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相关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相关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公众组织形式,作为服务社会的公益性组织,它既是一种社会服务机构,更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自身的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提高单位的竟争力和服务能力。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现代化经营管理重要的内容,国家提出了明确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维护资金安全,防范市场风险,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实现财务平衡公司盈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离不开企业成功的内部控制。事业单位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能否实现与市场经济无缝对接关系着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展。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责权统一原则

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中,必须时刻明确责权统一原则,明确各个管理层、部门和员工的责任范围和必须承担的任务,并且着重对其进行责任控制,建立相应的处罚措施和奖惩办法,使责权统一原则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中。

(二)相互制衡原则

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关系错综复杂,要想做到相互制衡,必须对不同的岗位、机构进行明确的分工,权责分明;对某些互不兼容的职务,如记录、授权、执行、核对、保管等进行分离控制;以此来保证整个事业单位在纵向人际关系上相互牵制,在横向人际关系上相互监督。

(三)人人平等原则

虽然在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人员职权不一,等级明确,但是执行的内部控制必须包括单位内的所有员工,无论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以上,使其实施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和全面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指标,其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内部审计以及组织氛围。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并没有明确和建立内部控制内容和岗位,这充分说明了在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领导在思想意识上的忽视,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实施。其次,事业单位风险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事业单位改革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内部人员任停留在以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中,没有意识到建立现代化管理的意识,风险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主要是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一些错误的行为并不能得到遏制和改进。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性

在国内的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中,其内部都没有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健全的、规范的、合理的运行体系。现阶段,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内运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都参照财政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所编制的有关规范,这些规范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针对企业单位,其基本原则、理念、方法等对于事业单位的实用性都较弱。或是在有些事业单位的内部,就没有什么成文的、书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他们只是用一些财政制度,或者是仅凭自己的经验去加以控制,出现问题后没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标准和规范。

(三)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认识单一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行政单位为非营利性机构,而大多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是否营利也不相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大都不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安排,只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取得资金、用好资金即可,涉及不到内控建设。还有很多单位负责人把内控简单的理解为财务部门的事情,只有财务部门才有内控,财务部门对单位的内控负全责。

(四)岗位责任不明确

因机构体制改革,很多单位的在编人员离岗退养后无法及时按空缺岗位招收新的工作人员,导致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加,一人身兼多职,无法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无法保证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也就更谈不上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度了。单位也没有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还因为经费紧张,没有外聘专家实行专项审计工作。导致各种组织结构流于形式,而无法实施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如某单位因出纳人员适龄退休,而出纳人员的日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开始单位领导为了应急,安排了会计人员既当出纳又当会计,等到会计人员一人应付不了全部财务工作方面的事项后,又安排了行政部门年轻的档案管理员兼任出纳工作,领导的意见是档案管理员年轻有活力,能应付多项工作,且档案管理工作较轻松休闲,有足够的时间能兼任出纳工作。却忽视了从事出纳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和专业胜任能力。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及员工的内控意识

对事业单位来说,内控意识能够有效地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对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首先,单位领导的作用,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有效执行负有重要责任。要求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积极参与,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并且要重视员工的执行力度;其次,在单位加大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培养员工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通过开展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引起员工的重视,使其积极参与到内控实施中,以推进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二)必须真正落实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的预算,在此处便是说事业单位中这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活动的资金预算安排。并且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于预算真实的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执行的时候是根据预算来的。为了加强监督有必要成立对预算进行监督的小组,对预算进行监督和管理。

1.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预算的制度,增强预算对于实际执行的约束力。

2.应该实行科学全面的预算办法。在事业单位预算人员应该根据事业单位本身的实际需求情况和以往的支出等,进行严格的预算。

3.事业单位必须加大对于预算执行方面的力度,确保按照预算进行执行,而不是仅仅做给上级来看,若是遇到实际的情况必须对预算进行变动,则必须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决定。

(三)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岗位

设置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按人定岗。在划分岗位的时候,需要保证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出现岗位设置的漏洞。一般来说,要保证决策职务与经办职务分离,经办职务与审批职务、记录职务分离,保管职务与记录职务分离。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做出相应的修改,避免出现一人身兼数岗的情况出现,遏制事业单位、贪赃枉法的现象。

(四)健全的经济业务流程控制

首先,需要实行钱账分管的模式。事业单位出纳人员不得管理总账、每一笔资金收付业务不能由一名财务人员包办,严格落实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其次,采购与付款不能够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经办,规范事业单位采购与付款行为,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验收、报废、保管等一系列行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最后,国家调拨的专项资金不得与日常资金混淆,一旦出现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轻者予以口头警告,重则停止开除处分,只有事业单位实行健全的经济业务流程控制。才能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结束语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根据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来说,内部控制是否落实到位、其执行效果的好坏,将对事业单位整体运行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解决,让事业单位更适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利敏.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关键点分析[J].现代商业,2014,04:136.

[2]夏兴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128-129.

[3]黄芳.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