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说感悟”与“说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说感悟”与“说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下,“感悟”和“体验”是语文教师使用得极多的词。然而,在什么前提下、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说感悟、说体验,才能收到教学实效,并且不流于形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说感悟、说体验,要以读与思为基础

感悟指对课文有了接触而引起思考,有所领悟;体验指通过读的实践和亲身经历,对课文中的人与物、事与景有所认识、有所感触。两者都强调实践性、情感性。课文接触得越多,读的实践越多,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其实,“其义”中除文章的意思(语义)以外,还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多种感悟,如对课文中的语音、韵味、形象、情感、方法、技巧等的感悟。反过来说,如果读得不多, 是体会不到这些丰富的语感的,如果硬要学生说感悟、说体验,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课文也有个消化吸收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与思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感悟、体验的东西才能像蚕吐的丝、蜂酿的蜜。不然,学生说的再多,也不是自己真正感悟、体验到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句子都尚未读通,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这样做且不说收不到教学实效,还隐藏着负面效应,把浮躁的风气带进了课堂。长此以往,易使学生养成心浮气躁、囫囵吞枣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读与思的基础上说感悟、说体验,并对其说的时间进行适当控制,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说感悟、说体验,要有层次、有重点

一般而言,精读一篇课文大致可分为初读、细读、熟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与体验。初读课文时要充分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时常对此有所忽视。学生读了课文后,教师常常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句、哪一段,说些细枝末节和一些琐碎的东西。殊不知,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是为了培育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提纲挈领并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大体上可说些什么呢?可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基本思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深入阅读需要探究的问题等。

说感悟、说体验,还要选好重点,忌泛忌滥,必须改变那种面面俱到地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的现状。课文是母语,哪有那么多需要“读懂”的呢?课文的重点往往是全文的精华所在、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它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即所谓的“文眼”和“点睛之笔”。对于课文的重点,首先要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情味,继而细细地思,思考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并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然后水到渠成,让学生说说感悟与体验。如说说对课文主旨的见解、对人物精神风貌的感受、对事件价值的评价,以及对语言表达的赏析、品味等;也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内容想开去,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说感悟、说体验的最高层次是在熟读全文以后。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融会贯通,学生的情感已得到熏陶感染,课文中许多规范的语言模块已储存在他们的头脑中。学生可以说说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可以对课文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立意和语言表达作出自己独特的评价,还可以改变角度谈谈自己对课文主旨的见解等。这一阶段的说感悟、说体验,要求学生把丰富语言积累与灵活运用语言结合起来,把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

三、说感悟、说体验,要组织好交流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阅读中得到的感悟、体验是不必说出来的。读书是一种自我享受,一旦陶醉其中,就会废寝忘食。书读得多了,人的气质就自然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然而,学校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学生读了课文后,有时需要把自己的“会意”说出来。如果不说出来,那就不存在教学活动了。

那么,让学生把阅读的感悟与体验说出来的目的何在?又应当注意些什么呢?目的是一句话:为了交流学习的成果。因此组织好读中、读后的交流是重要的教学策略。首先,要重视交流的过程。重视交流过程比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要,因为交流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生命色彩的过程,是发表独特见解、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其次,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通过交流,互相欣赏,这无论对欣赏者和被欣赏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快乐。再次,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重视交流过程,但不能忽视学习结果。在交流中要学会互相倾听,虚心地及时吸纳别人发言中的闪光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互相帮助中求得共同进步。最后,教师要发挥指导、帮助作用。在交流过程中,师生的对话是平等的,但不能忘记教师的角色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既是乐队中的一员,又是乐队的指挥。儿童时期的不成熟性正是儿童发展可塑性、潜在性的基础。他们的发言往往是天真幼稚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难免有些偏差。教师的态度首先是对他们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对他们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喜与支持,同时又给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