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徐晶梦(1990.11),女,汉族,上海,重庆工商大学2012级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成熟,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揭示商业银行需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防范未来互联网金融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再具体分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比较之下的优、劣势;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开放交互式网络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人才发掘与培养、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等四个方面策略,从多方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科技网络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日渐成熟,人们开始步入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12年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其业务的发展的确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这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冲击,也可能对其业务发展产生一种“鲶鱼效应”,即刺激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邱峰(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渐将银行中介功能边缘化,银行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具有的特殊地位,目前商业银行还无法被互联网金融取代。商业银行需要和互联网金融加强合作,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冯娟娟(2013)认为伴随着互联网科技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迅猛发展。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经营管理模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强调商业银行应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重视客户体验、发掘与培养人才、提升科技水平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不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将来还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都应该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可简单表述为,互联网企业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起初,互联网企业是为应付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通过与各家银行合作,提供网关接口。但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日积月累了诸多的用户数据,熟悉并掌握这些客户的各种需求和偏好,还包括各种对金融服务有用的讯息。

互联网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提供支付这单一的金融服务,继而开展转账汇款、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开始趋于一致。至今形成四种基本模式,具体如下:

(一)互联网仅扮演渠道的模式,是指传统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转账、信贷、支付等金融服务。人们在网上购物中使用的网银就是此类型的代表,这是一种的虚拟银行柜台,在使用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过网上银行享受各种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发挥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势以取得信用支持的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工具,得到各种有用的大数据资料,并借此得到信用支持。这类似于阿里金融,依靠自身拥有的电商平台,创造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

(三)P2P模式,即互联网担当中介的角色,两端分别连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至今已经衍生出很多模式,主要包括四类: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债权合同转让模式、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和以交易参数为基点,结合O2O的综合交易模式。

(四)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结合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推动原有的“产品主义”转变为“客户中心主义”。两者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此类模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形成的模式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专业P2P模式、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交叉销售模式。

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越发迅猛,银行监管部门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开闸发放支付结算、金融产品代销等金融牌照更夯实了此类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互联网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大量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通过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见互联网企业正借助自有的强大的数据力量,逐渐侵占传统银行业领域,这对传统银行业产生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发展势头固然迅猛,但商业银行仍旧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互联网企业目前无法超越的。

1.资产实力更加雄厚。依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1.2%。从银监会的数据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末的总资产规模为1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而互联网企业在交易规模和总资产规模等各项指标方面还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2.客户资源更为丰富。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客户资源已相当丰富,尤其是在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后,客户数量更是不断增加。在2012年上市银行公布的中报数据中,一共提供了7 家银行的企业网银和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的相关数据。经统计,该7家银行的企业网银用户总量达到532万,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用户总量接近 3亿,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3.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囊括了多个重要环节,而风险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管理的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风险管控的问题,并在长期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健全有效的风险控制规章制度,管理控制各类风险。

(二)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劣势

1.操作欠缺灵活性。商业银行由于操作严谨,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流程,而互联网企业刚好与之相反,操作流程快捷又简便。以贷款为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首先需要借款人进行贷款申请,然后商业银行再进行贷前调查、风险评价、逐级审批、合同签订和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整个程序较复杂。而网络借贷将繁杂的流程简化,使贷款审批流程更简单、放款速度更快,大大缩短了借款人取得贷款的周期。

2.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较高。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在融资、贷款过程中遇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很多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解决此类问题。而互联网企业能借助金融搜索的强大功能,如融资贷款搜索平台360等,能有效解决融资、贷款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信贷服务中耗费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势与劣势,从自身角度和整体角度,制定一系列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整合网上业务和传统业务,建立客户开放交互式网络平台

互联网企业迅速突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拥有开放的金融平台、有效的营销手段、良好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便捷的操作流程,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导致商业银行流失了相当数量的客户资源。面对这种威胁,商业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优化业务流程,从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一是了解清楚客户的实际需求,将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相关信息充分整合,结合银行自身优势,帮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增加与客户之间接触的机会,可通过充分运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各种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进行营销,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将原来的贷款申请到发放的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合作,开发网络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并非是纯粹的竞争,彼此是能够互相合作的。互联网企业来势汹汹,商业银行不能忽视其发展的迅猛态势,逃避竞争,也不能像对抗普通竞争对手一般,排挤打压,而应与其建立起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开发出更好的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一是整合商户与客户资源,共享资源。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与各种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业务上相互帮助,具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掌握大量客户资源。因此双方可以通过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二是双方联合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一方面,挖掘新客户群;另一方面,通过中小企业信贷获取更高的利差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双赢。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的双重属性——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提高了商业银行对人才的要求。通常商业银行的员工不是出身于纯经济金融专业就是纯计算机专业,因此十分缺乏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管理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注重招聘复合型人才,让他们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贡献。二是重视对员工的科技知识与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工具运用的综合素养,让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时,熟练地将互联网工具运用到网络营销中,使其业务蓬勃发展。

(四)提升网络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商业银行愈发需要科技信息技术为银行数据处理、业务操作和管理决策制定等提供动力,科研能力等决定着业务经营成果的优劣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低。而互联网企业的先天优势源于科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推进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二要增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保密机制与信息安全处理机制,提升银行信息安全保障功能,从最大限度减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技术风险,保障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

五、小结

互联网金融的突起已逐渐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提醒商业银行不可轻视互联网的力量。商业银行不得不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吸收更多的客户资源;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永葆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竞争优势。争取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吉林金融研究,2013(8):44—49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现代金融,2013(4):14—16

[3]马蔚华,互联网金融不是商业银行的终结者,IT时代周刊,2013

[4]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怎么做,IT金融科技,2013:110—112

[5]赵洋,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金融时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