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介中药浴足疗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介中药浴足疗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药浴足疗法是医林中绚烂奇葩之一。它集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于一体,对慢性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效。

中药浴足具有多种功效

1、促进血液循环。双足处于人体最低位置,离心脏距离最远,双足末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保暖功能差,“寒从脚下起”说明了双足的这一生理特征。通过中药药液的温热刺激和透皮汲收,可以促使足部血管扩张,降低血流阻力,提高血液的流速和流量,从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病,肢体关节疼痛及肠胃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2、促进新陈代谢。随着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善,进而促使机体各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功能加强,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内外环境稳定,增强机体健康。

3、促进血压稳定。中药浴足使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机体大小循环畅通,小静脉回流功能加强,可有效地降低血压。若改变浴足药方,对慢性低血压也能有效调节。

4、提高免疫功能。中药浴足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同时,也改善淋巴液的循环。淋巴液循环加快,可使淋巴细胞不断产生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实践证明,中药浴足对反复感冒等多种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5、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浴足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得到有序的控制,使人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蓄养体力。故有“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的说法。

6、舒筋活络,祛寒除湿。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受到风、寒、湿气的侵袭。人若被侵袭,滞留于经脉、肌肉、关节,会造成经脉闭塞、气血瘀滞。中药浴足时的温热刺激和药透效应,可使人毛孔疏通,腠理开泄,气血通畅,瘀者得疏,滞者得行,起到祛寒除湿,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药浴足的方法

1、浴足器皿可选用木制桶、盆,或一般洗脚盆,有条件也可选用电加热自动温控浴足器。

2、浴足时间,可因人因需而异。保健养生以20~30分钟为宜;防病治病以30~60分钟为宜。冬季浴足时间可长些。用于保健养生,浴足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皆可;用于治疗疾病,每天可浴足两次。睡前浴足,是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的有效措施,一般半小时即可。

3、入药方法:①一般中药(叶、茎、根等)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若药较多可加水2000毫升煎汤;若药仅2~3味且量小,可加水1000毫升煎汤。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调温后浴足。②若治疗疾病,有的药物可内服、浴足兼用,先取的药汁分早晚两次服用;剩余药渣再加水2000毫升煎煮,煮沸10分钟后去渣取汁,调温后浴足。

几种常见病浴足药方及用法

(一)感冒。

1、风寒感冒:①防风、独活、荆芥、羌活各15克。②风油精1小瓶。将风油精与3000毫升开水入桶混合,先熏后浴双足。

2、风热感冒:银花30克,连翘50克,薄荷30克。

3、流行性感冒:紫苏叶、陈艾叶、葱白各30克。

(二)高血压病。

1、夏枯草、钩藤、、桑叶各30克。

2、小苏打50克。将小苏打放入泡脚桶,用1000毫升沸水冲溶,5分钟后用温水调温浴足。

(三)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内服、浴足兼用)。首乌、泽泻、丹参、绿茶各10克。

(四)胃病。1、肝气犯胃型:香附30克,橘皮、青皮各60克,木香30克。

2、寒性胃痛:干姜50克、吴茱萸30克、艾叶60克。

(五)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1)磁石、刺五加各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2)磁石30克,、黄芩、夜交藤各20克。(3)磁石、枣仁、柏子仁各30克,当归、知母各20克。将这3组药方,每次选用1组,每组连用2日,3组轮换使用。方中磁石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物再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于睡前浴足,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六)运动系统常见病浴足药方。

1、足跟痛:制川乌、制草乌各20克,艾叶10克,五灵脂、木瓜、红花各30克。

2、踝关节扭伤:伸筋草30克,五加皮、三棱、苏木各20克,乳香、没药各20克。

3、痹症(风湿性、类风湿性、损伤性及增生性关节炎等症):当归、五加皮、黄芪各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巴戟天各10克,制附子、川草乌、肉桂、连翘各12克,细辛7克。

责编/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