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佛堂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是江南古镇文化的代表。鉴于此,本文对合理继承并发展佛堂古镇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古镇的文化传统,提升古镇的整体文化内涵。

关键词: 佛堂古镇文化 传承 发展

佛堂,是浙江省义乌市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小镇,“千年古镇,百年商埠”,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佛堂古镇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都是江南古镇文化的代表。新时期,合理继承古镇文化,发展并创新古镇文化是目前古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佛堂古镇文化的内涵

(一)古建筑文化

“佛堂是一个完整的古民居古镇,又是一个雕刻艺术的博物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对佛堂古镇的评价。大批古民居都是明末、清朝与民国初期的建筑,百余幢古建筑以其精湛的石雕、砖雕、木雕和精美的壁画,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建筑“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特点。

(二)宗教文化

“佛堂”得名,缘于中国大乘佛教创始人傅大士和印度高僧达摩祖师。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天竺高僧达摩云游东方传教,恰遇义乌江洪水泛滥,只见傅大士一人在身单力薄地解救四处逃难的百姓,遂投磬相助,磬入水面化为渡船普渡众生,百姓为纪念达摩救世之恩,便于投磬处建“渡磬寺”供奉佛祖,寺中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八方”和“佛堂市兴永千秋”等,都是佛堂来由的明证。

(三)商业文化

市镇的崛起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结果,佛堂古镇的商业文化成绩显著。据佛堂镇王蒲潭《凤林王氏宗谱》内记载:佛堂浮桥,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说明距今250多年,佛堂已成为“旁据水道、四方辐辏、吸贾牵车,江上桅杆林立、船筏泊岸如蚁”的商埠。解放前,佛堂镇经营的茶馆酒肆、钱庄当店、田料百货的殷户商贾多达400余家,棉布店、布厂、袜厂、专卖或兼卖的田料店、山南货店、中药店、火腿行10家,油坊、肉店、铜铁五金店、金银首饰店、钱庄、茶馆、酒馆等一应俱全,其他还有造船厂与教会、耶稣堂等。义乌的第一盏电灯在佛堂亮起,第一个动力碾米加工厂在佛堂首办,全县最大的水上运输业联合会在佛堂成立。“店前搭棚子,棚下摆摊子,摊前放篮子,篮前跑车子”,就是当时佛堂经济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二、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

佛堂作为极具江南特色的古镇之一,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最能够集中体现义乌文化的一个地方,把佛堂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和展示出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对佛堂古镇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和开发,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特征,并对古镇的历史、建筑、民俗等文化进行传承,是非常必要的。

(一)明确古镇发展定位

早在2001年,佛堂就开始重视古镇的保护开发和文化挖掘,编制了《佛堂历史文化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年,上海同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的《佛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整治规划说明书》中就提出,古镇的规划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保持古镇风貌、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等各方面的原汁原味。佛堂古镇的开发已确定为古镇文化、佛教文化和古民居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定位,因此在古镇发展定位已经明确的条件下,依照定位的思路,对古镇的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务必做到在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再对古镇进行合理的开发。

(二)加强古建筑保护

佛堂古镇历经千年积淀,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但是由于时展变迁,保护不力,古建筑的存量锐减,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对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与保护,做到“保护开发保为先”。

首先,对老街、新华剧院、“植槐堂”、“义和里”、“日顺里”、“懋德堂”、“长新里”等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维修,加强防火、防虫、防腐等技术处理,将周边不利于保护的住房、办公、工厂等予以搬迁。而对于已遭破坏,但史料记载确切、对古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予以恢复,比如“万善浮桥”、“盐埠头码头”,并将其作为追寻古镇历史的新景观加以完善,以再现“清风商埠图”的画面。

其次,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吴棋记”大院为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吴棋记”大院后门有一块匾额,上书“与德为邻”四个大字,是义乌大书法家傅典虞的墨迹。“吴棋记”店老板吴茂棋,是佛堂镇上有名的儒商,“与德为邻”可以看作是屋主人立身处世的人生信条。他不但能巧用智慧捕捉商机,赚到大钱,而且能够大方地去办公益事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明人士。1941年,正当吴茂棋建造“吴棋记”十八间大院临近结顶完工的时候,日军侵华,义乌沦陷。1942年春,吴茂棋毅然同意佛堂商会在他新建十八间大院的三层楼上,“引火烧身”地安装了一个“手摇警报台”,老百姓听到警报声,即可向外逃避敌机的轰炸,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佛堂的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能做到以德为先,这是因为在佛堂经商的人,很大一部分是从徽州过来的,这批徽商大多有一定的文化,他们把经商之道带到佛堂的同时,也把儒家的仁义思想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商业活动中。佛堂商业文化的繁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佛堂的商人有着极为人性化的经商之道。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在佛堂古镇的历史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发展古镇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持古镇生命与活力的一个主要途径。

1.老街民俗商店游

老街的民俗商店是佛堂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传统的礼节也越来越讲究了,尤其是红白喜事,所用物品比如八卦、皮箱、布鞋、彩粉、铜火小⑼汤罐、凉篮,许多已经濒临消失的民间物什在这里都能找到。还有一些传统的行业,比如铅皮匠、竹木器店、渔具店、包子铺、中药店、灯笼店、腰带铺、算命,含有吉兆意思的三元、文光文具店,供销社时代遗留下来的五金百货店等,也都依然焕发着生命光彩。因此老街随处可见的民俗用品商店,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主要表达场所。

2.宗教文化游

佛堂镇内有影响的寺庙有7座,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双林寺。双林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千多年来,双林寺屡毁屡建,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彻底拆毁。鉴于双林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1994年6月,义乌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双林寺,并开发为风景旅游区。

双林始祖傅大士(公元497―569年),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义乌稽亭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他开了中国禅宗原始宗风,将修学和社会参与二者统一起来,其心性论成为后世禅学的核心和源头,被尊为中国维摩禅始祖、佛学中国化的先驱,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声名远播海内外。他提倡的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与当今提倡和谐文化的潮流是不谋而合的。

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把双林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要将双林文化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比如可以把双林寺与义乌十大民俗之一的海云寺十会联系一起。

海云寺,位于佛堂镇北五里路的前流山上,是傅大士除双林寺外的第二道场。据《义乌洋川贾氏宗谱》记载,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洋川贾氏五世孙贾昙颖,辞官归里。在傅翕的影响下,信起了佛教。为助傅翕弘扬佛法,捐出私产赐土地一处,供傅翕建造双林寺。从此,贾氏宗族就和傅大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月十八是贾昙颖的生日,贾氏宗族为纪念贾昙颖与傅大士的这段佛缘佳话,每年都要在这天举行一次由义乌贾氏各自然村轮流大年的大庙会。当天贾氏村民到自己村子祠堂里祭祖后,再到海云寺拜佛,轮到大年的“值甲”(当年承办)村子,还要抬着一座雕得十分精致的傅大士佛龛,在数十台“抬贾巧”与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有节奏的齐鸣下,抬着百斤重的大蜡烛,到海云寺主持这场一年一度的大庙会。

“十会”的大士佛原是到双林寺接来,再随同大蜡烛一起送回双林寺去的。海云寺只不过是仪式结束后,“值甲”的村子把香亭的宝盖、掌扇、黄凉伞、响钗、旌旗等一些代表宗族的公物送到戏台前,受过“八仙”之后,移交给“接甲”(下一年承办)的村子时的交接场所。后来由于双林寺日趋衰败,又没有戏台不能演戏,尤其是双林寺属贾、朱、王三个姓氏共有,而海云寺则是贾氏独姓所有,因此贾氏村民就改为在海云寺举行仪式了,这才有了真正的海云寺“十会”。双林宗教文化的联合开发,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双林寺的知名度,而且有利于增加佛堂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根植于水环境的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难题。佛堂古镇的历史悠远,拥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对佛堂古镇的开发过程中,要做到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探寻它们的文化内涵,确保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完整、合理传承,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高梧.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吴海燕.义乌市佛堂历史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研究.规划师,2005,(8).

[3]贾沧斌.佛堂古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7).

[4]邹统钎.古城、古镇与古村旅游开发经典案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为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课题名称为“佛堂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金社科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