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中梳理 “用”中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活”起来了,想说也爱说,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但现实情况是习惯了传统教学认真听课的中学生却是:羞于发言、懒于发言、畏惧发言和欲说无言。为了让学生“活”起来,提高学生展示的质量,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自学是学生展示的前提。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信心、有能力进行充分展示,我每次课前都将安排“自学”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自学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或者面对问题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用各种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只有这样先学,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这个过程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经过充分的自学,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信心的培养和理念的形成是学生大胆展示的条件。记得杜郎口学习中,上课伊始,老师采用“我自信我参与我成功我快乐”的口号,让学生大声喊出来,而且面对上百位的听课老师。口号虽然是课堂的序幕,但是如此理念是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师时时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这样的环节,我们更要理解教师的用心,让更多的学生走到舞台上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时时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看过一些资料,这样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众所周知,但实际中却不能推而广之,也许这样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变化,更是一种思想的颠覆。
三、课堂常规习惯的打破是学生大胆展示的关键。课堂上老师需要注意几个细节:(一)是提醒学生展示时要面对学生,而不是面朝老师;(二)是声音要洪亮、充满激情,谁走上了讲台谁就是老师;(三)是废除举手习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举手等待,学生可以在尊重别人的原则下争抢发言资格。我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变老师,这样的认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在我的实践中,我也做了很多强化训练,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个统计表格,对学生发言次数和展示的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每周要统计学生发言的次数。这是一种强化手段,扭转原来的习惯在开始实施阶段是很有必要的。
四、内容和形式的把握是学生展示的基础。从内容上说不仅仅是让学生汇报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感、所创全部表达出来,可以叙述书本知识,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表达形式上学生们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更不用拘泥于形式,他们可以采取讲解、解题、领读、表演、演示,以及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将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我的学生开始很不理想,但是经过反复训练,明确了展示内容和形式后,学生在展示时积极性开始提高,并且开始出现争抢展示的局面。
当然,提高学生展示的质量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学生展示固然关键,其他环节也同样重要,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感悟改革中失败的原因与成功的经验,才能成功的实施有效教学,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桃红了,柳绿了,瓜果飘香的季节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