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思路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思路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周旭芳(1968.07-),女,汉,江苏盐城人。本科,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摘要:文章以现在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为例,探析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深入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另一角度促使高校财务日常核算、预算和决算等工作的精细化,提出了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信息公开;财务管理;三公经费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已于2010年9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明确将“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列为高校应当公开的信息。2012年12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对《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以财政拨款为资金来源开支的“因公出国经费”、“公务接待费”及“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以下简称“三公”经费),近几年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之一,高校的“三公经费”支出也不例外。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有着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高校的“三公”经费支出居高不下,不仅会造成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公益事业的效益,更会影响高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高校要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将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可以完全公开的财务信息合理、及时地公开,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

一、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高校在进行教学、科研的同时,不断参与社会服务,使学校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经费规模也逐年增加,财政拨款方——政府及捐赠者、学生、民营资本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现在和未来潜在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都有了解高校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的信息需要和权利。因此,我国高校,特别是公办高校,应在规范财务信息的内容、程序以及确保财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定期向公众提供全面并且真实的财务信息。“三公经费”的支出作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之一,民众对这一敏感、特殊的支出的知情愿望更为强烈 ,财政部安排部署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时,明确要求将高校的“三公经费”支出数据合并后予以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公开,最终目的是让预算单位在思想上及具体支出时会有被监督的意识,形成节约习惯,实现规范管理。高校对“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加强,有利于限制不合理的“三公经费”的消费,有利于强化对高校办学的制约和监督,推进高样财务管理工作水准的提高。

二、“三公经费”的公开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

“三公经费”的公开,要求高校所公开的数字信息既要经得起主管部门的审计,同时也要经得起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这无疑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的财务核算要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三公经费”计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公开的“三公经费”数据均来源于各高校的部门预算及部门决算中的相关经济科目,如果高校没有一整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部门预算、部门决算、会计核算数据之间的数据就不能准确对接,公开的信息就没办法有据可查。高校财务要从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角度来设置会计科目,同时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的建设,严格按要求规范“三公经费”的支出。

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思路

为积极应对“三公经费”等高校信息公开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财务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创新思路。

(一)、进一步细化界定“三公经费”的内涵,真实、准确反映相关支出

2011年前“三公经费”没有明确的财政科目。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日益增高,从2011年起,财政部对“三公经费”设置了单独的预算管理科目,明确为“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但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着会计科目混支、混用现象,人为扩大了“三公经费”支出范围,特别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将差旅费中的住宿费放在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高校财务在日常的财务核算中,要在全面理解“三公经费”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真实、准确反映单位与“三公经费”相关的支出,不属于定义范畴的支出禁止列入“三公经费”,同时,属于定义范畴之内的“三公经费”支出也不能随意地放在其他科目中列支。

(二)、做好“三公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全方位、多环节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

随着“三公经费”公开的推行,教育经费公开化、细化、科学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应当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批、监督和检查,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全面公开单位“三公经费”明细支出,同时做好相关解释说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规范除财政预算之外的所有“三公经费”支出。高校财务可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本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出台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的管理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经费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审批权限及报销流程。同时,建立“三公经费”支出台账和预警机制,财务审批人要严格把关,从预算的安排、使用、监督等环节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和控制,实时对“三公经费”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为审批相关费用提供参考标准,为公开更加明细、准确的信息提供历史资料,做好“三公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三)、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区分科研经费中和“三公经费”支出相关、相似支出的核算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数目增加较快,在教育事业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科研支出中和“三公经费”相关、相似的支出也比较大。有些在科研业务中发生的接待费、交通费、因公出国费用与“三公经费”的内容一致,但性质其实完全不同,财务核算中如果笼统地把这些支出归入“三公经费”,会导致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虚增。这就要求高校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支出情况,对科研经费的各项支出,尤其是和“三公经费”相关的支出的进行全面分析,优化科研项目的支出结构,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

(四)、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做好“三公经费”的监管工作

高校“三公经费”的管理的要借助于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及最后的决算都要监督。“三公经费”的预算及决算数据要借助校教职工大会及校园网等形式公开,校内各部门在相关的预算执行过程更要精打细算,强化节约意识,勤俭办学。

结束语:

教育部把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要求高校高度重视教育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同时要求各高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按规定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及行政经费等相关信息,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全社会的监督。高校财务工作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创新财务工作思路,加强经费监管,用好管好每一分钱,让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受益。(作者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构建ERM框架下高职院校资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2SJD630051。

参考文献:

[1]刘飞宇,王丛虎《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

[2]周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以”三公经费”为例》《教育财会研究》2013年第1期

[3]王清华.《对积极推进高校财务财务信息公开的思考》《会计之友》2013第6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