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未来走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未来走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课程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的产物,而相关的美术教学论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结晶。当美术作为一门课程出现时,标志着人类对美的追求上升到一种理性而规范的需求层面上,它是传承中的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教学论的出现则意味着相关美术教育的成熟,它来源于美术教学活动,但又远远高于美术教学本身。从“实践”上升到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是质的升华,教学论是推动美术课程更加合理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毋庸置疑,由于各民族、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各有不同,也相应诞生了属于各自的美术课程和教学论,这是历史形成的客观现实。当然,人是能动的,又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作相应的适应性改变,于是就有了相互的交流,也就有了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这种渗透和影响同时在不断改变它们的发展走向。过去的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正在前行中整合,那么,它们的未来走向会怎样呢?

纵观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发展史,再横向比较目前的状况,我认为,它们会朝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交流的频繁必然导致其朝“综合化”方向发展。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当人类还处于蒙昧时代,人们还意识不到交流意味着什么。但随着人类的快速进化和智慧的迅猛增长,交流改变了一切。于是,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唐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次下了西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来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些使者们带去了各自的文明,也带回了当地文化,在他们的足迹之后出现了不同文明之间不同程度的融合。

如果古代的人们用自己的好奇心和勇气进行了人类早期文明的艰难沟通,那么现代人类的智慧使这种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长足进步,也促使各民族各地域的往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巨大无边的“圆盘”不再,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随着越来越密集的交流,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会逐渐带有外来色彩,就像绘画中的“条件色”,它使整个区域都有了共同的色调,也趋于综合化了。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述: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往都会对相关的领域有直接影响,那种影响是绝对的、相互的。1919年,中国接受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和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从此打开了通向实验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窗口,融合之后而诞生的“壬戎学制”处处都体现了美国教学思维的痕迹。再看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实际也是接受了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而又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教育特点有所创新的改革。美术课程和教学论作为教育范畴内容,它们也不断地受到外来影响,接受先进理念的洗礼。翻开根据新课改理念编定的艺术课本,你会轻易地发现里面涉古及今,包罗万象,无不体现着教育新思维。各种知识在其中汇集、融合,那么,随后的美术教学论也该顺理成章地朝具有融合倾向的综合化方向迈进。

二、不同地域的不同审美趣味使之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问题:多种文化融合之后会相互淹没吗?显然,如果是简单地搅拌呈杂烩状,仅有物理上量的加减而无化学意义上的质的变化的话,似乎由于外来力量的强大就会使一种文化受到强烈挤压而蒸发。但目顾历史,几乎还没有一个民族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文明;相反,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各民族都会有的放矢,更多的是为我所用,再结合本民族特点,使之成为更新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又会彼此尊重民族风情,各国政府也会加大民族文化开发的力度,如此一来必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多元已成必然。那么,相应的,各民族负责文明传承的文化部门会制定不同的政策来发扬本民族文化,而依托各主管部门政策制定的美术教育内涵里的美术课程和相关的教学论肯定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显然,多元化会使未来的美术课程和教学论更加丰富,它们会义无反顾地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美术教育的前景也会更加美好。

三、发现更多区域特色,“本土化”特征欲将显现。

当然这里所指的“本土化”方向并非狭隘地回归“原始”,也非倒退为自闭,而是顺应发展需求,深入发掘内部潜力,去努力发扬那被忘却的精华。“本土化”不会拒绝或抛弃已吸收的外来文化,它在与其他地域文化融合之后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本地域原本兴盛但在区域快速发展过程中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创”瑰宝。确实,原创不可替代,原创更具特色和吸引力。试想,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为什么能被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究其原因,是它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人们,它那抑扬顿挫、婉转跌宕的唱腔所传递出来的美非同一般,节奏的轻重缓急被艺术家们拿捏得极其到位,蕴含着无限的“吴侬软语”风情和地方特色,令人回味无穷,其名垂戏史亦理所当然;再如潍坊风筝,原本“扁平”的风筝变得多么立体和富有内涵。作为地方传统项目,它不但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在对其自身的挖掘中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它们确实是“本土的”,却被世界接受了,可见,“本土”本身并无不好,就看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走势了。如果各民族都能好好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艺术就会绚烂多姿。现在提倡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将来,若更多这样的本土教材被开发、使用,那么,相关的美术课程也会增加更多的本土气息。显然,随之而来的教学研究也会增多,理所当然,由此而产生的教学论也会随之兴起;到那时,水到渠成,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另一个分支趋势“本土化”也就产生了。

四、美术课程的实施平台日趋“现代化”。

美术课程的现代化体现在其理念的现代化、目标的现代化和实施过程的现代化。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而制定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属领域里的美术课程也必将乘上这趟时代列车,加快它现代化步伐,处处洋溢“现代”气息。其中“教学理念”、“准备方式”、“授课形式”、“讲学内容”、“评价观念”、“交流平台”一系列环节都是美术课程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无一不要求通过现代教育方式来实现。可见,美术课程的现代化无疑是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

五、教学论的理念基础更加“未来化”。

教学论作为对美术课程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尽管在它们的发展史上,“课程”占尽先机,但扮演“从课程中来,又回哺课程”的幕后舵手“教学论”在将来肯定会后来居上,它将更具前瞻意识,其对美术课程的理解在“理念”领域的体现无疑始终走在美术课程改革的前面,而且会不失时机地预测和引导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给美术课程的发展以恰当的定位。因此,教学论的“未来化”将会在未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综上所述,现行各种版本的美术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论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的。美术课程的实践是教学论发展的基石,美术教学方法论层次的提升又会推动和指导美术课程的优化设置,使其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它们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它们在各自的发展史上是相互依存、交替行进的,在未来,随着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它们也定会以更加丰富的交替上升的形式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2]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