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何宝宝吃“软”不吃“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何宝宝吃“软”不吃“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浩宝宝15个月了,小牙儿出了不少,能自己吃东西了。给他牛奶,他抱着奶瓶自己喝,给他鸡蛋羹或米糊,他用小匙一勺一勺地吃。可是,当碗里的食物变成肉丁或蔬菜后,天浩吃得就不那么痛快了,食物塞在他嘴里,他随便地嚼几下,便吐出来了。天浩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宝宝吃“软”不吃“硬”呢,难道是宝宝不会咀嚼吗?

心智饮食行为问题影响咀嚼能力

如果排除了宝宝患有口腔内疾病等因素,这的确是由于宝宝咀嚼能力有问题,属于心智饮食行为问题。宝宝发生心智饮食行为问题,主要是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如添加辅食不当导致味觉统合过程失调。在小儿进食的过程中,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信号和咀嚼食物、吞咽食物和胃肠蠕动使大脑-感觉器官-消化道运动形成正常的味觉统合过程。当大脑-感觉器官-消化道运动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以形成味觉统合失调,就会表现出只喜欢喝液体食物,不喜欢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不会吞咽口水,只吃软饭,容易反胃等。或是由于吞咽协调运动不足或爬行运动不足导致运动发展路径不佳等,不利于胃肠协调运动的发展,更加重了味觉统合过程失调。

3招提高宝宝咀嚼能力

1. 让婴儿有体验味觉的过程,促进味觉统合

让婴儿早期感受不同性状食物的过程,具体做法是:(1)先给流食:通常从2个月~3个月开始,加一些稀米汤、果水汁和菜水。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水分比例逐渐减少,变成浓米汤、果汁和菜汤等。(2)再给泥状食物:孩子4个月~6个月适应流食后,就可以逐渐加泥状食物了,如米糊,水果泥、菜泥、蛋黄、肝泥、动物血、鱼泥等。(3)最后给固体食物:婴儿7个月适应泥状食物后,就逐渐加稀饭、面条、馒头和切碎的蔬菜等固体食物。

2. 在添加辅食过程中促进婴儿咀嚼和吞咽能力

咀嚼和吞咽能力对小宝宝来说是需要学习的。咀嚼动作需要舌头、口腔、面颊肌肉和牙齿共同协调运动方可完成,因此,应从宝宝4个月添加泥状辅食时开始训练咀嚼和吞咽。6个月~12个月是孩子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当孩子出现上下咬的动作时,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咀嚼食物。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此阶段的孩子缺乏咀嚼食物训练,以后就会失去学习咀嚼的兴趣,再想训练他咀嚼,要花更多的努力,且效果也不理想。比如天浩宝宝,已经15个月,家长就要加倍训练,逐渐给孩子吃较粗的固体食物。在训练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好示范,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特性,经常示范咀嚼动作给孩子看,每口食物多咀嚼几次(最好每口食物咀嚼10次以上)后再吞咽下去。刚断奶的孩子,由于咀嚼功能仍不熟练,孩子进食量会下降,此时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吃得不够,不必用奶补充,而提倡断奶后控制孩子每天奶量400~500毫升,多给孩子提供吃糊状食物和软食的机会,尽可能充分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3. 心智运动训练促进小儿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

心智运动训练的核心是通过时间、效率和协调运动融为一体的目标运动,促进小儿多种感觉信号的传递,促进小儿心智的发展,促进宝宝胃肠动力和大脑味觉信号传导的通畅。

具体做法

(1) 拍腮动颌运动

轻轻拍击腮部,诱导唾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及咽食管运动功能。同步动颌,既增加颌面部肌肉协调运动,更促进唾液分泌。6个月~1岁以内的婴儿,由家长帮助做,1岁以上的小儿,家长引导孩子做。每次实施2~3分钟。

(2) 俯卧伸展爬屈运动

一套有3个动作:第一,小儿俯卧位,双手臂和双腿摆为伸展位,使颈部、后背部肌肉受到牵张,有助于大脑味觉信号传导的通畅,发音数“1”;第二,双腿屈曲,双手臂向前方伸直,手面平触床面,发音数“2”;第三,站起来,双手臂向上方伸直,发音数“3”。爬屈的变动锻炼腹部肌肉,增加胃肠动力,同时整体节奏运动对胃肠系统有按摩作用。反复做几次。在床上做要注意安全,避免宝宝掉下床发生意外创伤。6个月~1岁以内的宝宝,由家长帮助在床上做,1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引导宝宝自己在床上或地面上做。婴幼儿每次做5分钟左右,3岁以上小儿每次做10分钟左右。

心智运动训练适合所有年龄的宝宝,尤其是已经错过添加辅食关键期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