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剖析幼儿教育中的鼓励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剖析幼儿教育中的鼓励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孩子的活动积极性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家庭教育因素、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和活动环境因素,以及幼儿本身的性格、能力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心理因素。家长或老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来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提高活动兴趣,增强活动信心,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而心理引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激励、激发、激将。这三种方法总体上说,效果是明显的,不过不能烂用,必须以适当为宜。

一、给孩子以适当的激励

在幼儿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激励,对于进一步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孩子活动的效率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适当的激励,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所以对孩子激励要有辩证的观念。那么,怎样才是适当的激励呢?

一是激励的条件要把握得好。心理学研究指出,刺激虽然有一股吸引活动的力量,但对于刺激的认识,乃是主观的作用。成人给幼儿激励,要让幼儿懂得其激励的意义在于活动效果的反馈。这样才能使幼儿从追求激励向追求活动目标的方向转化,正确地组织自己的行为。所以激励主要是针对孩子成功的值得表扬的活动效果。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子画好了一幅画,爸爸给她吃了一只苹果。“是不是我画得好,才给我吃的。”女孩问。如果说:“是的”,这最简单。那么在女儿心中会怎么想呢?苹果等于画得好。爸爸这么回答:“你画得好,还要继续画,争取画得更好。苹果给你吃,是让你快快长大”。在孩子的问话面前,爸爸一句话,分别表达了画画和苹果各自的作用。画画应该画得好,苹果也应该吃。这位爸爸的激励艺术是很高的。一方面对孩子“画得好”给予肯定,一方面又提出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苹果”不是奖赏———也就是说,孩子的活动效果还未达到奖赏的条件。这一做法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幼儿活动情况确定是否激励的标准。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幼儿活动的错误要及时指出,使幼儿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对自己的缺陷设法弥补,以求完善。千万不能在幼儿发生偏差行为时,采用激励的方法来矫治幼儿的缺点,否则就容易强化幼儿的错误行为,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父母故意不表扬就好吗?当然不是。当孩子经过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时,应当受到赞扬。当孩子尝试去努力做一件事时,即使这件事是很难做到的,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告诉他们努力比结果更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我们不要滥激励。也就是说,该表扬的要表扬不该表扬的不要乱表扬。

二是激励的程度要把握得好。激励是有度的限制的,不适度的激励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最有意义的称赞应该具体而适度。再举个例子:6岁的吉姆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很感动,对他的行为和成绩表示赞扬———母亲:“院子太脏了,我真不相信一天就清理好了。”吉姆:“我清理好了。”母亲:“树叶、垃圾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满地都是。”吉姆:“我全给清除了。”母亲:“干得好!院子现在干净了,看起来真叫人高兴。”吉姆:“是好看了。”母亲:“儿子,谢谢你!”吉姆:“(咧着嘴)不客气。”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赞扬是很恰当的。表扬只能针对孩子的行动和成绩,而不是他个人的全部。但是我们不少家长赞扬孩子则不是这样,诸如:“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要是没有你,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过头的赞扬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幼儿的自我价值认知,主要是来自于老师、父母及其亲友的态度。比如,幼儿帮老师去拿了一次教具,帮妈妈洗了一双袜子,老师、妈妈是轻视、责骂,还是高兴、表扬,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价值评价。所以,不适度的表扬会使孩子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到自己的全部能力。如果孩子因为平平常常地完成了一项任务而受到称赞,他就会以为做到这样就够不错的了。如果父母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真惊人”,也就不存在什么真的出类拔萃了。

三是激励的次数要把握得好。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轻视,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从而形成自我价值否定,但过多的表扬激励也会使孩子进行自我价值放大,从而形成自高自大的心理特点和放肆、固执的性格特点。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习惯于受表扬的学生较少有创造性,在挑战面前也容易败下阵来。他们的努力往往更多地是为了受表扬而不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相反受称赞较少的学生则能独立地学习,面临挑战也能顽强应战,他们习惯于逆水行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外在的激励只能引起幼儿的暂时兴趣,而暂时兴趣是不稳定、易于消失的。实践证明,外加的激励作用,经过几次运用之后,其原有的效力便会渐渐消失,对孩子的活动促进不会再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激励过多,会使孩子产生舍本求末的倾向,即将主要的活动目标置于脑后,而注意当前的奖励。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激励时必须注意激励的次数,不能滥用激励。当然,要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幼儿,激励的次数可多一点,孩子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功,都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强化,而对性格活泼,好动好说,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其激励的手段应用则应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境也应进行调节。总的来说要记住两句话:讲究科学,有节有度。

四是激励的形式要把握得好。激励也是要讲艺术的。激励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物质激励来说,包括各种玩具,各种食物以及各种生活、学习用品;就精神激励手段而言,有体态激励(如微笑、点头、赞许的目光),对孩子行为的肯定性评价、赞扬,给孩子记好事,打上一个“五角星”,画上一朵大红花等等。家长或老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爱好与追求,灵活变通激励手段,并善于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激励形式要善于变化,不宜有过多的重复。例如,孩子自己洗脸,你给孩子讲一个“老狐狸和小山羊”的故事,孩子会受到很大鼓舞,进一步做洗手帕、擦凳子等事。这时你再给孩子讲“老狐狸和小山羊”的故事,基于幼儿喜爱重复的特点,当然还觉得高兴,但效果要比上一次差得多。如果孩子又做了一件好事,你再讲这个故事,孩子的兴趣就会明显降低。倘若重复多次,孩子就会捂着耳朵,大叫“我不听了”。所以,单一的重复激励不仅会丧失应有的激励功能,甚至还会使孩予产生厌倦反感情绪。

二、给孩子以适当的激发

激发的的基本手段是期望。有人在谈到教育体会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外孙今年五岁了,任性得很。你想教他学点东西,简直太难了。他总是跟你顽皮一阵,弄得你左右为难。连教了一辈子小学生的外婆都说:“什么样的小孩子我都教过,就是这孩子,我实在没办法。”就在孩子外婆对我说了上面话的第二天早晨,孩子似睡非睡时,我在孩子面前对外婆说:“这孩子顽皮点不假,可是天性聪明。学诗也快,写字也快,将来一定成才……”谁知孩子醒来后,自己找来纸和笔学习起来,学习效果非常好。外婆高兴地说:“不是孩子不好教,是我教育不得法。”这位孩子的母亲采用的是“期望法”。

所谓期望法,就是通过成人的期待而激发孩子的学习信心。外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中抽出三个班级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结果(这是跟教师说的,实际上是随机抽样),估计在该学期里有哪些儿童将会表现出显著进步,并将这些儿童的名字通报任课教师。过了8个月后再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定为可能进步的儿童,成绩确实是进步了,教师也给了那些儿童好的评定。除任课教师外,上述姓名并未向外泄露,所以这个结果是从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在幼儿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对于“笨”孩子,如果表现出某种期待,适当借助一些“伟大”的谎言,就必然能鼓起孩子扬波的风帆。激发,除了使用“期望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积极评价法”。所谓积极评价法,就是运用对孩子某些优点、特长的积极评价,来使孩子自己对自己产生积极的看法,即产生一种“自我效能感”。人的能力有质量之分,能力的质是指能力的结构,能力的量是指能力水平。从能力质来看,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孩子们的能力结构会有差异;从能力量来看,孩子们能力结构中各能力要素量的大小也有所区别。所以,对待孩子的能力要辩证地看。孩子的某一方面不足只是相对的,而其它方面则可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孩子增强信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用“期望法”,还是用“积极评价法”都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

培养孩子毅力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帮孩子设立正确的目标。目标是预期结果的超前反唤,是孩子前进的灯塔。家长应帮助孩子设立合适的目标。所谓合适,就是孩子的活动目标要合乎其能力的发展,合乎其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使目标能产生一种激励力量。二是要进行挫折指导。挫折是阻碍“唯乐原则”得以实现的因素,它对人构成一种感情上的打击与威胁,因而使人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导致人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有时会使人放弃目标,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坚持到底。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毅力,我们要进行挫折指导,帮助孩子从挫折情境中走出来。三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成功的起点。纵观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总是自信心坚强的人。他们能胜不骄,败不馁,不屈服于失败和挫折,而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总是自卑感极强,不敢想,不敢为,经受不住暂时的困难和打击,做事容易半途而废。自信心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没有自信心,人的行为就缺乏一种动力,其他的素质再好,也难以推动人的成长和进步。所以,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不能忽视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

三、给孩子以适当的激将

所谓激将,就是成人用“不信任”的语言或目光等来对低贬孩子,从而激发孩子的勇气,使其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办法。有位家长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邻居的小男孩才5岁,很是活泼可爱。这天傍晚我带他出去散步,路上遇到一条水沟,也就一尺多宽,我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迈步跨过去,可是对小孩来说它似乎是道天堑,何况沟中还哗哗地流水呢。于是我弯下腰对他说:‘怎么样?小男子汉你跳不过去了吧?让我抱你好了。’不料这孩子好象受了很大羞辱一般,瞪着双眼,‘嗨’地一声,竟然猛地跳过了水沟———尽管跳过去后扑倒在地上,却马上爬起来昂着头望着我,那神态似乎是说:‘怎么样?伯伯也太小看我这个男子汉了吧’!”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为了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适当采用激将法还是行之有效的。激将法是对人的自尊心的刺激。有人研究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或许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比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倘若我们能适当地表示出对孩子的“不信任”,往往能够激发他的进取精神,激发他蕴藏着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使他不断地攀登人生的一道道阶梯。激将法之所以有时会产生好的效果,与孩子的好胜心也有关系。好胜心理也是促成孩子增加勇气和力量的一个因素。大家知道,幼儿喜欢大人夸自己“能干”、“了不起”。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激将的方法,也可以驱动孩子去从事某种活动,甚至是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孩子们一起在雪地里玩,某个孩子不去,这时他的爸爸或妈妈说:“你怕冷,没有其他孩子勇敢!”孩子听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马上会投人玩雪的活动中,甚至比其他孩子玩得更带劲。此外,激将法适合孩子追求社会承认的心理。追求社会承认,这是孩子的一种强烈的自我要求。这一要求大约产生于3岁左右,孩子到了3岁,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他们已经能够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了,在认识了你、我、他之后,孩子有了一种“社会平等地位”的要求,在家庭中,他们要求父母与他讲“公平”,承认他的能耐。在同伴中,他们要求自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要让小伙伴们承认他也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同等能力。所以,当成人以及其他小伙伴用“不信任”的语气、目光对待他时,他会表现出异常的“勇敢”。当然,“不信任”的激将,毕竟是一种不良刺激,强烈的刺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次的刺激会使孩子失去信心,所以不宜多用,即使要用,也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