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梨园顽固害虫梨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梨园顽固害虫梨瘿蚊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梨园顽固害虫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减轻梨瘿蚊的的危害程度、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梨瘿蚊;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20-01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北岸,常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种植各种水果。近年来,海宁市南方梨生产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0 hm2。据统计,2012年南方梨总产量已达到1.25万t,是浙江省南方梨主要生产基地。随着南方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梨树害虫发生种类多,近年来梨瘿蚊危害日趋猖獗,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海宁市梨树主要害虫。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又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前只在北方部分梨区发生,近两年危害区域迅速扩大,因其幼虫包裹在梨叶内,一般杀虫药剂防治无效,从而导致生产中危害重,发生面积广。该文介绍梨瘿蚊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以供梨农参考。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红色,头部小,复眼大,黑色,无单眼。前翅具蓝紫色闪光,寿命1 d。卵:初产时淡橘黄色,至孵化前为橘红色,卵期3 d左右。幼虫:共4龄,长纺锤形,体细小如蛆,1~2龄幼虫无色,透明,3龄幼虫半透明,4龄幼虫乳白色,渐变橘红色(老熟幼虫),幼虫期13 d左右。蛹:裸蛹,橘红色,蛹外有白色胶质茧,第1代蛹期20 d左右,第2代蛹期13 d左右[1]。

2 发生症状

梨瘿蚊成虫将卵产在芽及幼嫩叶片上,幼虫孵化后直接在叶片上吸食危害,初呈现黄色斑点,后逐渐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纵卷,呈筒状皱缩,且叶片质地变硬而脆,以致脱落。受害梨树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新梢生长不良,严重威胁海宁市南方梨产业的发展。

3 发生规律

梨瘿蚊在海宁市1年发生3代,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幼虫孵化就开始危害,4—5月发生严重。幼虫在卷叶中危害,老熟后入土化蛹,成虫羽化后即上树产卵。该虫世代重叠,幼虫又在卷叶中危害,农药防治药效欠佳,而且该虫年累积性强,在果园内发生往往逐年加重,近年来有暴发流行之势。

2012年4月6日袁花镇梨园村调查,1代梨瘿蚊发生危害,芽枝危害率7.9%,严重地块达16.8%。4月9日在袁花镇调查,叶危害率平均为15.6%,平均每叶有幼虫0.53条。5月2日调查,2代梨瘿蚊发生危害,每片嫩头叶(4叶1心)有成虫0.16头,幼虫0.85条,嫩头叶平均危害率为2.05%。6月6日调查,3代梨瘿蚊发生危害,新梢危害率平均为16.7%,每叶平均有幼虫5.46条,成虫0.59头。据室内外调查观察,4月为1代梨瘿蚊幼虫危害期,4月底出现第2代成虫,5月为2代梨瘿蚊幼虫危害期,5月底至6月初出现第3代成虫,6月为3代梨瘿蚊幼虫危害期,7月底后梨叶上未发现梨瘿蚊幼虫。梨瘿蚊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及树干的翘皮裂缝中越冬[2-3]。

4 综合防治技术

该虫后期世代重叠,虫龄不整齐,防效欠佳,越冬代和第1生较整齐,是防治的最佳期。可在梨花授粉结束后,越冬代进入成虫羽化盛期以前,地面喷洒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或40%毒死蜱500倍液,喷足水量,可确保效果;在第1代成虫初发时,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80%敌敌畏(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10%吡虫啉2 500倍液,或40%毒死蜱(新农宝)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此外,应及时摘取第1代梨瘿蚊为害叶片,带出果园烧毁,以减少梨瘿蚊下生基数,控制虫害暴发。后期发生时要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注意喷药保护,控制其危害[4-5]。

除上述防治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防治,也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效:一是冬季深翻。于初冬霜冻来临前将树冠下的表土深翻10~15 cm,打破其虫茧生存环境,以冻死越冬幼虫。减少虫源。二是地面撒药。3月中下旬,用辛硫磷可湿性粉剂52.5~60.0 kg/hm2拌河沙或细土在梨树行间撒施,控制成虫出土。三是树冠喷药。在幼虫危害期,即正在抽生的新梢嫩叶有大量纵卷成筒状时喷药,药剂选用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重点喷新梢嫩芽。喷药后第2天,梨瘿蚊幼虫死亡达95%以上。四是烟熏防治。发生严重的梨园,在成虫羽化至产卵期,可施放烟剂熏杀成虫。将锯木粉、硫磺粉、硝铵化肥粉按照97∶2∶1的比例拌匀后置于塑料袋内,按照75~90包/hm2的密度放在树下,点燃后倒入适量80%敌敌畏药液熏杀,5~7 d熏1次,连熏3~4次。

5 参考文献

[1] 臧立峰,高峰,杨向东,等.河北省注册梨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281-284.

[2] 王伟东.我国梨产业形势与发展对策[J].果农之友,2005(12):4-5.

[3] 郝宝锋,张新生,陈湖.冀东梨园主要昆虫种群调查及其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06,10(2):22-25.

[4] 范丽清,王成科,刘铁柱,等.苹果梨园昆虫种类情况调查[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25(4):276-278.

[5] 李桂亭,王康阳.梨园生物群落及其害虫控制机制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