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鲍罗丁及其歌剧《伊戈尔大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鲍罗丁及其歌剧《伊戈尔大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彩放送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丁(1833―1887)既是一位化学家,又是一位作曲家,他同时在科学和艺术两方面都有卓越贡献,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开始于50年代,写了少许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器乐重奏曲。1862年结识著名作曲家巴拉基列夫,成为“强力集团”成员。他在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和“强力集团”其它作曲家的影响下,形成了民主进步的艺术观和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

鲍罗丁的音乐创作少而精,分别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艺术歌曲领域留下了经典作品。他对古代俄罗斯英雄史诗的浓厚兴趣,使他在歌剧和交响乐方面鲜明地塑造了雄浑的俄罗斯勇士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宏伟的俄罗斯历史画卷。他的音乐不仅气势磅礴,同时又细腻抒情。他的创作吸收了俄国境内多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养分,继承了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专业音乐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以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格和宽广胸襟。

鲍罗丁的代表作有:歌剧《伊戈尔大公》(1869―1887,去世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完,1890年首演),第二“勇士”交响曲(1869―1876),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1880),第二弦乐四重奏(1881),声乐浪漫曲《睡公主》(自己作词,1868)、《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普希金诗,1881)等。

歌剧《伊戈尔大公》(又名《伊戈尔王》)是鲍罗丁的传世之作,其诞生经过如下:

1869年4月,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建议作曲家鲍罗丁用古代俄罗斯著名诗史《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作歌剧脚本。鲍罗丁对这个建议非常满意,并高兴地说:“实在太合心意了”。为了深刻体验古代史诗的精神,他特意到处于库尔斯克地区的普吉伏尔城堡去观光考察,仔细地阅读有关的历史文献:编年史,古代记事文学,如《扎东希纳》《马马耶沃大血战》,认真地研究波洛维茨人以及他们后代的音乐,古代俄罗斯壮士歌和诗史歌曲等。对俄罗斯历史和古代文学具有渊博知识的斯塔索夫对鲍罗丁的创作给予了巨大的帮助。

歌剧《伊戈尔大公》的剧词和音乐的写作是同步进行的。整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很长,持续达18年,直至鲍罗丁去世也没有完成。作品最后是由格拉祖诺夫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的。前者凭听觉记忆恢复了歌剧序曲和根据鲍罗丁的手稿补充续完缺少的段落,后者完成了大部分配器工作。歌剧于1890年11月4日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描写了12世纪末俄罗斯北方诺夫戈罗德城大公伊戈尔・斯维亚托斯拉夫出征攻打波洛维茨人的史实。他由于贪功,想不依靠其它俄罗斯大公的帮助,单独战胜波洛维茨人,结果遭到失败。史诗的无名作者在谴责内部纷争的同时,热情地号召俄罗斯大公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整部《远征记》具有基督教的英雄的性质,虽然其中也有鲜明的异教因素”。作曲家在歌剧中与其说强调了《远征记》的政治倾向,还不如说更突出原著的民间史诗特征。歌剧中的伊戈尔大公在精神气质上非常接近古代壮士歌中的勇士形象。

歌剧的情节梗概是:古代俄罗斯大公伊戈尔带兵出征,抗击游牧民族波洛维茨人的侵犯。出发前时逢日食,人们感觉是不祥之兆,纷纷劝阻。但伊戈尔仍然率众远征。不料出征失败,全军覆没,伊戈尔父子沦为俘虏。处于被俘困境的伊戈尔日夜思念家乡,盼望重获自由。波洛维茨人头目康恰克可汗软硬兼施,妄图诱惑和劝降伊戈尔。他表示,只要伊戈尔不再同他作对,愿一起平分江山。伊戈尔坦荡表露,只要重获自由,必将重整队伍,决一死战。伊戈尔终于设法逃回家园。人们赞颂伊戈尔的忠诚和英勇。

歌剧的音乐不仅以群众场面雄浑的俄罗斯诗史气魄和艳丽的东方情调引人入胜,同时,在人物个性的刻画上也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歌剧中突出的段落有:序幕中雄伟的合唱“光荣归于红太阳”以严峻宏伟的古代史诗格调,表现了将士和民众对伊戈尔爱国壮举的赞扬;第一幕第一场中嘎利茨基大公的独唱“要是我获得荣耀”以狂放的旋律暴露了此人野心勃勃的性格;第一幕第二场雅罗斯拉夫娜的咏叹调以民族风味浓郁的抒情歌调,深深表达了她对丈夫伊戈尔出征的焦虑心情;第二幕中身处被俘困境的伊戈尔的独白唱段,既表露了主人翁思乡之苦,更揭示了他不屈不挠的爱国豪情。他多次高唱“啊,给我自由,我将洗刷自己的耻辱”的旋律,构成了主导动机,感人肺腑;第二幕终场的波洛维茨人的舞蹈与合唱,是俄罗斯歌剧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场面之一。异域风俗,东方色彩,自古以来,往往成为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因素,这同俄罗斯国土跨越东西方领域,包含东西方文明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