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众生喧哗背后的生长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众生喧哗背后的生长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看到《星期天的早晨》这样的作品时,不能不让人吃惊,如果不是展览标题的提醒,我怕不会想到这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仅仅20岁出头的当代年轻人之手,其手法之古典,气息之俄式,都象极了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而《为了忘却的……》的电视机壳里的琐细布置以及易中天略带南方口音的三国演义的播讲,还有《俑》们穿着中山装手里却拿着可乐杯之类的作品却从另一个向度――即后现代的波普艺术给我们以别样的冲击;中间经过《迷楼》《侵蚀》这样的人对现代化进程反思的抽象凝炼的作品标示……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这次展览使众生喧哗在写实、抽象、戏谐等多种艺术手法的并存中,也即喧哗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种艺术文化样式的碰撞中。这正是当下转型期的中国在中西融合,却又在“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冲突中行进的文化现状以及高校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

作为“小荷尖角”的莘莘学子可谓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像“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晴雨表,他们的触角四处出击,上下求索,因此无论痛着、爱着、沉思着、焦虑着……这都是他们面对世界、面对自我的鲜活感受和思考的足迹。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这样一组作品,它们关注现实,思考文化,对人的生存状态担忧、呼吁……这便是作品《迷楼》《城》等。

是的,当人一天天被锁定异化镶嵌进层层高楼而迷失的时候(《迷楼》);当城市日益成为锈蚀斑驳好似被炸过的模样的时候(《城》);当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着速度,使人异化成机器,也使机器变成人的时候(《发动机》);当大片的森林、草原被一天天蚕食、侵害的时候(《侵袭》);当花朵般的女孩一个个沦为可怜的卖花女的时候(《一朵、两朵、三朵》);当人们一触即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世界中的时候(《触》)……我们该怎么办?

逃离吗?拔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落地粘灰》);超脱吗?在禅宗空幻中沉醉安逸(《空悟禅境》);在未被污染的土地上重新寻找信念?(《高原阳光・曦》《思愁知露》);还是悠悠地聆听古老的时光记忆再做抉择?(《清聆》)……

一连串的问题,形而上的思索,颇费学子们思量,不可能一夜间找到答案,于是想起诗人所言:没有不惑的青春!但是,我想说的是,关注现实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难能可贵;逃离现实是对异化的消极抵抗,无可厚非;我们的世界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静观冥想的书生,更需要的是参与现实改造现实的人们。这不仅是政治家、实业家们的任务,也同样是艺术家的天职。

因此无论怎样,上述作品都是精英艺术的关注方式,他们的发问、思考和呼吁都具有着终极价值探寻的本体论维度。有这样一组作品的存在,才使得这次展览具有了一定的哲学高度。

当然,关注现实还有另一种模式。这就是“不想累人地思考”“不想表现很深刻的含义,就是趣味性,就是开心,诙谐幽默”(展览研讨会上一同学语――给“胖娃娃”一类作品作了准确注脚);而有的作品甚至连诙谐幽默也懒得表现了,就塑一堆庸常常、懒洋洋、酒足饭饱之后打盹瞌睡的一家3口的胖子模样(《幸福时光》)……尤其如后者的作品不在少数。对于在西方消费观念长驱直入的时代出生的一代人来说,有这样的作品呈现一点也不奇怪,他们反映的正是他们生存其间的典型的当下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的特点。尽管不奇怪,但我们对此却不能不置一词,正如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说,“作为西方工业主义又一个大规模的产品,它(按:媚俗文化)在进行一次胜利的世界之旅,排挤和损坏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国家的本土文化,目前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不是冷战时期、不是被坚船利炮侵略的时代,而是处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渗透移植的后殖民时代,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警惕!格林伯格认为,媚俗文化是为满足那些对真正文化麻木不仁却渴望某种文化消遣的人生产的。

我很赞同研讨会上一位教授面对这类作品的陈词判言:“这是不行的!反映媚俗本身也是媚俗,这里有一种缺失,一种严重的缺失!”我想这位老师说的缺失就是指人生终极意义的一种缺失,沦于眼下当前的“幸福”享受而人云亦云被时尚裹挟,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被遗忘”的无根状态,这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无穷弊害与劣根之所在。

但有一件用波普艺术的手法创作的作品却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广州美院呈送的《为了忘却的……》。这是一件在掏空了的电视机壳里用真实的生活原材料做出的城市微型日常家居空间,且用缩小了几十倍的多媒体方式播放着中央台的电视节目,给人以景中景、戏中戏之感。乍看,这和西方某些装置艺术很相似,但后现代艺术中的复制、平面、不追求原初惟一性的特点,又使这件作品即使是模仿之作也具有了相当的“合法性”。 然而,仔细看看,又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下定论,因为作品所释放的信息有着颇令人费解而生回头再去看一下的愿望,我困惑于作品的命名和作品内容的“不相干”,便问询恰好在场的作者,答案让我着实吃惊不小。他给我看了他没有展示的作品说明,这才知道他是在诉说着他自己曾经的爱情故事:“感动一个人有时只需要一支玫瑰花,爱上一个人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细节,结束一段感情最多只需要一滴眼泪,然而要忘记一个人却需要用上人的一生,感情可能就因为如此才伟大。”于是那“电视机”里的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木椅、竹凳、电视、床铺、门帘、书架、墙上的明星照和自己的生活照……等等就是他那段爱情生活的真实记录。因为这份体验的真实性,我们便不能说这作品不具有原创和独创性;但是随之让我疑惑的是,用这种后现代的波普形式(生活等同于艺术从而取消深度和意义)的“平面化”形式是否能表现纵深升华而亘古不变的经典爱之旋律?就像用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的金色头像”能否表现类似林妹妹对宝哥哥的真挚爱情?作者的艺术形式是否能够承载他的心中所想?如果没有他的作品说明,我们看到的就是琐屑、平常甚至稍显凌乱的家居样式,如何能让人把捕捉到他铭心刻骨的爱之脉搏?我有点为作者惋惜。于是这就成了一件足以让人反思的作品,成败得失便都是颇富咀嚼的了。

然而就是这件差点让人看不见爱情却“描写”了爱情的作品,仿佛是这次展览惟一一件关乎爱情的作品。如果我没有看漏,此次大展仅有的拥抱之作是两个同性的民工朋友(《同志》)。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描写、不表现爱情?这似乎已经不是我在这次雕塑展才发出的疑问,在去年的毕业生雕塑展上,乃至于在大学生一次次的绘画展、设计展上,我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是现在的爱情来得快,去得急,不足以纪念?还是在后现代的消费时光里没有真正的爱?就象流行歌里所唱“一场游戏一场梦”?我无限怀念罗丹的《吻》,无限怀念古典的简爱穿越森林、草原、烧焦的房舍而对恋人发出的深切呼唤,怀念唐代的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执着,哪怕有些许凄迷……是啊,没有爱情的青春岂不是沙漠?

但愿我是过于悲观了。好在我找到了些许补偿。这是缘于虽然没有看到描写爱情的作品,但是我多少看到了花样年华、如歌岁月和如梦如幻的青春时光――这是坐在小河淌水里的惆怅少女(《惘》)、是穿着一袭红裙“初次登台”的紧张女生、是梵婀铃上奏出的名曲(《和声》)、是竹笛-琵琶-箫的合奏(《韵》)、是端坐在“高脚凳”上,矗立在绿色风尾竹旁细长优雅、袅袅婷婷、梦幻如云、洁白如鸽的玲珑女士(《花漾》),还有《云想衣裳花想容》里浪漫遥想的古装姑娘们……也许这些作品从技法上来说,并不件件理想, 可是如果没有她们的加盟,此次大展作为“花季-雨季”的大学生作品展岂不是太过遗憾?

最后想说一下我认为很有才气、灵性摇曳而青春逼人的两件作品。这次展览我去认真看了两次,第一次一眼看上的是放在露天展区里的《紫禁魂》;第二次一眼看上的是放在二层展厅第一次没有看到的《一百单八将》。如果说这次展览“亮点少”,我想它们就该是亮点。如果说这次展览有明显模仿雷同名家之作(譬如有模仿画家方立钧的光头形象、有模仿贾科梅蒂的瘦形人物等)……那么这两件作品就以其解读经典、夸张传神的强烈个性姿态让人捧腹(《一百单八将》);也以灵性摇曳、青春逼人而“人鬼情未了”,它的活泼、野性能使我们驰骋想象让人会心一笑(《紫禁魂》),也许这样的作品不一定能捕获要考虑方方面面的评委的心而荣获大奖,但我却执着地认为这将是众生喧哗背后不灭的生长点。是啊,对于艺术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才情个性更弥足珍贵?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保持自己的东方情调,入乎传统又不被淹没而能创新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