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国学走回校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国学走回校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大兴一中西校区规划竞赛方案为案例,通过对现代教育与书院式教育模式及成果的对比,倡导通过校园建筑和环境的塑造传递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改变以应试为目的、工业化的冰冷教学环境,体现以教书为手段、育人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关键词:国学;书院;场所精神;文化融合

1 契机

“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代表了悠久中华文化的精粹,经历千年风雨传承至今,其内容涵盖了我国古人对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自2009年起,我国各省市纷纷开展了“国学进校园”活动,强化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各地政府也对新建中小学校园从规划到单体全方位的提出文化层面的要求。

中式建筑符号在中小学建设中并不少见,全国许多学校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新中式或现代中式。但这是否就是传统精神在现代教育建筑中的全部体现,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 传统“国学”教育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可以指代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是后来“书院“的原始模型。由“国学”的本源词义可见,其文化内涵与建筑形式是密切相关的。在现代的校园设计中,传统文化应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形式和立面符号上,“国学“与“书院”所代表的文化内核才是其精髓所在。

传统上,“书院”是以人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是以道而不是以术为中心;方法上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共同起居,悠游山水,质疑问难,相互启发。学术上注重不同学派的会讲,提倡兼容并蓄、自由讲学。民间思想的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天人和谐的自然观,以及授人以道的教育观,是广博而极具人文色彩的书院精神。

精神上,“书院”建筑充分表达出中式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的哲学思想。包括建筑按人分区,建筑空间的微型宇宙观,室内外合作的活动方式,线型的公共空间,正格与多格并存等等多个方面[1]。表达出前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造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索。

形式上,“书院”建筑更多地反映了文士们的建筑理念和美学情趣,追求幽静典雅,多选择山林胜地,建筑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力求与风景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景观形成包围或半包围的态势,建筑以院落或天井组合有序,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与自然环境、庭院绿化有机组合。书院呈现出朴实、典雅的地方风貌。

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 ,其中藏书更是古代书院的最重要内容和典型特征。可见传统书院虽作为教育载体,但其强调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文化的延续。书院通过对书籍的整理和储藏将文化以文字的形式流传后世,通过讲学使三千年中华文化口口相传而得以延续至今。

3 校园教育的现状

但随着国力的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我国教育体制快速吸收了西化元素。从课程内容安排、教育研究方式到教育建筑形式,都逐渐远离了原本的“国学”文化土壤。现在的学生既没有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又缺乏实践的机会,越来越难以吸收甚至接触到“国学”深邃的文化精髓,而仅仅会死记硬背,流连于文字的表象。

在快餐式的文化教育背景下,学习以考试名次为目的,教育成果以升学率为标准,学生时刻处于生活节奏紧张、忙于灌输、缺少交流与研究的学习状态。所谓“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正是在如此教育体制和氛围下产生的词汇。很多学生既缺少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也没有发现和拓展自身特长的机会。对这样的学生,也许可以评价为:他们除了学习和考试什么也不会。

大多数学校作为教育建筑却只着重发挥着教的作用,强调教学空间而忽略交流空间,强调实验空间而忽略了实践空间,强调室内空间而忽略室外空间。在这样的校园中,师生关系也变成了简单的教学和管理,缺少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缺少个性的宣扬。现代化工业式设计建设的校园以标准化的教育为目的,往往存在着功能单调化、空间呆板化、景观形式化、立面没文化等诸多弊病。

4 教育制度改革促发教育场所改革

教育与考试制度的改革以及国学思潮的觉醒,重新触发了人们对如何进行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思索。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考模式的提出打破了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选拔“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传统,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未来。

作为教育的场所,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活动与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不会甚至不敢与他人沟通,通过虚拟聊天工具也许会夸夸其谈,面对面却陷入“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境地的现状。学校同时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早在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就曾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而现代学校却大规模培养了“纸上谈兵”型的人才,因为学生没有场所也没有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传统书院建筑恰恰对人性,交流和实践空间具有极强的关注。通过对传统书院的研究和发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弘扬,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考量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其具有先进性的人文主义和教育精神。

从书院建筑的精神层面入手,对建筑及空间进行解构研究,建筑与环境的空间逻辑性和空间意境可以以“游”字来概括。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理念,以于天地间,乘万物而游心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游的空间与心态,恰恰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深邃。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深入繁世却拥有一颗恬淡之心。反观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轻过程重结果的现代教育体制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传统书院建筑中,游的境界常通过以下4种微观语境进行表达[2]。

1、包围与半包围:传统书院建筑与其场地环境的关系。传统书院多被自然环境所包围,或池塘,或湖水,或远山,或林木。书院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自然环境中,其与环境的关系及其自身院落形态使包围或半包围的趋势得以完整。建筑与环境形成有机整体,具有深远悠长的意蕴。

2、望境与问境:人与建筑空间及自然的对话。传统书院或深居山野,或藏隐于竹林,或居于高山远望湖光山色,或通过天井院口仰望苍天。望的境界蕴含了平远之意,带来了距离、空旷和相望的可能。传统书院既是校内学子观景的基点,也是远方游人仰望的景点。于相对中相望,于相望中相问,从眼及心,正是问学之所所需要的由表及里的钻研心态的精髓。

3、观行之间:人的行进体验。传统书院的空间魅力不单纯在于院落的空间组合,而更多的是由园林、院落、建筑共同形成的空间体验。强调的是观行之间的体验变化。“观”是一种全身心的看,不仅止于眼,而延至身,其重点在于“意”。“观行之间”的体验多产生于行走的过程之中,于院中,于廊中,于檐下,是一种针对于全景的体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转折和变化。

4、深与引:传统书院中由到院落,院落到建筑,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穿行体验。连接不同空间的节点,进入与走出的空间,常在门洞等空间得以体现。通过空间的压缩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建筑与空间性质转换的过渡场所。

在如此环境熏陶下,通过对传统哲理的感悟,人心获得由表及里的沉淀。在通过对知识文化的学习,人会更多更主动的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不再仅仅执着于自己一身,具有更豁达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传统文化经过传承和过滤,并不断融入现代文明元素,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力而代代相传。

5 “国学”建筑实践

北京市大兴一中作为大兴区龙头学校,首批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在西校区的规划方案征集任务书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书院式”校园的要求。其所指代的意义不是简单的“采用中式建筑风格”,对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有着更高层次、更具传统人文文化的要求。在项目设计中,技术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意境和人文的塑造才是方案的灵魂。

在形式上,设计师不仅需要借鉴传统建筑设计及景观造园手法进行表现,也要充分结合现性的思维模式,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中,不能盲目复古,需要对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规划设计手法的兼收并蓄。

在内涵上,书院建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人文关怀和教育文化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打破中式和新中式建筑风格命题的局限性,树立建筑文化和文化建筑的标尺,重塑教育建筑的精神和灵魂,使教育真正的作用于人本身。

形态篇

大兴一中方案的建筑风格保持了对传统建筑语言的提取与抽象的方式,通过墙、檐、顶、廊等建筑细节将一众建筑打上了新中式的烙印。空间形态则强调院落关系,强调室内室外人及空间的互动。整个规划布局采用正格与多格并存的设计手法,既强调了尊师重道的传统教育思想,又能体现出中学生灵动活跃的性格特点。 图1.多级景观空间 图2. 正格空间 前广场(停车、集会)―行政轴线(师道威严)--核心景观(休闲、共享)--后广场(休闲、接送) 三栋重要建筑: 大门―行政办公―实验楼 图3.多格空间

传承篇

方案采用书院建筑常用的簇群生长的规划组织模式,每个簇群由多个功能和空间相似的建筑及其间的景观院落构成,服务于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人群,形成一个独立的微型宇宙。各个簇群间通过景观空间联系,簇群中的人在景观区域进行过渡,在不同簇群中与不同的人发生互动,进行不同活动,转换不同状态和身份角色。

转换的空间结合景观设计,将人的活动融入自然,融入风景,将人作为环境和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校园空间与学习研究,交流讨论,休憩运动,集会表演等个人和集体性活动相结合,打破“现代化”校园沉闷压抑的现状,激发人与人互动,丰富课外生活,将学生的学习从一种行为变成状态,学习内容从知识变成文化,体现以育人为主、真正具有人文色彩的传统教育精神。

在园区的内部交通上采用类似于传统书院的多元化步行系统,强调行与停的转换,强调行为的随机性和新鲜感。道路的设计并非现代校园中常见的简单环形或枝状布置,而是结合中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将网络化交通性道路、弹性潮汐路、景观园路和廊道风雨路层层叠加而成。道路与园路及廊道的多种组合,可以在校园任意两点间形成多种路径可能,师生可根据交通需求、心情和季节气候环境变化做出不同选择。整个交通系统既有极强的可达性,又有丰富的趣味性,更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发扬篇

规划设计中融入留白、复勒、水晕墨章等中国传统国画技法,冼炼的总体布局关系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和灵动的韵味。传统技法不仅增加了校园的意蕴,同时也充分与现代规划理念有机融合。留白与可持续发展、复勒与生态屏障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设计将规划与学校教育模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融合。大兴一中作为北京市重点示范性学校,在关注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特长,是特色教育的典范。规划中结合学校特点,更加强调活动场所的构建,强调场所特性的同时规避掉不必要的干扰。为更充分的体现学生性格特点,强化归属感,教学楼及其院落均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使用。强调交流空间的设置,增加学生之间的非必要性互动的可能性,使学生不再在封闭氛围中进行学习。

和传统书院一样,学生活动场所不仅局限于室内,强调人与人及自然的互动。室外院落不仅仅是课间活动场地,同时是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的场所,是学生释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场地与建筑一样采用错落式布局形式,与交通空间联系紧密,既便于达到,又缩短了相互连接的界面长度,减少了场地间不同活动的相互影响,更适合学生活动的特点。

规划中着力于传统书院语境的塑造,将建筑与景观充分结合。每栋建筑采用围合或半围合结构,内有自己的天井或院落空间,外与四周景观相互契合,打开任何一扇窗,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建筑与建筑之间隔景相望,相互入画。画境中可以感受到水的空灵,山的悠远,人在其中,能产生遥远的遐想和体会到禅意,心灵得到放松 。

6 结语

“国学”无论作为传统教育机构还是文化经典,与现代教育建筑均有极高的契合性。其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精神”的承载和传承。当“国学”走回校园,不仅是重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契机,也是对教育与考试改革的响应,是改变刻板教育现状的利器。

本次实践设计,力求将现代教育建筑与传统国学相融合,通过对现代教育与校园规划和传统文化的整合,重新唤醒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方式的思索。希望通过本次设计,提醒学校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技能培养,并试图找出更适合现代教育体制的教育建筑设计方式,在全球文化趋同的今天将我国悠久的文明以书本以外的形式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1]缪朴 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 《建筑师》1989.36(12)、1990.40期 (3)[2] 陈瑞罡 传统书院空间语境构成要素解析 硕士论文 2008(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