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术期刊编辑不同的价值追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术期刊编辑不同的价值追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的趣味和追求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学术文化和思想水准,编辑的价值选择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的价值导向和学术水准。因为“编辑这类‘文化的设计师’与‘文化的选择者、传播者’在价值指向上,不仅是注重服务与参与现实的,更是为未来的”。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它通过科学实验、数学及系统演化等方法去寻求自然规律,这些方法决定了自然科学的可还原性特征。这种可验证性决定了自然科学在同一问题上只能有唯一答案,这就是自然科学持之以恒追求的真理。

但这个真理性科学建立在未经科学证实的假设基础上,当前自然科学对这些自然规律为什么存在及其为什么这样存在难以回答,对这些问题的搁置显现了自然科学的无力感与学科缺陷。

自然科学编辑的首要职责和任务是甄别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的前提、方法、程序、结果等的创新性。“首创性、理论性和实验性这三项准则,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首创性体现论文的信息价值,理论性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实验性则体现论文的可靠性。以这三项准则为基础,建立科技编辑的审稿思维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审稿水平,确保审稿质量。”

其次就是判断这些科学成果的合理性,选择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成果刊发,使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成为人类共享的成果。那么,哪些自然科学的成果有利于国计民生?哪些成果能增进人类的福祉?这就涉及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的价值追求。

如果说针对同一问题,自然科学的答案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话,那么社会科学针对同一问题的答案则是多元的。社会科学广泛地牵涉“应然”、“愿望”等诸多心理动机问题,心理动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实践者的思想动机。由于能动的人具有自组织、自创造和自发展的能力,个别人物的随机性、模糊经常成为导火索,发展成为改变时代和历史的大事件,研究者很难从偶然因素中推断事件的必然性,这给社会科学进行客观的判断带来了挑战。

同时,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事件(事务)的认知和评价也要受自身主观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因经济利益形成的微妙关系而导致的“主题先行”等情感(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阶级情感)因素的介入,致使其难以站在中立、客观、理性的立场上观察和研究问题,所研究的社会科学及结论也容易沦为其所偏向的民族情感与阶级利益的片面科学或结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还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许多社会科学的结论在较小空间或较短时间内难以得到验证,也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难度。

社会科学编辑首先需要具有与自然科学编辑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中“是”的实然问题(亦即“客观是什么”问题)同样的判断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

其次,社会科学编辑应关注社会生活及科学所涉及的社会“应然”的走向问题(亦即社会“应该是什么”问题)。由于社会科学无法进行实证和重复检验,所以社会科学的“应然性”判断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方向“最大值”的选择问题。何谓“应然”?如何判定“应然”?何谓人类实践方向的“最大值”?当美国国会每年人权报告评价中国的人权,当伦敦《金融时报》评论中国养老制度是劫贫济富,而我国针锋相对地回击时,社会科学及其学术期刊编辑们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这就把人类科学进一步深化到人文科学领域。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理解的深浅及其做“人”的实践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各种制度设计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社会科学很多分歧问题的合理解释与最终解决。

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人的基因所决定的,“是一个人”就决定了其享有天赋的人权。人权的抽象体现就是他享有独立自主的天赋人格,尽管人格此时是抽象的,但由于“人既是高贵的东西同时又是完全低微的东西。他包含着无限的东西和完全有限的东西的统一、一定界限和完全无界限的统一”。它决定了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决定了每一个有人格的人必须始终恪守“人”性的边界并努力向着普遍本质的人回归,这也是人类道德追求的动力,约束内在的任性和,追求普遍性的人。“人格”的内涵使每个人成为人变成人的一种权利、动力乃至道德命令。

人的人格始终是抽象与片面的存在,只有把这种抽象的人格尊严与自由转化为对象亦即“他物”,因为“我们在自己内部不是片面的,而极愿意在对他物的关系中限制自己,并且在这种限制中知道自己本身”。人才能在“他物”中意识到人自身的尊严和自由,这种体现人的尊严的“他物”,体现在自己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财富与个人自由赋予的社会公共权利。但仅依靠外“物”来实现人普遍的意志自由只是偶然的意志或自由,偶然性的意志只有在普遍承认的契约中才能形成共同意志。这样,个人意志转化为现实性存在并留存于他人意志的共同性之中,这种现实化的共同意志就是法律,它还进一步深化为警察、司法体系乃至国家政权等形式。比这些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更高的是人对道德的持守及对伦理的践履。人对善的理念的认同和持守就是道德,当对道德的持守和践履成为人自然而然的习惯时,这种循道德而行的社会风气就是伦理。

人文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建立在对“人”的深刻认知上,建基于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格及其意志的理解上。“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解释性的或诠释学的。人文学科的如上特性对学术期刊的专业编辑提出了相应的角色要求。”其前提就是树立学术的人文视角,“不建立人文视角,就无法有力要求人们正视,主要以社会价值(特别以经济价值)为轴心的当代中国实践带给人身心的诸般后果,就无法具体指明此种缺乏明确有效人文价值视角的改革,到底造成了人们精神、身心哪些伤害”。这就要求人文科学编辑提升专业素养,做好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把关人,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