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糖消脂方治疗糖尿病的血脂异常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糖消脂方治疗糖尿病的血脂异常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安糖消脂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糖消脂方。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以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疗效的有效率为72.55%,对照组为54.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的有效率为84.39%,对照组为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为(10.21±1.69)mmol•L-1,观察组为(905±1.52)mmol•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酰甘油为(1.99±0.78)mmol•L-1,观察组为(1.52±0.61)mmol•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口干、口苦、口臭、便秘、腹胀以及易饥饿者分别为43例、44例、41例、43例、39例以及33例,观察组分别为31例、28例、23例、25例、27例以及2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糖消脂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三酰甘油,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安糖消脂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多伴随糖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高血压等疾病,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大约40%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13]。而且血脂异常常与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相互作用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浓度的升高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45]。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属于中医消渴、瘀证、肥胖、眩晕等范畴[6]。安糖消脂方属于自拟中药方,对于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安糖消脂方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10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2.45±8.74)岁;病程(351±264)a;伴高血压者25例,伴冠心病者11例,伴高血脂者2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44.27±9.17)岁;病程(3.70±2.83)a;伴随高血压者22例,伴冠心病者10例,伴高血脂者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1.2诊断标准[4]患者的糖尿病的诊断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对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症的诊断标准,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3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患者同时具备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两个条件;糖尿病患者的分型属于Ⅱ型糖尿病;所有患者的18~75岁;所有患者均不伴随其他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且对本研究具有知情同意权。排除标准:Ⅰ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年龄<18岁,或者年龄≥75岁的患者;其他重大器官病变的患者;不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1.4治疗方法1.4.1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用量标准为盐酸二甲双胍每日3次,每次2片,口服,饭后服用,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1.4.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糖消脂方,黄芪30g,牡蛎、大黄、枸杞子、丹参、葛根、黄连、花粉各15g,玄参10g,五味子7g,麦冬5g。伴随有高血压的患者另外加入党参、茯苓等,糖尿病更加严重的患者加入灵芝和人参等,3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指标。1.5观察指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以及主要不良反应。血糖主要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主要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良症状主要包括口干、口苦、口臭、便秘、腹胀。1.6疗效判定标准[5]糖尿病疗效的判定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显著为血糖下降治疗前的3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血糖下降治疗前的10%;无效为血糖无明显下降,且症状无改善。血脂异常疗效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6]。显著为血脂达到以下指标之一即可,总胆固醇下降≥20%,三酰甘油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0.25mmol•L-1或者恢复正常;有效为10%≤总胆固醇下降≤19%,20%≤三酰甘油下降≤3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0.10~0.24mmol•L-1;无效为三者均无显著的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定量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或者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尿病疗效和血脂异常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疗效和血脂异常改善情况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饭后2h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血脂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口干、口苦、口臭、便秘、腹胀以及易饥饿的比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常被称为糖脂病,原因是7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伴随脂代谢的异常诱发血脂异常,尤其是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这些均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相关因素[7]。患者发生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属于代谢类疾病,多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89]。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针对血糖和血脂分别进行降糖和调脂的措施,伴随控制饮食和运动的疗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症状,但是不良反应较为强烈。目前,仍无显著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药物。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西药调节血糖血脂联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疗效和血脂异常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安糖消脂方联合西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有效降低饭后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有效改善三酰甘油含量。分析原因为降糖以调脂的对症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是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不是单一的病变,该病症是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症状相互为基础,相互加剧[1011]。所以,单一的改善胰岛素的拮抗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的安糖消脂方是根据《黄帝内经》中对消渴症的记载寻根溯源,发现消渴的形成原因是患者饮食不节,缺乏运动以及抑郁致使脾胃功能低下,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久而瘀热内生而生病[1213]。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症状包括早期的胃热以及后期的脾虚,导致代谢异常[14]。本研究采用的安糖消脂方主要针对糖脂类物质的黏稠特性,久病脾虚且胃热,在治疗上要采用养阴、清热还要进行祛瘀的治疗。所以本研究的中药以黄芪、大黄、牡蛎、枸杞子、丹参、葛根、黄连、花粉等药物为主,其中,大黄性寒归肝、心、脾、胃,可以清泻湿热,活血化瘀,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胃肠积滞,退气。黄芪具有降压、降糖、降脂的功效,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心肌以及肾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黄连性寒,归心、胃、肝,具有清热燥湿,泻火等功效,这3味中药与其他的药物联用可以有效的益气活血,消瘀降浊,最终提升患者的疗效[15]。观察组患者的口干、口苦、口臭、便秘、腹胀以及易饥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安糖消脂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分析原因为安糖消脂方中的丹参、党参等药物不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起到降糖和调脂的功效,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功效,黄连、大黄等药物均清热化瘀,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有改善作用[1617]。综上所述,安糖消脂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总体疗效,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三酰甘油,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梁惠,王文艳,王红亚,等.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异常的中药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31-32.

[2]王娇,张如意,陈容平,等.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6):2851-2856.

[3]陈文一.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9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39-640.

[4]董美华,钱云,陈再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0-13.

[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0.

[6]任双杰.大黄玉山降脂合剂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7]温天杨,许樟荣,史琳涛,等.不同年龄和性别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特点[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6):351-357.

[8]王志会,王临虹,李镒冲,等.2010年中国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0):922-926.

[9]严励,王川.糖尿病血脂异常研究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9):704-709.

[10]吴名,徐海环,张蒙,等.“中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中医学报,2015,30(4):493-494.

[11]贾林•阿布扎力汗,潘硕,马依彤,等.新疆哈萨克族成年人群最适腰臀围比切点值对预测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作用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8):891-895.

[12]纪平,张红,王效非,等.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血脂异常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9):695-697.

[13]孙彦国,陈奕名,栗昕,等.中药丹蒌片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改变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3):544-545.

[14]张红霞,柳洁,胡玲,等.山西中部地区成人血脂异常伴糖代谢异常的现状及特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2):1546-1549.

[15]林晖,王宾友,刘雅,等.成都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04(2):101-105

[16]周方圆,陈璇.糖尿病中医体质研究现状[J].中医学报,2015,30(3):343-345,348.

[17]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9):700-703.

作者:单留峰 郭丽芳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 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