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透过《夸父逐日》浅谈文学对人的生存发展所起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透过《夸父逐日》浅谈文学对人的生存发展所起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类创造了各种文学样式,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产生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反映了先民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以《夸父逐日》为例,探求文学的悲剧价值,对勇气和求知欲的激发,以及作品中弥漫的理想主义光辉。

关键词:悲剧;勇气;求知欲;理想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12-02

文学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从文学的产生来看,首先是人类创造了文学和文学的各种样式,关于文学的产生,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具体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等。无论哪种说法,归因都离不开人。既然文学是由人类创造的,其间有无数人类参与的元素,那么,毋庸置疑,文学反过来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敢于与太阳竞跑,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那么我们就透过夸父逐日浅谈文学人的生存发展所起的一些作用

一、悲剧的价值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曾出现过一大批悲剧式的文学形象,西方有为人类盗取火种而不惜背叛天神宙斯的普罗米修斯,传入中国后他一度成为殉道者和勇敢无畏的革命者的象征。在中国上古神话中,笔者认为夸父逐日中的夸父形象同样充满了光辉,具有启蒙者的象征意义,同时这一形象中蕴含着巨大的悲剧力量。悲剧中往往蕴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和美。夸父的形象恰恰具备了种种悲剧的元素。他的悲剧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即性格的悲剧,环境的悲剧,理想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具体表现为一种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性格,在心理学领域有这样的说法,即人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是相对而言的,换一种场景换一种情形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夸父追逐太阳这一事件本身由于客体的极其强大和不可战胜,便造成和一种很明显的对立,他身上的这种性格的悲剧因此而凸现出来。其次,环境的悲剧。我们知道,夸父的悲剧还与他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即,当身体需要足够多的水时,客观环境却不能够满足他。“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几句充分反映了造成夸父悲剧的客观原因。三,理想的悲剧。当夸父精疲力竭,干渴而死之后,他的手杖化作一片桃花林。桃花总是作为美好的形象展现在在后世的作品中,《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陶渊明更是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美好的桃花源的理想胜地,不知这样美好的象征意象是不是源于这篇上古神话,总之,邓林的意象让人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光辉,而结合夸父的形象不难看出,夸父的悲剧也同样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悲剧,具有崇高的理想而不能够实现,但在精神上永远不会妥协。第四,命运的悲剧。如果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所有悲剧的诞生归根结底,也许都是“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夸父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一种命运的悲剧,是“必然的”,不可能挣脱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红楼梦》就曾很好地展示了命运这种“无形的手”怎样一步一步将人类推向命运的深渊而无力自拔。就像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是早已经注定的,她们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命运而别无他路。在曹禺著名的戏剧《雷雨》中,同样让我们看到了无所不在的命运的手的掌控,于是,剧中的鲁侍萍说:这是我的命。此外,四凤也相信那就是她的命运。不单是中国古典文学,古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王同样向我们展示了命运的悲剧,他一步一步走向了弑父娶母的深渊,面对这样残酷的结局,有人认为,这样的故事让人们直视悲惨的现实,减少了对真正不幸的悲哀感。这正与喜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喜剧隐瞒不幸,逃避悲哀时,悲剧却让大家直视不幸,面对悲哀。因此,悲剧让人面对不幸时,所感受到的悲哀感将减少,他们将会更有信心面对困难,认识困难,改善困难,最终征服困难。这也正符合“多难兴邦”的意义。中华民族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学力量的熏陶和内在精神的浸润之下,才会有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二、勇气的源泉

文学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模范,使人们能够从中不断汲取力量。夸父逐日这个故事中的夸父正是一种勇气的化身。毫无疑问,初民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自然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角逐,自然是无情的,随时有毁灭人类的可能。人类需要不断战胜自然的勇气。然而勇气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不是天然的。文学作品却可以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事例去激发人们的勇气。夸父这一形象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神话中的日,即太阳,可以象征一切初民所面对的强大而恶劣的自然坏境。想象一下,先民所生活的时代,火还没有被发现,暗夜无边,尤其是在冬季,当黑暗笼罩整个大地的时候,寒冷来袭,对光与热的渴望将会变得无比急切。夸父逐日,不仅仅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深层次体现的仍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为天下人求得光明的勇气和无畏。从这点来讲,他与我们在普罗米修斯身上看到的奉献与担当的精神很相似。这样的故事将留给人们无尽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学作品的代代相传或者说口口相传,夸父这一勇气的化身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每当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便被激发出来。所以,夸父逐日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悲剧的力量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勇气。

三、不竭的求知欲与理想主义光辉

上古神话仿佛是一种启发或者说是一种启示,透过一个个简短的故事总能让我们看到其中所蕴含的无限深广的含义。夸父对水的无限需求似乎暗示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层含义。我们知道,求知欲是构成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夸父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既热且渴,所以急切地渴望喝水。从深层次讲,上古时代的很多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这种“局限性”,他们为完成某项事业,往往展现出精疲力尽的特点来,急为需要补充能量。而从先民的生存环境考虑其深层次的心理或者说思维,我认为这反映的应该就是一种面对茫茫世界的无所适从,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对事物拥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在这里,“渴”便可以理解为是先民对知识渴望的无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意象。学习和获得知识是人类的本能,往往基于现实的需要,此外,理想主义往往显示出高于现实的特点来。在现在这样一个物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变得越来越奢侈和稀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理想主义,怀有理想主义的人具体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关于理想主义和理想主义者这两个概念,不同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有这样一种解释说,“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这个词并不时尚。理想主义跟信仰仅仅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这一解释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无论是理想主义还是理想主义者都与一种东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信仰。关于信仰,我认为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信仰往往与功利无关,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当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成败都不能改变他的初衷。中国有句老话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有一句叫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具体而言就是,明明知道一件事情成功的几率非常渺茫,可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份信仰还是毫不犹豫选择前行。鲁迅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说法叫做:虽千万人吾往矣。因为自己认为是对的,是遵从自己内心声音的,自己觉得值得,即使有千万人阻止,仍然毫无畏惧的做这件事情。马克思曾经在写给他的爱人燕妮的信中这样说到:燕妮,任那物换星移,天旋地转,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蓝天和太阳,任世人怀着恶意对我诽谤中伤,只要你属于我,我终将使他们成为败将!透过这些言语我们不难看出理想主义者的信仰是无坚不摧无可匹敌的。再回到这个故事本身,夸父逐日,注定是不可成功无法实现的,但是夸父并没有中途放弃。直至死亡,他都不曾放弃心中的信仰,在他的身上,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夸父的手杖最终化为一片桃花林,带给人类的是希望是信心,同样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也让我们联想到鲁迅的《药》,“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在这里,革命者无辜被害,但他的坟上开出的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坟上的一圈花和夸父丢弃的手杖化为的桃林,同样是死亡之处绚烂充满生机的寓意,这给沉溺在现实泥淖中的人带来美好的憧憬。正是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存在人类才没有在昏昏的物欲世界沉溺不能自拔,才能支撑起人以精神的力量。夸父身上的精神和勇气可以和西方普罗米修斯相提并论,而他们悲壮的结局像人类的殉道者一样。

好的文学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带给人生机和力量,给人勇气和艺术的震撼,让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