同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主持的“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及教学改革”的实验教师。他们首次在八十中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面向学校5个教学班的200多名学生开展长达8个月的探究式教学实践。那段时间,项目组成员为了设计一节课,不断往返于白家庄与北京师范大学之间;为了一组真实的数据,反复修改调查表;为了一个问题,查阅各种资料,争得面红耳赤……
“这次经历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什么是学术研究。”吴卫东老师坦言。“用渊博的专业知识教授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高超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设计人生”也成为了他不懈的追求。
吴卫东老师认为,人的价值不应只终结于高考,高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高考成绩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吴卫东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
班长周天认为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既帅又很民主化的人”:“班上大多具体事情都是我和另一个班长管理,每次我们提前想好方案,找吴老师谈,有困难吴老师帮助我们协调,没问题的话我们就去做了。”
对此,吴卫东老师笑着说:“我反对将学生管得笔管条直,表面看上去很规范,但是到社会不一定适应。我这个人就不是特别爱受人管。”不将学生管得规规矩矩,不代表不管――吴老师有自己的管理心得:放管结合,成为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
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正是吴老师“敢于放手”的体现之一。吴老师这种锻炼方式收到了效果:高一时班级的日常量化分数排倒数,现在已经位居前几名。吴老师说:“它形成一套体系后就能自己运转了。如果老师事事包办,学生的能力怎么锻炼呢?”
敢于放手,还体现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吴卫东老师所带的科学创新实验班,多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高一高二尽可能去发现、发挥自己的才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到高三就把棱角先收起来,全心准备高考。”吴老师鼓励学生高一和高二时“多去折腾”,袁若为获得第十五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项目――“自行车刹车辅助防抱死装置”,就是他高一时在学校的“爱迪生发明社团”开始着手制作的。
吴卫东老师不仅敢于放手,还善于管理。他的教育目标是:尊重个性差异,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发展特长,保持对创造的兴趣;体验生活,并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从中培养健全的心灵和强健的身体。
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他的诀窍之一。从教近30年,吴卫东老师练就了一双“观察”学生的火眼金睛――通过学生近期的行为就能了解他的学习状态。当学生被吴老师拉去谈话,并被告诫“最近有些浮躁,成绩可能要下降”时,吴老师的“预言”基本都会应验。因此,只要吴老师找到学生说:“你最近比较浮躁”,学生自己就会“战战兢兢”、注意改正。
他的第二个诀窍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吴卫东老师认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通过犯错误学习如何应对问题。他允许犯的错误都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而是这个年龄段学生能犯的错。而教师,则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提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便是“简单问题简单化”。例如,一个学生放学后书包丢在班里,竟然通过爬窗户的方式进去拿。“我告诉他,只要跟老师说拿书包,一定会让你进去的。要用正当的方式解决,不要走‘歪门邪道’。”
为了充分锻炼学生,他宁可牺牲班级德育量化管理的分数,也要锻炼一个生活自理能力稍差的学生的服务意识,让他负责班级关窗锁门的工作。和分数相比,他更关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30年前初上教坛时,吴卫东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一名帮助人改变人生的老师。”30年来,他不忘初心,始终关注着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