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课堂修炼促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课堂修炼促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教师如何从“专业新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有人将阅读、教科研和课堂教学比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驾马车”。而笔者认为,青年教师的课堂修炼应该居于三者之首。因为,一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能不能走远,关键在于他的课堂;同时,课堂又是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的本原与基础,离开课堂,阅读和写作只能是纯理论的东西,没有实践的指导和操作意义。因此,修炼自己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课堂学习始终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和起点。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构建“有情、有疑、有研、有思”的理想课堂。

一、构建“有情”课堂,修炼人文素养

课堂的“有情”包含课堂的引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科素养与学生价值观形成等。引课是艺术,也是手段,所以引入要有“强力度”,要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快速进入“角色”。笔者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运用的:

师 同学们会吹气球吗?

生 (齐声回答)会。

师 试管会吹气球吗?

(学生面面相觑,一脸疑惑!)

师 (风趣地说) 试管要把气球吹起来分两步:第一步,对对嘴(将盛有稀硫酸的气球分别套在盛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两支试管口上);第二步,扭扭腰(将气球里的硫酸倒入试管,摇一摇)。

(学生会心地笑了。)

教育家叶澜说过:“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重要领域之一去研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在追寻教育的本义,也是对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体现。

二、构建“有疑”课堂,碰撞思维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握好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问题。因为它是一种随机的、无法预约的“精彩”。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

在学习原子相对质量时,学生提出质疑(突发生成):为什么同位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小于该原子的质量数?

以前的教学从未这么设疑过,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还是干脆回避?我深深感觉到这位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行为,这很可能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预留了这样一个“空白”: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有一揭示质量与能量关系的方程吗?后来这位同学通过自学相关大学知识,认识到这是质子和中子聚合成原子核时,释放能量――结合能,所以要损失一部分质量。

正是凭着这种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后来,这名学生在高中获得物理、化学全国竞赛两个一等奖,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三、构建“有研”课堂,整合团体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与学者的区别就在于教师一直生活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正所谓设“场”才能导“渔”,教师应该更能感受场景、生发理念、提升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学习团队的资源,如备课组、教研组甚至某个地区的同学科的教师。如果微格课专项打磨是我们青年教师在集体把脉和自我揣摩的基础上,获得专项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方面,那么公开课是使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另一个方面。

青年教师一定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大量的研究课、比赛课等公开课,只有经过公开课的洗礼,才能使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一)校内公开课

我校在原有的校级公开课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校际交流观摩课、各级各类评优课、集体备课展示课、备课组同课异构、教学公开周随堂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而且以家常课、探究课、复习指导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呈现。青年教师在备课、开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经受了磨砺,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二)校外公开课

青年教师应争取机会参加市属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公开课,还应积极参加校际合作交流课和各级培训班观摩课,包括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等。我们可以在研讨中听取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分享别人的经验,分析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取长补短。另外,青年教师也可通过与专家进行交流、对话,接受专家的先进思想和正确建议,以获得专业引领。

四、构建“有思”课堂,学会系统思考

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评价、控制和调节、反馈和分析。

我在教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时是这样思考的:原来设计的是用试管吹气球的实验来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慢,但是实验中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仪器的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后来经过与同事的探讨与研究,进行了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滴入几滴洗涤剂,再加入NaHCO3、Na2CO3,生成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其实,教学反思的形式非常多,有教学随笔、教学心得、课前备课反思、自我反思(反思型说课)、合作反思(评课议课)等。学会反思,教中有学,学中有思,这些记录与总结就是思考与创造的源泉,是积少成多的宝贵资源,必将成为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推力。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慰藉,是灵魂与灵魂的撞击。因此,教师的学识水平、行为举止、价值取向、情感态度都是影响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资源。最后,笔者想借用窦桂梅老师的话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正是我知道自己缺乏‘自我’,我才追随那些心中的大师。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是来自于根部的‘底气’。那些让我敬重的大师们,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我要更加刻苦地‘读书+实践+反思’。”笔者认为,这才是通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教育幸福指数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