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说的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说的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8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要鼓励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来

在学生做完一道题后,我们不能只停留于其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是鼓励他们说出其思考过程来,这样对全班同学的学习也能起到指导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当请一位同学说说他是怎样算"9+3"时,这位学生说出了非常通顺的句子:“因为9加1得10,所以,把3拆成1和2;先算9加上1得10,再算10加上2得12。”我马上抓住这一典型范例,让全班同学复述几遍,并要求以同样的句式说出以后几个算式的解答过程。通过这次训练,同学们加深了对“凑十法”的理解。在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时,收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看图写算式"这类题型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看图说出图意,解答后再说一说思考过程,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应用题教学打好基础。

2.利用问题加强学生说的能力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讨论。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3.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创设情境是一种激励、唤醒、鼓舞的艺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饱满的热情,使其兴趣顿生,积极去“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过程的发展,知识建构的需要,设计情境。或在新知识的生长点,或在掌握知识的关键处,或在知识的深化处等,积极设计语言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想说爱说,在广泛的数学交流中感知数学语言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倒数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我先在黑板上板书“朋友”,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要说的?”话音一落,同学们就“啪啪”地举起手,争着要说。此时,我把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朋友必须够情义”,“朋友就是我对你好,你也对我好”,“朋友至少有两个人”,“朋友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接着我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互相依存关系的现象,在我们数学王国中有没有像朋友一样必须是一起出现、互相依存的知识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同学们回答着:“互相平行”、“互相垂直”、“互质数”、“因数和倍数”,然后我就接着学生的话说出:“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数学中这种互相依存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板书(倒数),就这样,由“朋友”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在课刚开始我便牢牢抓住倒数意义的关键——“互为”,使学生从感性上进一步理解“相互依存”的含义,激活了封存在学生记忆深处的认知经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说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去回答问题,阐述想法。

4.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运用学具操作让学生的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使外部动作化为智力活动。常言道“人体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述、边归纳,可大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边想、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疑难处,关键点等,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必要时加以引导,让我们的学生能说、会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及思维的障碍等等,以适时对教与学双边活动做出优化调整。但这绝非一日之功,教师应有意识地长期训练,学生定会说得十分精彩。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说出来,只要我们注意策略,训练学生敢说、想说、能说、会说,定能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