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首先给予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若治疗无效即刻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抢救率。结果:对照组急救抢救率为52.5%,观察组急救抢救率为100%,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上部位的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快且规则,若处理不及时,可诱发心力衰竭或心绞痛等,严重时易引发心源性休克[1-2]。本次我院我院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该病急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据统计,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2±2.4)岁,发作至就诊时间5.7±2.1h,初次发作25例,多次发作15例,伴高血压12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55.5±1.8)岁,发作至就诊时间5.4±2.4h,初次发作22例,多次发作18例,伴高血压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兴奋迷走神经法、乏氏动作法、颈动脉窦按摩法、冰水刺激法、压迫眼球法、咽刺激法等[3]。若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立刻给予药物疗法治疗。观察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药物。对于年龄较小、无窦房结、血压低、无哮喘史、无传导系统病变的患者,给予ATP、阿托品治疗,ATP20mg,阿托品0.5mg静脉滴注。发病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压正常、心肌病变不严重、无逆传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非高龄患者,给予5mg异搏定加20ml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5-10min注射完毕[4]。对于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严重心力衰竭、有心源性休克、有窦房结病变、有哮喘病史,心电图QRS波宽大的患者,给予70mg心律平70mg加20ml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对于无预激综合征但有心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0.4mg西地兰加20ml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以P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急救抢救率为52.5%,观察组急救抢救率为100%,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急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加剧迅速的特点,患者常要进行急诊治疗,即通过急诊治疗稳定患者病情,若急诊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终止,可不必接受住院治[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急诊治疗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对于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视等眼部疾病的患者,不可采用眼球压迫进行治疗。(2)低血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不适合用兴奋迷走神经法进行治疗,因为该种治疗方法会使患者血压下降。[6](3)若患者出现低血压,可静脉滴注间羟胺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5mg间羟胺溶于5ml,10%葡萄糖溶液制得。(4)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首先应静脉注射西地兰进行强心治疗,增强患者心脏收缩能力,减慢心率。0.2-0.6mg西地兰溶于20ml,10%葡萄糖溶液制得。(5)兴奋迷走神经法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应立即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耽误患者病情。

阵发性室上速的发病机制有折返、触发激动、自律性增高三种,折返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发病机制。折返又分为房室折返、房室结内折返、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7]。根据发病机制不同,需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在本次研究中,对无高血压病史和心脏疾病史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急诊治疗,即采用兴奋迷走神经法等非药物疗法,可实现一定的急救成功率,急救效果显著[8]。但有部分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并无效果,此时应即刻给予药物治疗,保证患者救治成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急救成功率为52.5%,治疗无效后即刻给予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直接给予急诊药物治疗,患者急救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游俊廷,刘捷安.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08):96-97.

[2]叶茂,王天勋,邓小军,杨萍,何运舫,王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32(12):17-18.

[3]董志钧.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7):112+114.

[4] 任凤学,郭继鸿,许原,等.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剂量的探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3(1):25-28.

[5]徐劲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7):155-156.

[6]凡颖.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9(6):1566+1569.

[ 7 ] F o l e y R N, P a r f r e y P S, S a r n a k M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 2013, 9 ( 1 2 S u p p l): S 1 6- 2 3.

[8]金艳蓉,侯爱军,赵京,等.体表心电图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2,13(3):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