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脱贫:“凉乡”有“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脱贫:“凉乡”有“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蓝天可作画,翠峰可写诗,空气可养心,绿水可煮茗……客楼风景惹人醉,处处是金银!”3月19日,贵州岑巩县客楼镇万亩桃园花开,置身美景,来自广东潮州的游客朱胜雄赞叹道。

三月初,一场由该镇合作社农民发起的民间“桃花仙子网络选秀”活动爆红了网络。全国各地近百名“秀女”报名参赛,上百万网民上网刷屏互动。全国各地游客5万人次来到现场观光,给当地群众创下了80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据统计,去年,客楼全镇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492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826万元,年均增长6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2553元,增加到2015年的6894元,增长了2.7倍。

发展高速度从何而来,其中必有道。这“道”,就是该镇依托当地良好的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巧打“生态牌”,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脱贫之“道”。

生态保护之道

客楼镇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县城74公里,是该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但镇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850-1500米,年降雨量1290毫米左右,素有“高原凉乡”之称。

客楼镇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成为该县极贫乡镇之一。

但是,良好的生态是客楼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全镇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位居全县前列。淳朴的客楼群众很早就懂得,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脱贫致富之根。保护生态环境,他们有着古朴而原始的智慧。

该镇下寨村一位84岁的梅姓老人说,当地吴、梅二姓人于康熙初年沿龙江河移居在此。相传,一天晚上,吴姓先祖得威远侯杨再思托梦,说明其途经此地,将头巾放在下寨庙湾的红豆杉树上。梦醒后,吴姓先祖将此梦告知乡亲,众人均认为是他们无比崇拜的“飞山公主”显灵,跟随他们到此,用神树福荫子孙后代,于是供奉香火,年年祭拜。从此四方群众将红豆杉谓为“神树”。

“飞山公主”显灵和红豆杉“神树”的故事在客楼境内广为流传至今。群众视树为“神灵”、认树作亲人,已成当地群众生命意识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在客楼,保护生态环境不需要规章制度,不需要法律强制,是当地群众的一种精神所需,一种行为自觉,一种生命智慧。“现在,每逢过节、天旱、外出工作时,当地村寨及周边村寨的人们都会来到这棵树下烧香叩拜,祈求风调雨顺,祈福平安。”下寨村村民杨成德说。

杨成德口中的“神树”正是客楼镇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经专家考证,该株红豆杉已有1400余年树龄,被称为“千年红豆杉王”,也是亚洲第一大红豆杉。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为何能在客楼镇出现“千年红豆杉”和红豆杉树群落?下寨村村支书周国学一语道出原由:独特的地理位置、润湿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强烈的树崇拜意识,是红豆杉树得以繁衍生存的主要因素。

村民把树当作“神灵”崇拜,在周国学看来是村民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高明智慧。“正是这种强烈的树崇拜意识,不需要任何人为的规章制度,使这些国家一级濒危树种在这里得以茁壮成长,也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周国学说。

游客看到客楼镇如此完美奇特的生态景象,感慨万千,他们说,连现代文明社会都很难做到的一些事,居住在大山里的村民们却轻松自然地做到了。濒危植物红豆杉,在客楼这片纯朴得近乎原始的地带,幸运地生长着,给人类带来无比美好的福音。

古老的红豆杉和它的传奇故事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幽寻奇,游客以一睹它的雄姿为荣;当地群众酿造出红豆酒,香飘山外;一些种植能手育出苗木出售而发家致富。人们保护了红豆杉,红豆杉给了他们无比奢侈的馈赠。

民间群众通过故事传说,保护着这些珍贵树木代代生息繁衍,守住了“高原凉乡”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为“凉乡”群众脱贫致富打牢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产业发展之道

开着轿车干农活。这在过去的客楼,是难以想象的景象。

如今,盖起“小康楼”,买上“小轿车”,坐在家里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产品卖往全国各地,又把时兴的“洋货”通过网络买进家来,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已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客楼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靠的是发展产业,其中的支柱产业是水蜜桃。

谈起水蜜桃产业,受益的群众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水蜜桃不仅让客楼果农增收致富,还催生了林下养殖、乡村旅游等次生林业产业,让他们迅速摆脱了贫困。

客楼的水蜜桃产业,是从安山村村民陈智的一段经历开始的。1993年,陈智从湖南水果市场得知水蜜桃市场好,就是储藏时间短,季节一过就没货了。陈智眼前一亮,客楼海拔高、气温低,如果种植成功的话,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投入10万元率先建起60亩示范园,3年后,桃树挂果,创收8万余元。

陈智的成功经验,引起客楼镇的高度重视,立即引导和组织群众推广种植,采取“果品+养殖”的模式,增加水蜜桃种植面积,并注册“思州颐红水蜜桃”商标,成立了岑巩县楼外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今,客楼镇已有78个农户投资近700万元,种植水蜜桃1万余亩,建成“农家桃园”景点50余个,其中200亩连片示范种植点7个。去年已有5000亩挂果,年创收近2000万元,水蜜桃一跃成了客楼镇的支柱产业。

有了桃园资源,一些群众动起脑筋,发展起了养蜂产业。“别小看养蜂,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创收的好产业。”说起养蜂,去年养蜂10群,创收2万元的下寨村龙山组蜂农罗德连高兴地说,养蜂真是酿造了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客楼镇不仅大力发展思州水蜜桃,同时种植烤烟6100亩、油菜1000余亩、水稻5000余亩,核桃、茶叶等经济林3000余亩。丰富多彩的产业已成为优势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是绿色无公害的阳光产业。目前,客楼镇已建成蜜蜂养殖基地,养殖种蜂52群,除选留本地优良蜂种外,还到浙江和广西引进优良蜂种,不断提高蜂蜜品质和产量。蜂蜜不仅是保健食品,而且是药用价值很高的“百草药”,每公斤售价200元左右,50余户蜂农户均可创收2万元,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客楼养蜂产业新发展。

“不仅能养蜂,在桃园里养鸡也是一举两得,既让鸡捕虫,鸡粪又能肥土,实现互补共赢。”走近客楼镇安山村陈新文的果园,只见一群群的本地思州鸡在桃园里寻食、嬉戏。

思州鸡原来是长在客楼的“铁公鸡”,有毛色美观、产肉量高、肉质细嫩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011年以来,客楼镇和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通过10多个月对“铁公鸡”遗传育种实验和科学测定,认定“铁公鸡”品质为特优,并申报获得“思州鸡”专利品牌。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思州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鸡苗的采购等进行完善,建成思州鸡原种扩繁场。

“我的鸡卖价非常好,2014年创收30多万元。”思州鸡原种扩繁场负责人代文权说,贵州大学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政府搭建销售平台,让思州鸡成为林下致富产业,产品除销售到周边县市外,还远销重庆、贵阳等地。

目前,客楼镇按照“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的经营模式,林下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思州鸡养殖专业户10余户,年出栏思州鸡9万只,产值600余万元。

同时,还发展林下养牛、养猪、养羊等专业户20余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4个,带动了800名林农发展林下养殖业,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120万元。

农村脱贫之道

客楼四季分明,美景随时令变换。

春季万亩桃花盛开,姹紫嫣红,花香万里,是花的海洋;夏季万顷绿色,空气清凉,是天然大“氧吧”;秋天层林尽染,稻田金黄,如诗如画;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犹如童话世界。

客楼美景依托该县四通八达的交通便捷条件,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赏花、摄影及休闲度假。农户开办“农家乐”,购买服务车,开始接待和服务旅客,不知不觉,客楼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楼的腊肉、香肠、思州鸡、蒴菜等土特产瞬间成为 “香饽饽”,快速走俏市场。

看准优势,客楼镇通过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桃花节”“桃王争霸赛”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提振了客楼镇的旅游名气,也增加了农户收入,但效果不是太理想,众多美景,大好“秀色”仍处于“待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

如何将独特的民俗风情、生态美景、绚丽的田园风光和众多的产业景致变成经济优势?经过长期探索和思考,客楼镇决定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路,以互联网为推手,通过举办“桃花仙子网络选秀”等活动,集聚人气,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把客楼的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产业景致和特色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让广大群众从旅游中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月初,该镇通过民间“网络选秀”活动助力“桃花节”,试水“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成效。

3月18日至19日,“岑巩县首届桃花节”在客楼镇举行,民间群众开展了“祭树神”、“桃花仙子选秀”、“醉美桃花摄影大赛”及“果树认养”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中央及省州20余家媒体前来采访,百名艺术家赶赴实地采风,五万名游客从四面八方云集凉乡游玩,百名佳丽、万亩桃园、百里翠峰令他们魂不守舍,醉游其中。

一场桃花节达到了“双赢”的理想效果,广大游客对高原“凉乡秀色”赞不绝口,当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也乐不可支。

“太美了,你们没来真是损失!”3月19日,陶醉在万亩桃园中的广西游客刘艳梅通过电话向远在家乡的朋友炫耀:“你们会后悔没有亲身来欣赏的。”

刘艳梅向好友介绍,广西本身就与贵州接壤,又借助贵广高铁的便利,来客楼旅游已相当方便。刘艳梅在网上得知了岑巩举办桃花节的消息,又恰逢周末,便前来观赏。

“这里很有气势,很美。”连片的万亩桃园让来自凯里的游客陈素珍为之震撼。“每年春季我都喜欢春游、赏花,而这里如此大规模连片的桃园还是第一次欣赏到。”陈素珍说。

“生意从来没这样好做过,平时我卖小吃也就卖个两三百,今天我一下卖了三四千。”在游人如织的桃花园景区摆摊的小贩陈正科乐呵呵地说,“我希望这样的节日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多,我们也好发财致富。”

客楼镇党委负责人称,这次桃花节保守估计游客有近5万人,按人均在客楼消费200元,预计为当地群众带来旅游净收入就有800万元。今后,客楼将坚定走好“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发展之路,结合客楼发展现状,依托桃树种植核心区优势,把连片桃园资源用足,通过举办各种乡村旅游活动,发展山地旅游、观光旅游、农耕体验旅游等,达到以农促游,以游促收,争取早日实现农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