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教师反思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通过问卷调查和教育叙事反馈反思存在的问题:如反思的意识,反思的深度与广度,反思的外部帮助和自身的努力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反思策略,加强反思意识的培养;重视反思理论的指导;创设有利的反思环境;提高自主的反思能力等。期望教师能充分运用反思加速自身专业发展。
关键词:反思 调查 策略
新课程改革如果没有引发教师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那么很难说它是深刻的;如果没有促进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自主发展,那么也很难说它是有实际成效的,而教师进行自主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反思。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那么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教师反思进行的实际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此做了调查。
1、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五所学省市重点中学部分教师,共取样56人,全部有效,调查结果如下:
表1:对反思运用情况的认识
选 项 有 偶尔有 没有
百分比(%) 53.6% 42.9% 3.6%
问题是:“在学科教学或管理上你有进行反思的习惯吗?”调查显示,96.4%的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只有3.6%的教师不会反思。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进行反思,能把反思作为自主发展和促进教学的重要途径。
表2:对反思方式的认识
选 项 写反思日记 阅读参考资料 向同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其它
百分比(%) 30.4% 39.3% 21.4% 17.9%
问题是:“您是如何进行反思的?”调查显示,中学物理教师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反思的,其中选择反思方式的最多的是“阅读参考资料”(39.3%),这和当代网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反思日记”的占30.4%,可见教师越来越重视反思成果的积累;“向同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占21.4%的教师,交流也成为反思的重要手段。
表3:对不进行反思的原因认识
选 项 A、不需要 B、不习惯 C、无法坚持下去 D、不知道怎样反思 E、其他
百分比(%) 14.3% 20.5% 28.4% 16.9% 20.9%
问题是:“您不进行反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调查显示,教师不反思的原因的多方面的,28.4%的教师认为是无法坚持下去,20.5%的英语教师认为他们不习惯反思,16.9%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反思,还有14.3%的教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反思。数据表明中学英中学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不够强烈,对如何反思了解不多。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又进行了部分教师的访谈,期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2.访谈调查
但是,对于反思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就反思情况进行了部分教师的访谈。
一位同事述说了这样的感受:“我想我是明白‘学而不思则惘’的道理的,陶行知先生曾讽刺那种死读书的人叫书呆子,提出在劳力上劳心的著名主张,我想,教师如果不能学会反思,会不会变成教书呆子呢? 我也觉得应该反思的内容很多,可是真正静下来想‘反思’点什么,反到是不知如何进行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会‘反思’,要是有这方面的培训就好了。”
一位受访者发出如下的慨叹:“我们学校留反思作业, 但是教师上交的反思是没有多少含金量的,大多是描述教学过程,对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总结和评议。尽管反思中会用到‘时尚’术语, 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个性化发展等, 或者直接引用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但这些相关概念或规定更像是教师反思戴的一顶‘帽子’, 大多以相对独立的方式置于教学过程的描述之前。如此情况下的反思也成了教师的一顶“帽子”,我觉得不但没在反思中得到多少收益,反成了一种负担。”
一位朋友说出了这样的想法:“我也明白反思的重要性,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反思的效果如何。可是我们每天要应付繁杂的考核,小山似的作业本与做不完的考卷,哪有时间反思呢?况且反思也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就可以的,它也是需要交流来激发灵感的,可是我们根本无暇和同事进行交流。再加上各种考试的压力,就更没有心思进行交流反思了。”#p#分页标题#e#
3.调查结果
从教师们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反思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师们虽然已经有反思的意识,但是其反思意识不强。第二,从反思作业完成情况可见,大部分教师还处于反思的表层阶段,反思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第三,良好的理论指导和反思环境对教师的反思能起到推动作用,反思的外部引导的力量不足。第四,加强教师自主的反思能力,真正做到以反思促发展。
二、对于中小学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策略
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本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反思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高反思的能力的提高。
1.加强反思意识的培养
反思意识,就是指反思的愿望、动机和意图,这是教师反思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教师的反思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认识而没有回顾、没有内省、没有剖析和没有自我质疑,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差距,就找不准改良、发展、完善的方向,更不可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教师只有从主观上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才能从客观上自觉进行反思、应用反思。至此,反思对于教师而言,就不会是一种被强加的负担、外在的要求,而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必需,才会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反思,才能乐于和善于反思。
2.重视反思理论的指导
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反思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反思是盲目的。我们的反思应该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轨迹进行。如果教师的反思纯粹着眼于教师实践中的某些行为的改良,而没有理论内容帮助分析、判断,这样的反思是表面的,肤浅的;如果纯粹地着眼于教师的某些理论观念的改造、更新,而不重视对实际的指导,这样的反思又是苍白的、空洞的。只有当教师的反思理论指导教师的反思实际,而实际行动又上升为一定的理论高度的时候,反思已经逐渐成熟。
3.创设有利的反思环境
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还需要群体的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与合作,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或进行的质量不高。教师反思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如学校可以努力创设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的教育性和榜样力量等等营造良好反思氛围,培养反思意识;学校也可以通过培训,强化提高教师技术性、实践性反思,使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 并形成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环境还有利于交流反思的形成。单纯的内省,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对话时,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这有利于教师反思质量的提高和反思视角的扩展。
4.提高自主的反思能力
教师反思的自主性表现在自主合理的确定反思内容和反思方式。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较广、涉及层次较深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反思的内容广泛性。如果把反思的内容范围确定过小,就无法达到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而如果把反思的范围确定过大,则会分散了教师的精力,还有可能主次不分,达不到反思的目的。教师要合理确定反思内容,应该把反思的重点放在与实际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上。要使教师的反思能够长期地有效地进行下去,必须不拘泥于某一种反思形式, 应该多种反思形式交替的综合的使用,否则会使教师觉得乏味而难以坚持。常用的反思方式有:写反思日记、课堂反馈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总结、行动研究等等。
(1)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是教师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与反馈。写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反思日记可以写教学的不足, 可以写教学的成功, 可以写教学中的灵感与闪光点。通过教学反思日记这种最自然和熟悉的方式把教师带入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良性教师发展与成长的过程。
(2)课堂反馈分析。课堂教学有其丰富的多样性、突发性、动态性,与教师备课的预设和实施的结果必然存在差异,这就给了教师绝好的反思机会。这一反思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细节,是最有效的反思方式。
(3)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是记录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以供分析参考的教学实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思考能更直观地再现教学的利弊得失,从而在反思自己学习他人中提高自己,尤其是对他人的个案分析可以直接迁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总之,教师进行反思时,要时刻保持开放、敏感而好奇的心灵,捕捉可能的反思对象;要在不同情况下、从不同角度、个体或集体对不同事件或现象经常进行反思;要不但重视反思经验的积累,还要注重反思总结,这样教师会在成长中反思,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喜林.论教师反思能力及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
[2]林军.浅谈教师反思与教师自我发展、完善[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
[3]张华.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反思的一种好形式[J].河北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