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预蹲速度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预蹲速度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举重技术中,预蹲的技术特点是什么?预蹲时应该是快还是慢?本文作者运用运动力学中运动学和动力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预蹲速度 举重技术 运动力学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举重教学中,普遍采用预蹲要“稳”的技术要求,这样可以避免杠铃离胸,造成制动时对杠铃失去控制。但有人提出,预蹲应采用加速的方法来提高杠铃的弹性,从而使杠铃获得更大的向上动力。一个要“稳”,一个要“加速”,如何合理运用?

二、研究方法

(一)运用运动实践和科研资料分析论证

(二)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论证

三、分析讨论

(一)预蹲在举重技术中的作用

预蹲的主要任务是给上挺发力创造最佳条件,是上挺动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该动作节奏性强,技术复杂,是造成上挺成败的关键所在。预蹲是在上体、头部和臀部保持原有姿势不变和杠铃固定在胸上瞬间进行的,动作开始时,两膝沿脚尖方向弯曲,臀部向脚跟方向垂直下沉,身体和杠铃的联合重心垂线在整个预蹲过程中应落在脚掌的后三分之一处,屈膝的角度和下蹲的深度要适中。目前对屈膝的角度一般看法是100度-110度角,预蹲的深度一般为身高的10%。预蹲好比跳远项目中的“踏”一样,必须积极主动,协调短促,才能为“跳”积蓄更大的力量。

有人认为预蹲速度不能太快,应当适当控制。其理由一是预蹲太快会致使杠铃离胸;二是预蹲太快导致制动时控制不住动作,延缓制动时间。

(二)平稳预蹲的优缺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练员要求运动员预蹲要“稳”,不能太急太快,因为太快可能导致两种不理的情况:一是由于杠铃的惰性不能及时随太快的预蹲动作而下降,因而产生杠铃离开锁骨的现象;二是由于预蹲过快,造成胸部和腿部难以承担来自上面的强大冲力而压“死”,因此采用平稳预蹲,适宜速度在0.95米/秒左右。

(三)加速预蹲的重要性

过去有人讨论过预蹲时,是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是突然加速,还是平稳加速。对于前者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应该是加速运动。否则杠铃速度不会由预蹲开始的静止增加到预蹲结束是的0.89米/秒。至于时突然加速还是平稳加速,作者认为再能控制制动动作,制动时间不至延长或只稍许延长的前提下,应尽量创造条件加大预蹲的加速度。还有人提出预蹲中是不是先加速一段后再做匀速运动,讨论这一问题,实际意义不大,要在10公分左右的距离和0.2秒的时间内先做加速运动,后又做匀速运动,即使高水平运动员也很难掌握和控制好。

在杠铃重量、运动员体重、制动时间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预蹲的末速度越大则预蹲的动量越大,制动的冲量越大,最后形成的杠铃向上的弹性力越大,因此从理论上将,应尽量提高预蹲的末速度。

增加预蹲速度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预蹲时间向下的加速度;二是增加预蹲的深度或时间。

(四)预蹲深度的有关参数。

预蹲制动的总距离一般为身高的10%,而预蹲距离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在科研或实际运用中常用屈膝的角度大小来表示预蹲的深度。国外优秀选手预蹲膝角一般为105度,我国优秀选手一般为115度相差10度,加上国外选手的屈髋角度亦大于我国选手,其预蹲的深度就更大于我国选手。以上参数及本文所述的预蹲深度,实际上是预蹲的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至预蹲结束时即制动开始时的膝、髋角度是多少,预蹲距离是多少,有待有条件的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测定。

(五)结合个人特点选择使用预蹲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队员身体素质十分全面,既有全面的力量,又有突出的爆发力,身体形态、各个关节柔韧性等皆符合预蹲技术的需要,是可以考虑同时采用上述较为先进的预蹲技术。但是,像这中全面的运动员是很少的。因此,要结合个人运动素质,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特点,具体选择预蹲方法。

实践中具体到每个运动员的预蹲是不是越快越好,主要是由预蹲制动总的技术效果决定,若预蹲越快、制动后杠铃向上产生的弹性越大,就应肯定是越快越好,若预蹲越快,产生的向下动量过大,向下的冲力过大,致使制动控制不住动作,明显延长了制动的时间,最终影响了杠铃向上的弹性动能,就应当把预蹲速控制到取得最佳效果的程度。

比如,有的运动员速度爆发力突出,而全面力量相对交叉,加上体形修长,就可选用减少预蹲深度和时间,加大预蹲加速的方法。这同样能获得较大的预蹲动量和下支撑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加大制动时的负加速度,减少制动的时间,获得制动时较大的冲力方法,从而最终获得较大的杠铃向上弹性力。再有身材较高、体重较大的运动员常采用加大制动负加速度,减少制动时间的方法,体重小的队员,常采用预蹲和制动都较快的方法。总之,采用何种预蹲方法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实际条件出发,做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朴永哲.浅谈举重上挺预蹲动作的重要性[J].少年体育训练.2009(4).

[2] 张恒.浅谈提高抓举的下蹲速度[J].少年体育训练.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