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土高原看放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土高原看放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汽车行使在无穷无尽的黄土峁中,纷飞的雪花染白的大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好派北国风光。高高的山崖上偶尔见得三两排窑洞,家家门口都贴上红红艳艳的春联,温暖的灯光从贴有各式的窗花的窗子透了过来,煞是好看……车走了许久.突然眼前一亮,看见前方高高的山顶上用石头堆砌出了一座城池,城池被众山簇拥着,夕阳染着她高高的头颅和长长的身肩,雪中泛红饱满而张显,像是意大利某个山顶上中世纪的古堡。佳县骄傲的屹立在高高的山岗上,滔滔的黄河边。我这次是来看一看发生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很特别的民间祈神祭祀活动一一放社。

“放社”的发起时间已无法考据。在传说中的解释是在黄河带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泛滥,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中。八仙和道教仙宗张道陵知道后便一起降妖除魔,并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从此瘟疫尽散,村民安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根据大赦天下里消除一切罪责免去一切灾难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放赦”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动的历史久远,致使“放赦”这一民间宗教活动的真正含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动属于民间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们大都把原来祈求赦免天下苍生的“放赦”,称之为现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这种活动只有陕北榆林地区的佳县境内有。佳县古时叫葭州,与东边山西省隔河相向,古城墙用山石垒砌,固若金汤。那时被喻为“铁葭州”。这有历史伟人去过的那伸向黄河中的“积香寺”和距县城十里的“白云观”。白云山是北方著名的道教景观,始建于宋代,两次造访抽得一枝上上好签,更使它声名远扬,香客不断。进入每年的腊月和正月,在白云山山下周围的几个村子里就会举办一年一度源于白云山放社祷神祭祀活动。由于这里地处黄土高原,黄河峡谷纵横,交通闭塞,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原始粗犷和浓郁地方乡土气息才得以较完整的保存。村中有这样一个规矩,放社的日子村子里的人不论外出多么遥远,也一定想尽办法赶回来,在村子里热热闹闹呆上几日,接受降福期盼吉祥、平安,直到活动结束才上路。临村也纷纷派人专程送来钱物,一图祝兴热闹,二来是享用一下放社带来的福份、平安。

正月初八是白云山谭家村放社的日子。黄河冰消得早,顺着漂满圆圆冰块的河堤,我们提前一天来到了这里。

在村民的引领下,来到了位于村中的小庙,几位小朋友从一问面朝南的古窑中唤出一位50多岁的老者,人们称他李会长。李会长面很黑,脸上有一层细细的沙土,穿一身黑色的中式制服,和我们握手时很有劲,手很粗糙,可以看出是一位整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嘴上长满的火泡,和一副老式的石头眼镜,说话带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费很大的劲才能从中听出几句来。他问我们从那里来?在那里升(升指在什么地方居住)婆姨是做什么的?(婆姨:指夫人)等等。老人很和善,傍晚我们被安排在老会长家里休息。在烧得发烫的土炕上,吃着会长自家的酒枣,喝着热乎乎的米酒,听老会长给我们讲放社。

放社的具体方式为在村子周边的一处悬崖上,拴下一根专门定做长达两三百丈场的绳索,将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和道教传说中的八仙及个骑着仙鹤的老寿星顺着绳索凌空放下。四个先行官每个都有不同的含义:“年值”使者报得风调雨顺,“月值”使者报得五谷丰登;“日值”使者报得合社平安;“时值”使者报得人口平安。然后是八仙,按顺序两个组,飘然而下,最后放下的是一个身驾仙鹤的老寿星,老寿星身上挂有一些祈保平安的护身符。这些社人、社马都是用当地坚硬的山枣木雕刻而成,按真人真马的比例缩小,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脱落的油漆,涂上当地的血腻子,重上底色,再用矿物颜料和油漆画上轮廓、五官,马身上也有彩漆。

清晨一觉醒来,太阳已把窑洞照得亮亮的。

人们抱着神龛、香炉在彩旗锣鼓的引导下把这个村子围起来,村民们敲锣打鼓张罗起秧歌队去请河神、山神、水神等等备方的神仙,人们在经过的庙宇、水井上贴上祈福敬奉的符帖,恭请各路神仙一道去看“放社”,在经过各家院落的门前路边,早已等待在路边的人们用手中的香换下香炉中的香,然后将香插在自家的房前墙边,意思是神仙已经到了本家,会保佑家宅安定、人畜兴旺,四季平安。等全村都圈进来了后,便将神龛和香炉安放在早已设好的道场之中,请道士做道场安放各路诸神。

村中的青年便争先恐后的赶到了庙里,争着去扛社绳。绳索是从山西专门定做的,有近三百丈长,整个绳索上不能有一点的疙瘩,否则将影响“社人”的降落。因这条绳长,中间又无一个节,所以被当地人喻为福气长久,连绵不断之意。那位能扛上这条绳,定会给他带来好运。

随后,十几人扛着社人、社马慢慢的爬上了山崖,被扛上山顶的“社人”按顺序整齐的摆放在地上,“放社”的纠手按分工开始了各自的工作,看“社人”的纠手在每个“社人”前插上了香案,跪拜在“社人”前敬香叩头,放绳的纠手则开始摆弄绳索,绳子太长须有经验的纠手才能把绳索快速摆顺,悬崖边上有一个十厘米粗的圆洞,上面插上根木桩,摆顺的绳索一头绑到木桩上,一头慢慢送下了山崖,山下有数十人一字排开将绳索慢慢接到山底的庙宇前面,绳索排好后,将“社人”按顺序慢慢穿在绳索上,每个“社人”下面都有不同的配重,有的用竹篮装土、有的用石块,根据每个“社人”自身重量的不同,配重也不同,每个配重都是用秤秤过的,轻了“社人”可能放不下去了,重了速度太快,低下的人不好接。“社人”一旦上了绳索人就不能用脚跨越绳索了,否则就是对神灵的不敬。放社之前要“打醋坛”(在烧红的铁勺上倒上醋,在“社人”的周围熏一圈),意思是经过醋熏,一切灾难都远离、所有的病灶都熏跑。

昔日空矿的田地,今日已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们站满,临时搭就的道场上,各位道人一遍又一遍的念诵经文,悠扬的笙箫声夹杂着经文传向远方。接迎各社神的人群紧张的等候着,传令官不停的用令旗表述着各种信息,臂带袖章的管事起劲地喊着维持秩序。站在最前面的礼官不住的往山顶上张望,生怕社人下来自己错过礼迎的机会。

轰隆――轰隆,耳边一声铳炮响,大地还在微微颤动,彩旗呼呼地滑过天空,潭家坪村今年的放社开始了。

随着山上山下的两声炮响,年值先行官率先冲了下来,只见他身披彩袍,手拿令旗,跨下枣红马,马下悬挂着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烟雾缭绕从千米高差的山崖上箭一般顺着绳子急速飞驰而下,山下顿时想起了震天的锣鼓唢呐声,人群顿时也跺动起来,随着“社人”的一个个的从天而降,人群中不时并传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值日先行官犹如一个个冲杀疆场的将军,威风凛凛凌空挥杀,八仙在空中俨然一派仙人气宇,乘风踏浪飘然而下。当代表着幸福如意的老寿星乘坐着仙鹤从山上最后一个飞下来时,整个人群沸腾了,乡亲们蜂拥上去,全然不过纠手们的叫喊阻挡,争先恐后的从老寿星身上背着的黄色包袱里,争抢着取走一只只写着神秘符号的黄纸条(符),然后将其挂在孩子的身上、车上。老会长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从一个方斗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五谷、面花、硬币之类的吉祥物一把把的洒向人群,伴随着满山谷的欢呼声,人们互相争抢着,把幸福抢到手,把平安带回家。

把各位神仙请来,与百姓共同热闹一番,期盼它们能予百姓带来幸福、长寿、平安,是这里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