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的形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的形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急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在我院在手术中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并接受治疗的4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评价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情况、冠脉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等相关临床因素。 结果: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和血管的病变特点,球囊扩张之后血管的损伤程度以及支架是否放置准确、手术中抗血小扳和抗凝血酶治疗是否充分等多种因素有关。采用同一型号或者大一型号的球囊进行反复高压扩张支架内的血栓部位,与此同时加强术中和术后抗血小扳和抗凝血酶的治疗,可以防止再次血栓的形成。 结论: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使用球囊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是有效、快捷的方法。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急性血栓 相关因素

在手术中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但却特别严重、是一种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使用药物支架大大降低了冠脉的再次狭窄率,使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仍然是临床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果支架内血栓形成后诊断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现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例,患者的年龄在36-72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9.6岁。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冠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4位患者都在术后出现了持续20分钟以上的明显胸闷以及胸痛等症状,经过心电图、肌钙蛋白等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检查证实为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其冠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符合国内诊断标准,即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后24h内形成的血栓。

1.3 支架内血栓的分类

根据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时间可以分为三类:(1)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24h内支架部位血栓形成;(2)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24h-30d支架部位血栓形成;(3)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30d-1年内支架部位血栓形成;(4)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1年以后支架部位血栓形成。30d内又称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冠脉病变特点、PCI过程等相关临床因素。其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患者一:男;诊断为UAP;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术后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24h;血栓形成可能原因为未行后扩张,支架贴壁不良;治疗方法为血栓抽吸+PTCA;痊愈出院。

患者二:男;诊断为UAP;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后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24h;血栓形成可能原因为术后未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血管细小、成角,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治疗方法为血栓抽吸+PTCA,加用低分子肝素;痊愈出院。

患者三:男;诊断为STEMI;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2型糖尿病;术后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24h;血栓形成可能原因为血管钙化严重,近段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治疗方法为血栓抽吸,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痊愈出院。

患者四:女;诊断为OMIUAP;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术后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24h;血栓形成可能原因为长病变后扩张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治疗方法为血栓抽吸+支架植入;痊愈出院。

3 讨论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少见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支架内血栓早期、晚期和极晚期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4%,0.1%和0.6%。本研究中960例PCI患者总共发生4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因此总的发生率为0.41%,与研究统计数据一致。

目前研究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为患者的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操作以及支架本身等因素。结合这4例患者分析导致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可能的原因:(1)血管病变的特点: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富含脂质斑块病变,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2)血管损伤的程度,,现已知血管损伤的程度常与凝血酶激活的程度相平行;(3)支架置放不满意:包括选择的支架与血管口径相比偏小或扩张支架不够充分,或支架近、远端撕裂未完全覆盖④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不够充分。综上所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常常是上述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结语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要求术中确保支架扩张充分,贴壁良好;术后要加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随访监督,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韩稚玲,梁明,荆全民,等.52例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1):975―978.

[2]周圣华,卢才义.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9,36(4):199-201.

[3]罗启剑,刘宗军,钟明康,等.血管支架再内皮化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6):9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