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交际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交际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必须首先了解影响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交际因素,并对其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课堂计划。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交际因素

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英语气氛,另一方面,学校和学生自己也要努力寻找和营造学习英语的机会,例如可以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辩论英语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聘请具有资历的外教与学生进行课内课外的口语交流;多阅读英文原版的书籍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英语热情,进而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文化、心理因素对交际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它的内容包括:形式(主要是指语言)、信仰、命题、价值观、规约、公众价值观、行事方法、常规、风俗等。它从意识形态到生活点滴渗透了人们一切的思维和行为,当然也包括人们的语言行为。语言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约。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某些语言形式只存在于某种文化之中。例如,当外国人说 “Thank you”时,我们就不能直接按照中式思维回答 “It doesn’t matter”.或者 “Where where”. 这样就会造成交际的失效。因此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极其重要的。文化差异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社交礼节用语的差异及禁忌语的差异。

首先,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反应本族特色的词汇,例如:“dragon”在汉语中有是一种神兽,是炎黄子孙和国家的象征,而在英语中却变成了一种怪兽。再如,“goose”一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一种憨态可掬的动物,可在英语中却是一种愚蠢的意象,故而中国人通常说的“像猪一样蠢”则要翻译成 “as stupid as a goose”。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这些带有不同文化含义的词语,阐释导致出现该种差异的背景和根源,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所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

第二,社交礼节用语的差异。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性,并且在此过程中,话语不可能事脱离语境存在,也就是说交际双方必须根据当时特定的场景结合上下文,得体的使用和理解语言。在话语方面,有些话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得体,但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刺耳,甚至令人误解。例如,中国主人在请客时,通常会谦虚的说:“烧菜手艺不行,菜没味道”。通常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客人会回答:“菜很好,谢谢您的款待”。这样的一问一答让双方都觉得得体大方,可却会让外国人觉得很困惑,既然手艺不行,为什么还要下厨呢?既然菜没味道,为什么不多放点调料呢?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中国人特有的自谦式话语,进而导致交际的中断。

第三,禁忌语的差异。在与西方人交流时,特别是有的人,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宗教中的禁忌语。以基督教为例,“13”和“星期五”这两种事物都被看成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很多场合下人们都会刻意避免它们,特别是当“13”和“星期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13号的星期五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五”,这是因为耶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数字,两者的结合令人相信当天会发生不幸的事情,因此很多中西方合办的活动都不会选在这天进行。此外,中国人忌讳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许多中国人认为说“你的妻子真漂亮。”这样的话近乎下流,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却很自然,被夸奖的人颇为欣赏。

二、 非语言交际对交际的影响

首先是身势语。它是最直观、信息含量最大,也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类非言语交际行为。教师的体态语是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表率性最强的整体形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与学生保持愉快的目光接触。这是师生间表达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方面。有时,教师可以目视学生及时获悉学生的反馈信息。当学生的面部表情轻松愉快,说明他们对今天所学的内容很感兴趣或已了解掌握;反之,“愁容满面”、“坐立不安”、“情绪急躁”等则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沮丧,甚至根本未掌握。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另外,课堂提问也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够通过提问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提问也要有针对性,对难易不同的问题要找不同学生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体态语来进行了解。例如,对问题有自己看法的同学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看一下老师,眼神坚定,或是坐直身子,或是欲与旁人交流,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而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则大多递一个怀疑的眼神,让学生自行纠正。换言之,教师可以灵活、适当地使用身势语。在启发学生回答似懂非懂的问题时,用手势或眼神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和启发,同时可使其不觉难堪,可以减轻学生的压抑感,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泼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是副语言,它一般是运用特殊的发音来表达交谈中的伴随意思,属于一种声音信息,具有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色、音高、音调、音量、音频及重音等特质[5]。这些特质可以反映人的情感、性格特质和能力水平,同时也会大大影响听话者的接受效果。作为言语交流的辅助手段,副语言主要发挥以下六种作用:补充信息、替代言语、强调信息、调节语气、重复信息、否定言语。说话人可以通过改变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有标准的发音外,还要结合副语言,保持恰当的音量、语速,适当使用停顿、升调、降调、重音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语言尽量转化成平等交流式的语言,多运用富有感彩的话语,这样才能缓解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从而大方的进行口语交际

三、 学生的个体因素对交际的影响

在我国,考试制度的限制,教师们往往只注重“背、写”的能力,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一方面大部分英语课仍然坚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讲授单词、语法为主,辅以对课文简单的分析;另一方面,“说”这部分通常被忽略,整个课堂则沦为听力练习课,这就无法给学生提供口语能力提高做必须的交际环境。据研究,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许多情况并不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与英语水平也没有很大联系。相反,却与社会文化有关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强调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使用交际中涉及的语言。例如,可通过小组中的角色扮演,演练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减轻了了这部分学习者的交际压力,从而促进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