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模型对促进学生"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和发展的教学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节教学以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为根本,努力营造"新课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氛围。化学反应速率内容的教学,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本课以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模型;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教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88-01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内容隶属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高中阶段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锻炼机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践,探究,学生已经初步涉及物质的本身性质,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简单运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简单实验能力等)。可见,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从而为学习本内容奠定了基础。
1."化学反应速率"模型的教学设计
图1化学反应速率的学生认识发展层级
数学模型是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一种数学上的抽象,即把问题用科学的符号语言表述为一种数学结构。通过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就能够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是在大量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模型,是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是不同的,速率方程实际上是一个经验公式。因此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有助于扩展学生对规律研究的认识。
2.建立从具体知识的教学向为以观念构建为核心的教学转化
观念建构为本教学在内容上也选择和讲授事实性知识,但事实性知识的作用更多的是观念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最终目的是要在这些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深层的、可迁移的观念或观念性知识。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能很好的把本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与此同时,观念建构为本教学强调要把学生置于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里,通过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去建构观念而不是仅仅记忆事实。观念建构为本教学强调学习要在具体性知识的基础,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深层的观点和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生对具体性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断应用知识把知识功能化,挖掘知识的认识价值和方法价值,从而把具体性知识转化成观念性知识。
由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涉及到的碰撞理论、活化能理论、速率方程等都是针对基元反应的,在应用于复杂反应时,可能会出现某些矛盾或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不涉及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的内容,就会影响学生对反应速率的本质的理解,但是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加入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又会给学生增加学习的难度。因此,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中是否要涉及这些相关内容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高瑛,马宏伟,颜桂琴,化学教学,2005,(5):8-9
[2]陈瑞芝,化学教育,2007,28(8):48-50
[3]龚国祥,马春生,刘江田,化学教育,2012,,33(3):12-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支瑶,高中生化学认识方式及其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