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即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即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经验”是杜威晚年核心的美学思想。杜威在其美学著作《艺术即经验》中提出:艺术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息息相关的;两者不存在质的差异,只存在人们参与度、感受度和完成度上量的差异。当经验达到一定完满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被称为“艺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其中,幼儿的美术实践是幼儿艺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3~6岁幼儿的美术实践是重技能还是重表达、重传授还是重经验等争论一直存在,虽然在《指南》的指导下,大家在观念上有所更新,但专家的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及不同幼儿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园充分借鉴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思想,逐步摒弃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机械化和功利化,树立大美育的教育观点,帮助幼儿建构完整的经验,保护和发展幼儿自身美术实践的完整性、自主性,促进幼儿艺术素质的发展。

一、从生活经验到审美经验――幼儿美术实践的基础

经验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经历、是行动、是过程,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的颠覆。杜威的经验概念是伴随着交互作用的过程不断生成的,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一个经验就是个体一次完整的生活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清晰,在得到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时,生活经验就逐渐演变为审美经验。幼儿的美术实践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幼儿园、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进而转化为审美经验。

1.丰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经验

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和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丰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孩子们在这里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在这里与成人互动,与同伴争执或合作,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真实地体验各种情感,解决实际的问题,逐步地学会与自己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周围的世界、积累各种有益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为幼儿真切地用美术的形式去表达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素材。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教科书。孩子们的感情、乐趣,都体现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同样他们也可以用形式多样的美术实践去描写身边的生活:去表现身边熟悉的人物;去描述有意思的事件;去关注身边的一盆花、一棵树、一尾鱼;去根据这些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翅膀。

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有序的、有乐趣的、有价值的一日生活,让幼儿不断丰富、累积自己的生活经验。

2.幼儿园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变得会观察、会表征

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我们知道有一百种世界等待着孩子去发掘、去创造、去梦想,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工作与游戏、真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由与梦想中走进方案教学主题。

我园的主题探究活动源自方案教学,强调孩子在深入的探索中,运用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经验。在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尤为强调幼儿多种多样的对世界的表达方式。这些表征方式可以是绘画记录,可以是戏剧表演,也可以是实物再现的手工制作……

幼儿可以自制出一辆汽车,可以用绘画记录商场的货柜、商品,可以表现爸爸发火的表情,也可以将种子发芽的过程做成一本小册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之美,逐渐延展为审美经验。

3.大自然的畅游让幼儿感受美

在大自然里自由游戏、奔跑,是幼儿最喜欢的;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现象,是幼儿美术实践的重要源泉。孩子们不断地感知欣赏自然景物,在大自然中汲取表现美的灵感,让自己的美术实践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我园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渠道的户外实践活动。每周一次的远足活动,让孩子走进小区及附属公园,观察蚂蚁、捕捉昆虫、认识植物……既锻炼了身体、加强了团队意识,又对自然景物的美有了感受。每季一次的社会实践月活动,带孩子们去海洋世界、水土保持基地、蝴蝶谷、光明农场等,增长见识,丰富经验。每学期多次的家庭亲子假日联谊活动,大家相约出行,感受假日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

4.优美的环境给幼儿审美的隐性渗透

“环境影响儿童”。精心设计装修的幼儿园整体环境,色调素雅、风格简约,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而温馨、丰富的班级环境则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操作、主动学习的空间。从大厅到教室,从背景墙到摆设,从桌椅到陈列柜,从过道到安全门,从卫生间到洗手池,每一个细节都为幼儿着想,而专业的美工室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艺术殿堂。

二、改技能需求为本能需求――幼儿美术实践的原动力

幼儿的美术实践不同于成人,它更多的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和能力,直接表现其生命需求,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地方依然会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的权威示范放在首位,忽略幼儿内在的体验、自我的表达及创意,忽略幼儿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支撑、渗透的关系。

1.让幼儿无障碍自由表达

美术活动是幼儿个性的表现,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首先表现为自发性,其次是自我性。也就是说,孩子愿意表达,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甚至会随机调整表达的内容。

作为教师,不应该对孩子的美术实践抱有功利心、机械化,强调孩子作品的技巧,而应顺应孩子发展的特点,把对孩子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提供材料和环境满足幼儿自由表达的需要,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和表达。

2.以美术实践为载体,形成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整体智慧发展的一部分。在以前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孤立的美术课让幼儿简单模仿,幼儿获得的美术经验是割裂而单一的,艺术与生活紧密相关得不到实现。

而今,幼儿的美术实践只是一个载体,在自由的环境、自由的表达中能和同伴交往合作,幼儿社会性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幼儿的美术实践不再是技能传递,而是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并在经验中成长;幼儿美术实践的内容延展到幼儿一日生活;场所延展到大自然、大社会;幼儿美术实践的方式不仅仅是机械的临摹、枯燥的训练,而是愉悦地表征生活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幼儿参加手工、游戏、戏剧表演、测量设计绘图等各种日常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有效获得审美经验。

三、将正式课堂变为非正式活动乐园――幼儿美术实践的途径

幼儿的美术实践是一个自发的、自由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区域,提供给孩子一个有利于想象力发挥、有利于学习的艺术天地。所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一个能自由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至关重要。

1.充分彰显环境的力量

在我园,每个班都设置了一个美工区,配置了固定的美工桌,方便幼儿操作使用,也方便教师固定有序地摆放教学材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美工区分成几个小区域,如绘画区、手工区等。美术活动是幼儿个性的表现,应重视幼儿的操作,强调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幼儿美术实践的综合能力(绘画、粘贴、动手能力)。这需要为幼儿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提供丰富的材料。美工区还提供多样的作品展示区域,既有教师统一规划的展示区,也有幼儿自由张贴(可夹可贴)的区域。

美术室是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个自主选择、快乐表达的艺术乐园。一方面提供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适合幼儿创作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提供他们平时较少使用的工具,如胶枪、陶土工具等,扩大幼儿美术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空间上按区域分隔,有水粉区、水墨区、手工制作区、剪纸区等,幼儿来到美术室后可以自由选择区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美术室的环境还要周期性地更新。如开学初会做一个大的调整,重新摆放区域,将原来幼儿的作品收走,然后逐步把这学期新的幼儿作品逐一展示出来。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材料、感知事物,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此外,我们还把美术室设置为班级美术实践的示范点,让幼儿的自我表达和美术创意更为丰富。

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承认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并愿意为其提供充分的机会。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的创作。不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其中很重要的是:第一,用材料介绍替代范画。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教师可以介绍各种材料的特质,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觉,对低结构的材料进行创意组合,不要求幼儿进行机械的临摹和枯燥的训练。第二,多运用启发式讨论。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得出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和鼓励也非常重要。区域的各种展示板块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展示后的回顾环节,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分享也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教师、同伴的认同、鼓励都会让幼儿更进一步地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实验幼儿园、深圳市彩田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