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血标本采集对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血标本采集对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生化检验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选择,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意义重大。临床生化检验要取得较好的检测结果,就应进行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其中不规范的血标本采集是目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常被检测者忽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血标本的正确规范采集,现从标本采集角度,分析一下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并谈一下在此方面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采集模式;生化检测结果;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19-02

生化检测标本通常都是由临床护士负责,从病人准备、采集、标本留取并运送到实验室,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临床生化检测主要以血标本居多,约占整个标本量93%以上,但有很多护士一直以为采集血标本操作很简单,因此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 样品管:真空采血器。

1.2 实验仪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体外临床诊断试剂盒,KNaCl电解质分析仪。低速离心机。

1.3 标本来源:临床门诊送检标本。

1.4 根据试验人数检查试剂是否充足并检查各生化项目的试验参数。

1.5 采集的血液标本静置1小时后离心机中速离心,随即取出样品上机测定各生化项目。

2.结果

2.1 样本采集时间:如果对同一病人作多次测定,最好每一次收集标本都在同一时间,以便于比较。并以减少人体内各分析物昼夜变化的影响。昼夜变化有内在因素(原因主要取决于人在活动还是在睡眠状态)以及外来因素(比如体育活动、饮食和其他某一特定时间有关活动)。采集血样标本理想时间是在早晨7:00到8:00,尤其在监测时,最后一次液体和食物摄入应在头一天的下午6:00到7:00;以避免进食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但进食时间不能太长,在饥饿状态下采血,可使部分测定值降低。对于某些试验要有特殊的说明。如做糖耐量试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病人,一定要详细告诉病人何时抽血等事宜。测定血肌酐,特别是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前必须禁食肉类食品三天,并且不能饮食咖啡和茶等。测定尿17羟类固醇等需停服激素类药物及有色药物三天。测定尿儿茶酚胺,香草扁桃酸除了停服上述药物外,还需要停食咖啡巧克力、香蕉等三天。

2.2 采血的影响:取血的姿势对实验结果相当重要,改变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也包括血液成分的改变。从卧位到直立位,所采血液标本的测定值有升高的趋势。因直立位时静脉压增加,部分水分转移到间质,血浆总量较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直径大于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血浆内的含量升高6%至16%,使血浆相应浓缩。改变导致血液成分变化比较明显的指标有,白细胞、红细胞、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醛固酮、甲状腺素、肾素、肾上腺素、钙、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以及一致性。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2.3 止血带的影响: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与改变类似的检验指标改变。使用止血带3分钟与1分钟对比,凡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都可以上升,如白蛋白、钙、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血钾、铁等浓度都可升高5%-10%,特别是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最明显。压迫超过3分钟,因静脉扩张,淤血,水分转移,致使血液浓缩,氧消耗增加,无氧酵解加强,乳酸升高,PH降低,K+和Ca++升高,PH降低,。总之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

2.4 标本溶血对生化结果的影响。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溶血对一部分生化检测项目有一定影响,其中溶血后显著升高的有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溶血后显著降低的有肌酐(CKEA)、葡萄糖(GLU)等。原因为溶血后红细胞内含量较高的酶(AST等)释放到血清中,并从而导致血清中这些酶的活性升高。

2.5 采血量不足:引起采血量不足的原因有检测项目过多、需血量较多、病人静脉采血困难、护士技能较差导致采血不顺利,此外,采血人员对检验项目所需血量不了解等。标本过少,使实验所需血清量不够,实验室反复离心会使细胞内成分溢出,导致结果不准确。

3.预防措施

3.1 采血前需向病人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疑虑。针对个别采血后发生眩晕的患者,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需立即进行静注葡萄糖或让患者口服糖水即可。如有其他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

3.2 应防止血标本溶血。造成溶血原因有容器和注射器不清洁,不干燥;穿刺不顺损伤组织过多;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者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机速度过快等。为避免淤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可过长;抽血时必须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否则导致空气注入形成气栓则造成严重后果。

3.3 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应在针眼及向上1~2cm处纵向按压3~5min止血,24h内保持穿刺手臂清洁干燥,采血后按压时间一定要适中。因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凝血功能不同,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需要稍长时间的按压。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按压,可能造成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清淤。若有出血倾向,必须要延长按压时间。如果局部出现清淤,24h后可用热毛巾湿敷,以促进淤血吸收。采血后患者应休息15~30min,可躺着或静坐休息。如果出现低血糖或晕针症状,应当就地平卧,饮一些含糖饮料。

3.4 采血时间过长或采血不顺利,血液很快凝固或引起溶血。前者不符合需抗凝的标本,后者对所需检测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如何更好,更快,更熟练的掌握好采血这门技术,是我们每一个采血工作者需要解决和面临的问题。当前我院引进的配套真空试管采血法,取代了老式的注射器采血法。采好血,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血液生化和基础解剖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操作,才能使采血技术得到不断提高。

4.讨论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采集的时间、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部位、时间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误差。因此在医学向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医学诊断主要手段应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而其中检测质量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完善血液标本采集流程,确保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改善医际关系,减少病人诊疗费用、提高疗效,促进百姓健康有着非常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