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导尿方法导尿引发尿路感染及预防拔出导尿管的方法四方面的探讨,得出实施导尿或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从预防、护理、治疗等多方面着手,来达到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的结论。

[关键词] 导尿; 留置导尿; 膀胱冲洗; 尿路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3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01-01

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是治疗尿潴留,尿失禁的基本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手术前排空膀胱,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措施。随着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硅胶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便,无需胶布固定,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管壁光滑而薄,对尿道粘膜刺激性小,内经相对粗,尿液流动快,不易沉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导尿是一种侵袭性介入操作,极易引起尿路感染,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临床应用导尿及留置导尿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借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1 导尿的方法 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充分导尿管,尤其是气囊处,操作时轻柔,避免来回插及反复插。导尿的方法视排尿困难的原因采取不同方式。对老年前列腺肥大病人,可使用注射器抽取石蜡油去除针头经外尿道口注入5-10毫升,或边插管边注入,再缓慢插入。也可用利多卡因粘膜麻醉,以减少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利插管。导尿管口径大小的选择,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患者的性别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澄清,可选择口径较小的导管;尿液混浊或有沉淀时,应选用径较大的导管。导尿时用含有效碘0.3-0.5%的碘伏溶液棉球直接擦拭外阴及尿道口。

2 导尿引发尿路感染的问题

2.1 感染状况 泌尿道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最多见的一种。包括有症状的泌尿道感染,无症状的菌尿症和其他尿路感染。有资料报道在我国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约占10.9%,居第3位,泌尿感染的发生80%―90%与使用导尿管有关,另有5%-10%与其他泌尿道操作有关。因此导尿与留置导尿是医院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长期留置尿管的菌尿发生率几乎达100%,且有多菌丛生。在保留尿管的病人中,30%出现有症状的尿路感染,100%出现无症状的菌尿。

2.2 尿路感染的途径

2.2.1 尿道粘膜受损 完整的尿道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主要防线,是抵御泌尿系统感染的有力屏障。而导致这一侵入性操作有可能损伤尿道粘膜,使细菌乘虚而入。

2.2.2 导尿时带入细菌 正常情况下,膀胱内是无菌的,但前尿道口定居有许多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消毒不严格,操作时用物被污染,均可将尿道口的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

2.2.3 逆行细菌侵入 集尿系统和尿液袋的病原菌经尿管引起上行感染,自身菌丛经尿管外与尿道粘膜之间的间隙引起上行感染。

3 预防措施

3.1 注意生理特点及并发症 掌握男女尿道的生理特点,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1.1 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型号粗细的导尿管,操作者严格操作规程,插入导尿管动作易轻柔,以免损伤尿道或增加患者痛苦。对膀胱特别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膀胱出血或产生休克,应缓慢多次将膀胱排空。

3.1.2 严格掌握常规导尿和留置导尿适应症 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女性月经期,禁忌导尿。患者有排尿反射时不要轻易使用导尿术,不要以留置导尿术代替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3.1.3 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保证引流位置正确,确保引流通畅。

3.2 保持患者会,,内衣裤被褥清洁 随时保持会的清洁。用0.5%碘伏2次/日擦洗尿道口和会阴,大便污染及小便溢出时及时清洗消毒,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细菌从尿管外上行感染。

3.3 采用密封式导尿回路 导尿管与一次性引流袋先密封连接为无菌系统后插尿管,使尿液直接流入引流袋,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3.4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 一般情况下1500―2500毫升/日,根据天气及病人具体情况指导病人饮水量。多饮水可增加尿量,既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作用,又减少了细菌进入膀胱的机会,达到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3.5 防止逆行感染 在引流过程中,尿袋受细菌污染的程度高于尿管感染途径很可能是从尿袋开关处进入,再经引流管逆行到尿管。长期留置导尿者,尿袋每日更换一次,5-7天更换尿管一次,每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重视洗手的重要性,排液前后要洗手,防止逆行感染。

3.6 出现尿路感染或尿液混浊时应行膀胱冲洗 应严格无菌操作,最好放置三腔Folley导尿管,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0.9%生理盐水作膀胱冲洗2次/日,用输液管在导尿管末端消毒后用输液法快速滴入200毫升,保留30分钟后再放出。

3.7 重视宣教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这一点对长期导尿的患者尤为重要,护士应熟练掌握导尿技术操作,严格操作规程。用细心、耐心、同情心来对待每个患者,将会提高护理质量。另外由于带管日常生活不便,往往出现焦虑、烦躁做好心理护理,及时给患者提供相应护理和指导,增强护患沟通。应重视几个问题的宣教:

3.7.1 饮食的重要性 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能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3.7.2 引流管的位置及的方法

3.7.3 保持床单位、衣物、皮肤整洁的重要性 注意病房的整洁,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

3.7.4 异常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如尿液的颜色或浑浊度,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为下步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3.8 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没有药敏试验时,应选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对于无症状性细菌尿,暂且不用抗菌素治疗,直至导尿管拔出后再治疗。严格抗生素指征,避免乱用及频繁换药,尽量控制或避免使用预防性药物,避免造成耐药菌出现和菌群失调,增加院内感染和三重感染的危险。

4 拔出尿管的方法 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是医院泌尿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3天,泌尿道感染即明显增高,因此一旦病情允许,应及时拔出导尿管。

4.1 拔除尿管前的处理 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在拔出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在拔出尿管前3天定期夹尿管,每2小时液1次,以利拔管后膀胱的恢复。在病人膀胱充盈有排尿要求时,先拔尿管借以建立膀胱反射,一般只需稍加协助便能立即排尿,即拔尿管的最佳时机是膀胱充盈时。也有学者指出,拔管前经导尿管直接将消毒后的开塞露注入膀胱,可使膀胱内逼尿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促进排尿,并能解除尿道括约肌水肿,还可尿道利于尿液排出,可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4.2 预防拔管困难的措施

4.2.1 使用优质气囊导尿管,以防气囊注水管太细,回抽时造成管壁粘连或尿管使用后管壁膨胀,管腔受压而阻塞,同时插导尿管前对气囊进行注水或抽水,试验,能顺利抽空后再使用,导尿管3-4天检查气囊有无抽吸不畅现象,防止气囊回缩不良,气囊注水采用小剂量固定,一般男病员采用8-10毫升,女病员采用10-15毫升为宜,对气囊回流情况进行观察,气囊固定液15毫升,持续一周,气囊不能复原。

4.2.2注意插入尿管的深度 如果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当注入液体时,部分或大部分气囊仍在后尿道内,膨大的气囊压迫尿道临近组织,会产生水肿、渗出、炎症而影响拔管。因此,气囊导尿管要比普通导尿管插入深度长2-3厘米,即见尿后再插入5厘米,才能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向气囊内推入液体时速度要慢,有阻力或病人感觉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并且抽注入的液体,重新调整插管的深度。

4.2.3 对留置尿管病人,经常检查尿管及尿袋的位置,妥善固定尿袋。保持一定松紧度,病人翻身时防止用力牵拉,受压及扭曲。有尿道损伤现象者及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每周转动一次尿管以调整气囊在膀胱中的位置,防止局部受压过久引起水肿而致拔管困难。也可以7-10天更换导尿管一次,以防止形成结石外壳拔管时损伤尿道。

4.2.4 特别强调的是,如遇拔除导尿管有困难时绝不能采用继续向气囊内注水或注气,将气囊打破的方法。因大多数气囊可以以容纳100毫升以上的容量,而这样打的气囊在膀胱内爆破,极易损伤膀胱粘膜。若遇到气囊内液吸不出时护士应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可慌乱,及时采取措施拔出导尿管。

在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护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加强学习和管理达到了降低泌尿系感染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