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析中考四边形新题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析中考四边形新题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教材的实施,四边形中开放性、创新性试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渗透观察、分析、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通过对图形的折叠、分割、拼接、设计、变换等操作,既考查学生的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又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探求条件型

例1(2007年安徽省中考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BAD和∠CDA均为锐角,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PQ∥BA交AD于点Q,PS∥BC交DC于点S,四边形PQRS是平行四边形。

(1)当点P与点B重合时,图1变为图2,若∠ABD=90°,求证:ABR≌CRD;

(2)对于图1,若四边形PRDS也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你能推出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什么条件?

证明(1)∠ABD=90°,AB∥CR

CRBDBC=CD∠BCR=∠DCR

四边形ABCR是平行四边形

∠BCR=∠BAR

∠BAR=∠DCR

又AB=CR,AR=BC=CD,

ABR≌CRD

(2)由PS∥QR,PS∥RD知,点R在QD上,故BC∥AD因为SR∥PQ∥BA,所以∠SRD=∠A=∠CDA,从而SR=SD由PS∥BC及BC=CD知SP=SD,而SP=DR,所以SR=SD=RD故∠CDA=60°因此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BC∥AD,∠CDA=60°。

(注:若推出的条件为BC∥AD,∠BAD=60°或BC∥AD,∠BCD=120°等亦可。)

评析 此类问题给出了结论,需要学生自己分析、探索,使该结论适应所具备的条件,常用逆向思维来思考。

二、探索结论型

例2(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

连接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证明四边形AECF是菱形,由折叠可知:

AE=EC,∠4=∠5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5=∠6

∠4=∠6 AF=AE

AE=EC AF=EC

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AE 四边形AECF是菱形

评析此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合理推测,并说明理由。

三、猜想探究型

例3(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如图1,小明在研究正方形ABCD的有关问题时,得出:“在正方形ABCD中,如果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那么EFAE”。他又将“正方形”改为“矩形”、“菱形”和“任意平行四边形”(如图2、图3、图4),其他条件不变,发现仍然有“EFAE”的结论。

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若同意,请结合图4加以证明;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解同意

证明如图,延长AE交BC延长线于点G。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D=∠ECG

E为DC的中点,

DE=EC

又∠DEA=∠CEG,

ADE≌GCE(ASA)

AE=GE,∠DAE=∠G

∠FAE=∠DAE,∠FAE=∠G

FA=FGEFAE

评析本题将普遍的几何证明,设计成探索性问题,形成“证明―拓展―猜想―判断―证明”一条龙的数学活动,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相结合,完成整个思维活动过程。

四、图形变换型

例4(2007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如图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ECD于点F。

(1)求证:BP=DP;

(2)如图2,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

(3)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解法一:在ABP与ADP中,利用全等可得BP=DP。解法二: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BP=DP。

(2)不是总成立。

当四边形PECF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点P旋转到BC边上时,DP>DC>BP,此时BP=DP不成立。

(3)连接BE、DF,则BE与DF始终相等。

在图1中,可证四边形PECF为正方形,在BEC与DFC中,可证BEC≌DFC从而有BE=DF。

评析本题让学生在旋转变换中探索基础图形,蕴含规律,揭示图形变化中本质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现从事观察、实验、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

五、动点运动型

例5 (200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在直角梯形ABCD中,∠C=90°,高CD=6cm(如图1)。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两点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点Q正好到达点C。设P、Q同时从点B出发,经过的时间为t(s)时,BPQ的面积为y(cm2)(如图2)。分别以t,y为横、纵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点P在AD边上从A到D运动时,y与t的函数图象是图3中的线段MN。

(1)分别求出梯形中BA、AD的长度;

(2)写出图3中M、N两点的坐标;

(3)分别写出点P在BA边上和DC边上运动时,y与t的函数关系式(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在图3中补全整个运动中y关于t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

评析本题在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并且要求学生具备运动变化基本知识,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获得图形在运动中是否保留或具有某些性质。

六、图形剪拼型

例6(2007年河北省中考题)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BG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

当b>a时,如图5的图形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解实践探究(1)a2+b2 (2)剪拼方法如图(1)―图(3)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4(图中BG=DH=b)

评析此题提示了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操作、思考发现、实践探究、联想拓展。同时此题也采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将图形割补的方法使用在某种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图形上,凸显了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

七、实际应用型

例7(2007年重庆市中考题)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

(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21m2,且地面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15倍。若铺1m2的地砖平均费用为80元,那么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解(1)地面总面积为:6x+2y+18(m2)

(2)由题意得6x+2y=216x+2y+18=15×2y

地面总面积为:6x+2y+18=45(m2)

铺地砖的总费用为:45×80=3600(元)

评析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计算或推理,使他们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体会数学实用性、工具性。

八、方案设计型

例8(2007年吉林省中考题)图1是等腰梯形ABCD,其中AD∥BC,AB=DC,图2是与图1完全相同的图形。

请你在图1、图2的梯形ABCD中各画一个与ABD全等但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三角形的各项顶点在梯形的边(含顶点)上。

评析本题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解答,注意用操作实验考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潜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