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对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对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比更年期妇女保健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和常规保健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HR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雌激素改变情况及更年期状况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为(9.92±1.48)p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9±1.37)pg/L,黄体生成素为(28.79±14.91)mIU/ml、促卵泡刺激素为(39.97±10.15)m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2±11.96)、(54.31±11.08)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替代疗法;常规保健;雌激素水平

[中图分类号] R71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111-03

更年期为女性必然要度过的一段重要生理阶段,这段期间女性结束了月经史,生殖能力随之停止,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也不断下降,通常会令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与代谢障碍,易导致更年期阶段出现潮热出汗、烦躁激怒等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对在我院更年期妇女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sex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和进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中,年龄43~52岁,平均(48.6±5.3)岁;对照组中,年龄45~51岁,平均(47.2±4.6)岁。上述患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失眠、多梦、抑郁、记忆力减退、潮热出汗、慢性疲劳等更年期常见症状。将3个月内服激素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双侧乳腺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本研究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及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健治疗:鼓励患者科学对待更年期,合理调节饮食,使用高蛋白、富含纤维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定时进行妇科检查,保持个人卫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RT,采用结合雌激素片(国药准字H20090172,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0.625 mg×14片 ×2板),1片/次,1次/d,1个疗程为28 d;在治疗的第9天加用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国药准字H33020715,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 mg×100粒),2粒/次,1次/d,每隔9天服用1次,连用3次。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upperman)评分进行判定,满分63分,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与得分成反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分,患者心理状况与得分成反比;对患者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采用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 quality of life scale,MENQOL)进行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得分成反比。上述评价均由我院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患者的回答得出结论。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显著提高,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Kupperman、MENQOL及S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ENQOL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更年期是女性的一个正常生理阶段,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会出现下降,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会导致一系列不正常的心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临床上对于该种现象称为更年期综合征[3]。更年期综合征的生理变化主要有内分泌变化、生育功能下降、月经异常等,在心理方面,患者的主要变化是焦虑、抑郁、烦躁以及多疑等。美国研究指出约有50%的更年期妇女存在心理焦虑的现象,国内的研究与此基本一致[4]。更年期的心理状态变化对妇女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更年期出现症状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如果对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导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5-6]。女性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能做好关于女性的保健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保健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7]。随着更年期研究的不断发展,多种保健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常规的饮食指导、正确对待、加强锻炼、定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2水平显著提高,LH与FSH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ENQOL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由结果可知,给予有效的保健措施和HRT对维持更年期妇女身心状态以及激素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是首个使用HRT更年期综合征的国家,此种疗法主要是根据患者体内激素分泌的情况进行相应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解决雌激素分泌不足以及卵巢功能减退造成的症状[9-10]。本研究观察组在使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给予HRT,短期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绝经后E2含量明显降低,雌激素的含量也逐渐下降,导致女性体内代谢紊乱,所以HRT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短时间内能有较好的效果,对身心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11]。但是也有部分研究报道指出,雌激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乳腺的影响较为明显,部分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乳腺上皮细胞增生、胀痛的表现[12-13]。笔者认为,在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饮食方面的合理调节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达到较好效果的一个关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HRT的效果。另外由于本研究时间跨度较小,样本量也较少,因此对于雌激素治疗的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14]。

综上所述,对更年期妇女采用HRT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激素水平,使其平衡,有效缓解其更年期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丽,徐萍.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95-896.

[2]蔡艳悦,黄筱.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及对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96-5398.

[3]李春季.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93-194.

[4]李莉.更年期女性激素替代疗法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业,2014,23(6):56-57.

[5]李岩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63-64.

[6]户亚光,李云香,尚俊伟.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5):38-40.

[7]付桂芹.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11):89.

[8]邓继伟.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坤泰胶囊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1):50-51.

[9]阴春霞,贾云霄,曹阳,等.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延缓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66-568.

[10]李岩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63-64.

[11]D′Elia HF,Carlsten H.The impac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humoral and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in vivo,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Scand J Immunol,2008,68(6):661C667.

[12]Danby FW.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dermatology[J].Jama Dermat,2014,10(11):51-52.

[13]王富利.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妇女脂类代谢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88.

[14]董小艳.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7):45-48.

(收稿日期:2016-07-20 本文编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