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钳工工艺学》教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钳工工艺学》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钳工工艺学》是一门机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独立工种的专业课,在专业技术课程这一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教好和学好这门课程,除抓好传统的“备课、讲课、课后练习”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实用型的目的。为此,下面谈谈本人对该学科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教学基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现代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优化教学过程,可使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及财力、物力,而达到所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技工学校专业理论教学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开展“因材施教”,这是因为技工学校的学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差、基本能力素质低,加之学生缺乏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如果教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味的只重视实习教学,学生遇到技术难题不会分析、不会精确测量,那么只能是培养“学徒工”式的学生,而不是合格的“技校生”。例如,燕尾槽的加工,不会工艺计算就无法准确测量尺寸精度,更谈不上达到图纸要求。因此在《钳工工艺学》的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实用性。我采用的方法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例如在讲解游标卡尺示意图画法是分解来讲授的,绘图之前要通过计算确定副尺的第几条刻线的多少毫米对齐,然后分为四步:①画出一条水平线,在其上方(表示主尺)主尺刻线区域;②将主尺的刻线与副尺的刻线对齐,并在此处作记号;③按尺寸小数部分在主尺后适当位置上画出副“零”线;④在副尺的“零”线和主尺相对齐的刻线之间等分副尺对齐的那一格。又例如在讲解“立体画线”这节时,利用学校的电教片,让学生观看,然后在进行理论分析,划线基准的选择,从而讲清设计基准与划线基准的概念,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电教片观看,从具体思维中分散化解难点,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理论分析水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二、重视和加强与实习教学相结合。

重视和加强与实习教学相结合这是由职业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具有现代生产知识的新型劳动者,而任何技能技巧的获得,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习训练。而《钳工工艺学》是实践性较强而具有与实习教学的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因此,我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本专业(工种)的实习课题进行分析讲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先在课堂上利用面授的形式讲清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安排到实习车间进行示范讲解、分析,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下一步本工种实习打好基础。相反,如果单一的课堂面授为主,以静态的挂图、模具和模板等为辅助教学方法手段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无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语描述中想象出教材所要描述的物体形状、运动过程或变形过程。例如,在讲述钻头切削角度的形成时,我们阐述了前角是基面和前刀面之间的夹角,然而学生就无法在头脑里形成测量平面组成参考系以致很难掌握测量平面参考系的内容。②这种教具所建立的感性认识是平面的、静止的,即使有些可运动的模具也是原理性和模拟性的,与技能实践中所见的工具、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无法把理论讲授与实践中的实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增大了学生接受培训技能的难度。又例如,在讲授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节时,尽管学生也看到教具,但由于教具是木制品或塑料制品,精度极差,在调整时根本不能表现所要讲述的内容(即调整过程)使学生在“实物”中仍然不知结构组成、调整方法。

如果改变单一的课堂面授形式,充分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就可达到预期效果。例如上述“钻头”的切削角度的讲授,可利用实习车间结合实习教学的“刃磨钻头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演示讲解,既提高了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实习操作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更加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

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也给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采用实习车间现场教学或利用电化、软件等形式的结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教育方式,尽管学生能通过实践逐渐认识一些过程,但它的资金、物质投入是巨大的,并且对学生的技能理论认识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例如,在高速切削时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操作过程的每一个动作上,无法去“观赏那瞬时即成”的变化过程,而高速切削运动和内在的晶格的变化则更是无法用平常视觉能观察的。另外在讲述切削用量、几何形状、工件材料等对加工影响时,因材料消耗的费用过高,不可能采用多种型号的材料,也不可能通过改变切削用量来认识其对变形程度的影响。这样,理论性的知识就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更谈不上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了。

如果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讲解,就可改变其效果。如利用现代的“一体机”进行教学,就能达到理论与感性同步的目的,使学生在声、像多种接收方式中认识加工方法、变形或成型过程、组装过程及有关工艺。例如,在讲解切削原理一章中的切削形成过程时,采用有效的摄影技术、编辑技术等手段,就可以将金属切削时切削受力出现变形、滑移和剪切全过程展现给学生,再加上面讲授的语言描述,就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将这一幕幕深印在脑海中。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计算机软件的利用。通过参数的变化可以在彩屏展现出不同的变形和运动状态,不仅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下认识参数的变化对工件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自己通过操作加深印象和理解。例如,在讲解钻头几何角度、切削用量、工件材料性能等因素对加工产品质量的影响时,可通过完全模拟实际加工的软件系统,使加工过程的尺寸精度、形位工差和表面粗糙度质量不断在视屏上显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认清参量对工件加工质量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程序重复运行来加深印象并记住相关数据,以缩短生产实践的认识过程,达到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掌握切削基本操作方法的目的。

采用这种多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枯燥无味的学习形式,加快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速度,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实现指导实践的目的,使实习阶段或适应期大大的缩短,高效地完成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任务,达到提前走向成熟加工者行列的目的。

(作者电话:15329780720;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