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李 津、宋广礼、杨 昆、刘丽妍、王 威、陈 莉、李娜娜、匡丽S、李英琳、徐 磊、徐秀萍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校企协同育人为关键的思路,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以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专业方向为试点,对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行业、企业对创新型纺织人才的需求。

(1)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卓越计划”的要求,构建了以现代纺织工程技术为基础,以针织产品设计与工艺实现为主线,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形成了与产业链对接的涵盖纺、织、染、服装全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增加企业实践教学内容,将“创新方法”等课程和创新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了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培养方案。

(2)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内依托国家级纺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现场教学、上机实习等实践环节,实施集纺、织、染、针织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品质量检测于一体的工程实践,并以行业设计竞赛和学科竞赛为引领丰富实践内容。校外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进行企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实践。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教师进行企业实习和专业培训,有 5 名教师为国家级“纺织面料设计师”等职业资格的考评员;选聘20余名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结合机制创新,形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4)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网站,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开发企业课程 5门、编写出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5 部,制作与课程教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曾获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解决了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和模拟实验问题。

(5)注重教学研究。项目围绕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新增市级及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2 篇论文在第二届“真维斯杯”纺织服装教育论文征集评选中获奖

(6)完善机制建设。定期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研讨会、建立和实施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制定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管理制度等,为教学的运行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得以落实和完善,实践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卓越计划实施经验也得到了专家同行的赞许。

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王建坤、赵立环、李凤艳、周宝明、李翠玉

纺纱类实践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纺纱系列课程群教学改革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坚持“教以务新、务需、务用”的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对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持续创新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1)增加实践教学模块

以培养创新实战能力为着力点,构建了“纺纱设备认识实习纺纱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纱线成形试纺实验花式纱线设计实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的多模块、分层次、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突出创新的纺纱类实践教学体系。新增的突出纱线花形(色)变化设计的“花式纱线设计实验”和强调纱线功能、结构、应用及其组合设计的“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模块,使学生不断了解纱线在结构、花形(色)、功能及其应用上的变化和相应的设计与成形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实战能力。

(2)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在已有小型数字化环锭纺纱平台的基础上,依托信息化技术,自主研发了转杯纺、喷气涡流纺、花式捻线等多种小型新型纺纱设备,建成了满足实施多模块纺纱实践教学的完整硬件平台;以先进实际纺纱设备为模型,开发了纺纱主要工序的虚拟仿真平台,可实现虚拟纺纱,弥补了小型实验设备不能客观反映实际生产的不足。

(3)调整教学计划,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在多模块纺纱实践教学体系的贯彻中,调整教学计划,新增“花式纱线设计实验”1 学分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课外实践 2 学分,形成了分散加集中、课内加课外、学期内 3 周加夏令营(暑期)1 周的实践教学模式;主编《纺纱实验教程》、《纺纱质量分析与控制》教材,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编写《花式纱线纺纱实验》讲义,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

(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第 5 学期认识实习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纱线成形试纺实验、花式纱线设计实验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集中安排在第 6 学期,其中“花式纱线设计实验”随“花式纱线”双语课程分散实施,而将期末 3 周的“纱线成形试纺实验”与暑期 1 周的“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统筹安排。3 个模块在内容上既各有侧重又衔接贯通,时间上课内加课外、分散加集中,同时结合全国纱线和面料设计大赛,促使学生在纱线结构、功能及应用上创新设计取得突破。

该项目成果构建的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理顺了纺纱类实践教学各模块间的衔接与递进关系,增设了突出创新训练的综合设计模块,实现了从认识、验证、试纺到创新的逐级递进的分层次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发建设的纺纱实践教学平台,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环锭与新型并重,且小型成套、省时省料、操作灵活,方便教学,有效地保障了纺纱类实践教学的贯彻和执行,为学生创新实战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课外实践计划与行业大赛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综合设计能力,检验了培养效果。

通过纺纱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锻炼,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强化、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自实施纺纱实践教学改革后,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纱线和面料设计大赛中的获奖人数和级别均取得突破,2013、2014年几乎包揽了该项赛事60%的奖项。同时该专业学生在纱线功能与结构上的创新,还有力地支撑了织物结构设计和创新。

此外,天津工业大学纺纱实践教学平台还引起了相关院校及行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同类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业有关人员的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纺纱实践教学平台已被东华大学等20余所院校用于实践教学,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也被多所院校借鉴,小型数字化纺纱系统已被山东如意集团等30余家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与快速出样,在产学研结合与服务社会方面效果显著。

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吴赞敏、姚金波、刘建勇、张健飞、杨文芳、牛家嵘

为满足现代纺织染整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天津工业大学重点完成了轻化工程专业“市级教学团队”建设,以及“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轻化工程专业‘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研究”等项目,以构建本科生导师“讲座”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线,在教学改革中创新研究和建立了能够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的“讲座”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该项目实践解决了目前高校工科专业教与学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实验训练条件不足等问题,增强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了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匹配。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讲座”平台特色教材,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建设优秀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由教授负责,副教授、讲师为骨干,研究生协助教学的“传帮带”讲座导师团队。通过“讲座”平台的建立,解决学生由于学时限制,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学习不深入的问题。教学团队在“讲座”平台形成自主式、互动式、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染整理论应用能力和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将教师科研和专业发展前沿新技术充实教学中,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完成好国家自然基金与企业科研项目,把科研活动融入教学,融入编写前沿新技术“讲座”特色教材。

(2)构建符合专业发展趋势、行业需求的“讲座”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借鉴日本“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研究提出了轻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厚基础、宽口径、开放式”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前沿新技术讲座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经实践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3)强化本科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实践工程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专业实训工程中心,形成工程教育特色模式;在企业建立稳定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基地,实行高校、企业“双导师”团队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通过建设10个“讲座”平台实验室,引入准生产型具有中央控制的教学版全自动称料、化料、输料及染机系统,并结合已有的测配色及自动滴液系统,形成了现代先进的工程实验环境与设备,构成了从客户来样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现代化纤维、织物、成衣染整线等;此外建设完善了企业实践基地、实习与实训工程中心。通过实践实训平台的建立,解决了学生在以产品加工流程为主线的系统性实验薄弱、校内工程训练条件不足的难题。

该项目实施推广过程中,本科生导师团队获得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称号,完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发表教改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出版特色教材等,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先进仪器与装备的实训工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该项目研究结果经过不断修改完善,进一步固化明确了“讲座”平台教学环节,并经历了历届学生的教学检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此外“讲座”平台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融合,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体现出“既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显著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学生参加国家/天津市级等各种竞赛及创新实验计划,累计达20多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加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在全国专业性竞赛中获奖近20项。

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融合类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完成人员:周永凯、李淑珍、江 建、范秀娟、李飞跃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以艺术、工程学科为主,艺、工、经、管协调发展,围绕纺织服装和文化创意产业办学的艺工融合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中艺术类和非艺术类 2 个类别的学科专业设置数量、教师占比和学生数量几近各占一半,在“艺工融合”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项目成果以艺术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依托北京服装学院素质教育基地,打造四大作品展览展示平台,开设艺工交叉融合专业实验班和双学位班,招收培养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大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科学构建艺工融合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批素质教育课程和项目;构建艺工融合教学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重点测评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了大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1)打造艺工融合教育教学平台,招收和培养交叉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民族服饰博物馆、创新园等上百个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北服时装周”、“大学生毕业作品展”、“科学艺术时尚节”、“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等四大作品展览展示平台,以国家级“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开设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纤维与时尚设计、艺工融合联合教学等多个交叉专业实验班,招收培养了一批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大学生。

(2)制定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贯彻“艺工融合”办学思想,着重制订“大学生美育计划”,将艺术素质教育通过课程讲授、讲座与课余小组(社团)、文艺社团活动等 3 个途径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设置,打造一批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课程和项目,如开设《大学美育》、《美术赏析》、《纤维艺术》、《创意手工染》等选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让课堂变成学生表现和发展智力的场所;强化实践教学,形成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开放实验室、学科竞赛三大科研训练及学科竞赛项目类别,以“北服丰彩数码印花工作室”为依托,开设染织设计和印染工艺结合的特色综合实验课程,不断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

(3)构建一支以艺工融合为特征,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教学的教学团队。目前,在学校450名一线教师中,艺术类教师占47%,工科类老师占53%,已建成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强化从纺织材料研发到终端产品艺术设计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就业和创业能力。

(4)基于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一套适合艺工融合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指标制定时注重艺工融合教育(一级指标权重最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注重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考察和测评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文化艺术修养及身心等方面素质。

经过多年在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培养方面的改革与不懈努力,该成果在北京服装学院约8 000名各类学生中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定期举办“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和北服校园创意文化宣传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等,营造了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其就业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断提高,并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