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商局行政执法工作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上级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全面上水平,2012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四个统一”为主线,以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为重要保障,以开展“服务发展年”、“基层建设年”为主题,以“落实、创新、突破、发展”为基调,切实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素质、增强责任、提升能力、履职到位,全力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1、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抓好“五制一创建”工作机制落实,落实率达到100%,监督食品经营者依法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在农产品市场全面推行“来源溯源制”,完善可追溯制度。在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食品经营示范店覆盖面,力争年内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1家示范店,靠典型示范带动,使全市食品经营业户实现从“要我规范”到“我要规范”的转变。充分利用《特别规定》和《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查办不落实食品安全四项制度案件,同时注重办案质量,全年查办一批违法数额大的典型案件,提高问题食品查处制效能。培育食品安全五制一创建工作样板所,推广样板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标准,促进全局“五制一创建”工作水平的提升。深入推行《食品买卖合同》,力争年内在批发市场、大型宾馆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率达到80%以上。要进一步转变思路,采取“上游把关、抓大促小、规范批发、方便零售”的办法,重点加大对食品批发环节的管理,鼓励、指导建立电子台帐,强化流通领域上游监控力度。要严格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采取增加巡查频次、完善巡查内容、提高巡查效率等措施,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组织好集中检查,严厉打击经营有毒有害、假冒伪劣以及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大力推进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发挥检测车、检测箱等的作用,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运用,切实搞好市场预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四位一体网格化”市场监管模式推广实施率达到100%。督促指导已办理市场登记的主办单位补齐市场登记材料,对未办理市场登记的集贸市场,指导开办单位限期办理,对拒不办理的,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由政府牵头,组织经贸、公安等部门联合取缔。建立健全“两费”停征后市场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对市场开办单位的监管,及时纠正市场开办单位不履行服务职责的行为,严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防止出现“脱管市场”。抓好161处农资经营示范店的日常监管规范,并全面落实农资商品“两帐两票一卡一书一袋”制度,确保不出现重大农资产品质量事故。要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大对禽类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发生疫情周边地区市场的巡查力度,全面实施活禽和禽类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挂牌经营”管理制度,严防疫区禽类及其产品和病死禽类流入市场。
3、严厉打击传销违法活动。突出抓好对传销活动的从严打击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继续强化领导协调机制和部门执法协作机制,依托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建立传销、非法直销违法人员、企业案件信息库和“黑名单”制度;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深入推进“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努力争创“无传销市”。要在认真履行打传职责的基础上,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
4、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查处商业贿赂为重点,推进公平交易执法办案管理系统建设,并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有机关联,将执法领域向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土地出让、资源开发和经销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领域拓宽,查处公用企业和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继续开展房地产行业和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两个专项治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上半年组织对大型零售企业实施普查,加强对垄断案件查办规律和方法的探索调研。
5、深入整顿规范广告市场秩序。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广告作为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强化对广告环节的监管。要积极开展广告扶农、助农活动,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广告的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和查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广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履行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加强对广告行业自律工作的指导,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机制,对辖区经营性网站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定期对经营性网站的广告信息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网络经济中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网上交易秩序。
6、深入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加强对各种品牌商品专卖店、店及批发零售市场和商标印制单位的检查监督,严厉查处使用假商标、假产品标识、仿冒他人商标等各类商标侵权案件,突出保护涉农商标、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对达到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城区工商所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力争市局该项制度在我局试点,对大型超市重点商品实行商标查验备案制,推进商标监管的规范化。
7、进一步做好合同监管工作。以房地产、旅游、物业管理等领域为重点,严厉打击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实施合同诈骗等违法行为;采取部门会审、专家点评、群众参与等方式,加强对银行信贷、电信消费、保险、供气供热等格式合同的审查备案,并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继续加强合同格式条款加注标记工作。认真贯彻《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办法》,将信用评价体系引入“守重”企业认定;继续深化“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丰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年内向社会公示良好、不良信息两次。
8、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认真排查辖区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的企业以及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聚集场地,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巡查记录,确保监管到位。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协作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9、进一步加大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力度。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落实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和前置审批部门的职责分工,提高监管执法合力。健全市局、工商所、综合执法队、网格执法组四级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以食品、药品、农资和涉及安全生产、影响社会稳定的领域和行业为重点,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确保无照率控制在3%以内,单体无照经营存续时间不超过7天。坚持疏堵结合、区别对待的原则,做到治理与引导相结合,引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特别要关心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合法经营。
10、深入推进重要商品和特殊市场监管。继续加强对成品油、粮食、肉类、汽车等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及相关市场的规范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走私贩私、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服务行业的监管,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查处取缔“黑网吧”等各项工作。
11、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行政执法工作。以涉及公共安全、消费安全、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领域和行业的经济违法行为为重点,严厉查处危害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案要案。对于情节轻微、没有危害后果的行为,要立足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加强预警和行政指导,促进合法经营;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也要分清原因,区别对待;依法进行的罚款,一般按裁量区间下限执行。深入落实行政指导五项制度,以重要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见为主要内容,加强事前引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和谐。严格控制涉企检查,坚决杜绝多层次、多部门的重复检查;严格强制措施备案编号管理,坚决杜绝随意查封、扣押等行为;完善“统一掌控制”,加强对重大、疑难、敏感案件或涉及特殊行业、特殊企业违法行为查处的统一审批立案、统一调度指挥,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继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监督制、案件核审制、大要案件集体研究决定制、案件回访制、案卷评查制、评议考核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普遍推行“说理式办案文书”,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执法检查,一般程序案件回访比例不低于10%,着力对执法行为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规范,确保经核审通过的案件不存在行政诉讼终审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变更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现象,全面提升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服务,积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前置审批条件,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一律不得登记。严格按照实现节能降耗、降污减排、资源节约目标的要求,依法做好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工作。在严把市场准入的同时,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平等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没有明令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商品,均允许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允许生产经营。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着力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与信息服务、房地产中介、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强做大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把载体建设作为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基石和突破口,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年度责任制,年内培育发展2-3个重点项目,中介服务业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增加值增速保持14%以上。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认真落实个体经营业户试营业制度,将受惠群体扩大到退役军人和返乡农民工.加强对就业再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在各工商所设立咨询窗口,发挥基层私个协会作用,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创业咨询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帮扶就业招聘会、洽谈会和再就业培训班。积极规范人才劳务市场,对招聘企业实行申报备案制,对重大招聘活动实行工商监督岗制,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黑中介”,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企业登记管理数据的监测分析,每月向市政府提报一次各类市场主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政府实现经济改革目标、制定产业政策等提供决策参考。
13、大力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在完善首问责任制基础上,实行一对一行政指导制度。对守法经营、不涉及前置审批、无法按时出资或生产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各类企业,依法允许延长出资期限。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继续实行“绿色通道”、“直通车”服务,直至办结。深入贯彻落实市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2条”意见和上级有关扶持政策,按要求组织开展“十百千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分门别类制定支持政策。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要联系5-10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继续做好网上年检工作,推广使用电子执照,力争市局“年检网上申报备案制”在我局试点。认真落实好省局《关于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全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积极做好股权出质、出资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登记工作,鼓励股权出质、动产抵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新的低成本融资担保渠道,解决融资难题。
14、继续深入推进品牌战略。支持企业深化商标广告战略,在重点镇(处)设立品牌指导服务站,深入开展“一所一标”活动,年内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增长15%以上。加大推动品牌战略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2012年,力争全市新增驰、著名商标4件以上,努力提高我市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5、加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2012年,全市要引导新注册农副产品商标30件以上,再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实现由培育规范农村经纪人,向提高农村经纪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转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农村经纪人600人以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合同帮农”力度,积极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重点镇(处)、企业、村庄、农户的合同履约率达到95%以上,“订单农业”二次分配普及率达到20%以上,拥有地理标志、省著名商标的“守重”企业、协会的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使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农资商品打假为重点,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和农资质量监测工作,带动农资市场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购销台账、质量追溯、质量承诺、重要农资备案、种子留样备查公告等自律制度,加快推广“农资及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预警系统”,建立农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16、进一步加强协会能力建设。以《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基层协会建设的意见》为指导,夯实基层协会基础。把走访企业、了解状况,向政府反映企业呼声,搭建企业合作平台等,当作今后协会工作的重点,努力当好会员心声的代言人,合法利益的维护人,政策渴望的协调人,行业沟通的经纪人,组织开展扶贫帮困、送法进企业、对口洽谈、人才招聘等活动,扶持帮助企业度过当前遭遇的困难,为抵御世界金融风暴带来的负面影响多做贡献。
三、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创建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17、进一步强化消费教育引导。紧紧围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以引导消费、拉动内需、活跃市场、促进增长为主线,精心组织开展“3.15”大型宣传、名优企业形象和名优商品服务展示、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等活动,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提高消费信心。进一步加强消费教育咨询,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商品比较试验、消费调查、消费课堂、消费体验活动,帮助消费者提高识真辨假能力,促进科学、健康、文明消费。
18、进一步强化维权体系建设。突出抓好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个五”工作运行机制,认真办理好消费者的每一件申诉举报。深入开展“局长在线”、“社会开放日”、“回访消费者”等活动,做大做强12315服务品牌。要建立健全工商机关与相关部门在消费维权方面的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消费维权整体合力。充分发挥“专家团”、涉农维权站、消费维权联盟、农机投诉站的作用,全面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消费者敢于消费、放心消费。积极构筑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实施“消费维权披露制度”、公开受理申诉制度、典型案例会审制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力度。
19、深入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年内组织开展两期法律法规及技能培训,重点在提高“一会两站”工作人员维权调解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同地方党委政府、村(居委会)的沟通和联系,使“一会两站”真正上升为政府层面工作,提高维权工作层次和公共服务能力,一会两站建设率100%,作用发挥率80%以上,其中作用发挥示范率10%以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消协分会的各项制度及考核办法,多方筹措办公经费,逐步解决维权经费不足问题。
四、紧紧围绕工商文化建设主题,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和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先导和主旋律,从三月份开始,利用六个月的时间,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问题,注重从思想根源上找原因,从建立长效机制上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真正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努力实现干部队伍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21、抓住文化建设的核心,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内容上,主要根据总局“三定”方案和目前系统内干部职工岗位职责情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模式上,努力创造条件,创新培训手段,推行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授课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在坚持实行闭卷考试、开展业务比武等传统检验方式的同时,继续推进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在参训人员中开展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抽选“1小时授课教师”等活动,对各岗位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质量评估,检验教育培训效果。深入落实我局《关于开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水平”活动的实施意见》,每个机关各部门至少申报一项创新性工作,及时汇集和提炼在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新思路和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营造特色创新文化氛围。继续抓好中层干部定期演讲、新公务员定向培养等制度的落实。结合专业特点,选拔部分新进公务员到市局机关锻炼,推进干部队伍向专业化、能力化方向稳步迈进。
22、综合运用多种文化载体,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以“爱我工商、干好工商”为主题,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着力解决队伍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局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鼓励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民主监督,使两公开由形式迈向实质。在系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业务岗位、不同模范代表中,开展单项、综合项目的评比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辐射和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好“迎国庆”歌咏比赛和系统篮球比赛等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商文化建设、“四型工商”创建,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活力,形成团结向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文明和谐、争先创优的基层工商文化氛围。继续大力推进心理健康工程,培养阳光心态,塑造干部职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达到全体干部职工之间共同目标的一致性和个体目标的相容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干部职工主动快乐地工作。
23、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防”字抓教育,深入开展权力观教育、荣辱观教育、法纪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夯实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围绕“严”字抓制度,切实抓好《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为规范暨违纪规责任追究办法》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内部责任追究力度;围绕“全”字抓监督,不断拓宽监督领域,逐步向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行政不作为等全方位延伸,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延伸,向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全领域延伸,组织开展“我与业户心连心活动”、工商所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加强社会监督,确保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取得好成绩。
24、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提高基层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效能为目标,以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为关键,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基层工商所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具体化、工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建设,为促进工商事业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市局工商所达标活动,深入推进我局创建样板所工作制度落实,由机关各业务部门选出重点工作逐一进行样板所创建,制定出具体工作标准和要求,树立一批示范所、样板所,力争市局该项工作在我局试点并推广相关经验。按照市局有关工作要求,对工商所布局进行调整,三季度底前全面调整理顺工商所管辖区域和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备。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投入,有计划地改善基层办公、执法和生活条件,逐步建立工商所视觉识别体系,形成工商整体形象体系。进一步深化市局、工商所、综合执法队(纪检中队、注册厅)、网格执法组四级目标绩效管理,完善各级各类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健全考察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年度考核和经常性考察。要认真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研究节支措施,严格控制开支,堵塞各种漏洞,大力推进节约型工商建设,确保用车、会务、接待等经费支出在上年的基础上缩减5%。以办公自动化、网上咨询和网上办案为载体,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认真做好平安建设、档案、统计、保密、共青团、党建、后勤服务和老干部管理等工作,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