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晓京 脾胃以养为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晓京 脾胃以养为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五行理论中,脾胃为“土”,它是万物生长之根本,它主“信”,主运化和统血。

采访苏晓京医师的当日,北京的气温是有史以来同期的最高值,据说地表温度达到了摄氏60多度。推开苏晓京的诊室,房间的温度在空调的辅佐下还算舒适,但令记者惊讶的是,苏晓京居然在医师服里面还套了一件长衫,“其实我是习惯不吹空调的,但怕病人觉得热,所以就自己多穿点,也是种自我保护。《内经》里讲‘起居有常’,我算是严格的遵循者吧。保持宁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

作为中医大家路志正先生的弟子与学术继承人,苏晓京已从事中医临床30多年,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颇有心得。

翻阅了一下苏晓京的病人档案,十有八九是脾胃病患者,对此,苏晓京笑了笑说,其实我和老师一样,都算是杂家,并不是只局限于治疗脾胃病,最早临床的时候中医分科也不是很细,应该说对付任何杂症都还有些经验的。

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擅长治疗脾胃病,是因为从跟随路老临床开始,来中医院看病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来看脾胃病的,由此相对来说这方面的积累也就较多。尤其是这些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在临床上脾胃病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还在增加,这里面除了脾胃病本身之外,与脾胃病相关的一些病症譬如肝胃、心脾等病症也在增多。其实,脾胃病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大多数人一开始感觉脾胃有问题了,能抗就扛过去了,严重一点的自己买点胃痛药,一旦症状减轻或者无症状了就停止用药,如此,再加上平常不注意养护,很容易使之变成慢性病。

五行与脾胃

作为中生代的中医医师,苏晓京通读医学古籍,对中医阴阳五行论也是颇有研究。苏晓京说,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具体到脾胃,苏晓京说,在五行理论中,脾胃为“土”,它是万物生长之根本,主运化和统血。人获取食物,经过脾胃的储存加工后,才能把精华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上来。人体的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所以说: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是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胃病是不可被忽视的。

长夏当养脾

遵循五行理论,一年其实应该分成五季,而不是春夏秋冬四季,这多出来的一季,便是长夏,它夹在了夏与秋之间。准确地说,长夏季节就是阳历的7、8月份。中医认为,长夏时期与脾相应,都属土,这段时期与人体脾的关系最为紧密,此时最宜养脾。苏晓京说,其实一年四季都应该养护好脾,相对来说长夏更甚。因为这一阶段气候决定了会很潮湿,所谓的湿邪会很重,同时人也容易贪凉,空调、冷饮之类的最容易伤到脾。尽管按器官来说,脾是脾胃是胃,但他们又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这么说,脾不好的人胃肯定会有问题,反之亦然。

脾是主升的,胃是主降的,脾喜欢燥,而胃喜欢润,看起来它们之间有很多截然相反的地方,但他们又必须要密切合作才能行,胃是受纳的,脾则要运化,简单地说就是,人在进食,胃受纳后,是要靠脾来将食物运化开,所谓运化就是将营养的物质传输到五脏六腑,把糟粕排出去。一旦脾出现问题,譬如脾虚了,很可能就会将胃部受纳的精华物质也当作污浊给排出去了。同时,精华的物质没有运送到脏腑里去,脏腑自然就不充实,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不光滑等等。相对应的,脾虚也会造成便秘,原因就是脾没有力气来推动运化了。因此,还是那句话,中医一定要辩证诊治,腹泻与便秘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症状,或许都是脾虚的表现呢。

脾除了易出现虚的症状之外,也易受寒,这也是常说的脾胃虚寒。再者,脾也容易湿,倘若在湿的同时又受凉了,就会造成脾胃寒湿。具体到这个湿,中医讲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前者因水湿代谢不出去表现为眼睛或脸颊浮肿,这也是较严重的症状了;而无形的或许只体现为舌苔发腻。这也是中医所讲的“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与水异名而同类,难以截然区分。

不过,这个湿是可以转化的,譬如脾胃出现水湿症状后,再熬夜、吃辛辣食物,就极易演化成湿热的症状。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

苏晓京说,脾胃功能以及一些基本的知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这样调养脾胃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不至于非到了医治不可的程度才想起它们的重要性。

脾胃虚弱的具体症状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必和记者的心思是一样,在了解了脾胃病的基本常识后,也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什么才算是脾胃虚弱,它的症状又都是如何表现的呢?

苏晓京说,中医区分脾胃虚弱,分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四种。脾气虚,症状主要为,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为,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为,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苏晓京说,过食生冷和饮料、浓茶,易伤脾胃之阳气而至寒湿内生;过食肥甘厚味,则易助湿、生痰、化热;暴饮暴食嗜辛辣生冷则脾失健运,冒失和降而发胃痛。这些都是脾胃病的重要成因。同时,脾胃病和情志也关系密切,忧郁寡欢对脾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中医有“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说法,长期的情绪不好可以引起脾胃病,脾胃病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对于预防脾胃病,苏晓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她说,越是炎热的时候,越要少吃冷饮,最好是不吃,其次是饮食要规律,再有就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志,做到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