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入有氧舞蹈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入有氧舞蹈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教学内容:职业高级中学体育课《有氧舞蹈》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掌握有氧舞蹈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风格的有氧舞蹈及动作基本构成,尝试将基础的健身操动作与不同风格舞蹈动作在自选的音乐背景下有机结合,在交往、合作、表演中塑造自信,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三、研究问题:如何克服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因重复练习而产生的倦怠。

四、解决方法:采用“有氧舞蹈”,恰当整合多学科资源,拓展教材内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五、教学流程

(一)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有趣的有氧健身操,这组动作老师根据音乐风格及节奏起伏作了不同的编排处理,同学们练习完后看看跟平时练习的健身操和舞蹈有什么区别?这一组动作包括哪些基本动作元素?动作编排在与音乐旋律的起伏上作了什么处理?效果好不好?练习完后告诉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回忆过去知识技能,让思维与运动相结合,运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发挥聪明才智。)

(二)播放音乐,教师语言提示动作的变化,带领学生体验教师自编的三段风格不同的有氧舞蹈。

(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启发引导先让学生去思考、回忆和归纳)。

生1:这组动作包括了很多基本元素,很特别多样的结合,像跳操又像是跳舞,很有活力,也很有新意。跟平时的舞蹈感觉不怎么一样,没那么柔软,舞蹈里面有健美操的味道。

生2:觉得动作特别符合音乐意境,动作随音乐起伏变化很明显,时而活泼俏皮有趣,时而热情奔放,时而舒展大方,动作过渡很自然,那么多动作元素居然可以串在一起做,而且自然、新颖,很有创意,挺有趣的,跳完后觉得很开心,跟原来的健美操相比觉得没那么硬邦邦了。

生3:在音乐旋律的起伏上作了动静、快慢的结合,效果跟平时跳的健美操不一样,规范不那么高了,第三段动作很放松,特别自由自在,让人有兴奋感,这些动作原形我们都学过,没想到经老师这样一处理,效果会那么好,挺喜欢的。

(四)教师总结:有氧舞蹈的种类与特点风格。

教师在介绍过程中即兴表演小段不同风格的有氧舞蹈,使学生对有氧舞蹈有初步的了解,掌握它的基本风格特征及动作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新奇感进入学习。

(五)欣赏感受音乐,大胆想象。

1.老师播放音乐,学生们边听边思考。

2.教师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调动气氛。

(六)学生自主选择音乐,自由结组编创。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学习几种风格不同的基本舞步,提供一定的编创技术元素。

2.学生自主练习。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各小组根据本组选择的音乐风格,尝试编排,达到个性创作的目的。

3.教师简要介绍方法与要求,小组合作,编创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各小组的编创中去,适时地给予点拨、鼓励,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夸奖与肯定。

4.小组汇报表演,师生点评。

(七)在音乐中放松练习。

在此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练习非常积极投入,很有创意,各组选择的音乐与编创的内容非常和谐,展现形式多样。通过编创展示,同学间增强了友谊,时不时有惊讶声与掌声,课堂气氛活跃,充满了活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与愉悦感。下课后,一些学生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对我说:“老师,我们下次课继续跳,我们还要和其他小组PK呢,今天还没完全发挥水平。”

六、教学评析

(一)本案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一般以单纯的健身操形式出现,用于提高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良好体型,发展身体协调性,培养良好韵律感,提高审美能力的运动项目。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使我领悟到体育教学中出现学生厌学现象的根源不在学生身上,而在教师教学上。用好教材、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资源来完善人、培养人,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本次课的教学开放局面就是老师给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进行挑战。

(三)多学科合作化。本课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育课教学,在整节课中有体育、音乐、舞蹈、编创,多学科有机的整合,使得本节课更加丰富多彩,且不局限于体力、体能的教学。

(四)本案例中,重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个案例意味着:立足体育学科本身实现与其他前沿学科交融,自主性学习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具备其独特运作价值:1.让学生认识更广阔的体育世界;2.让体育运动凸现更活跃的发展空间;3.让体育学习成为自主性活动的桥梁;4.让自主性体育锻炼面对生活的检验。

(五)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本案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小组的编创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