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计专业课程计划在中高职“3+2”模式下衔接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相融通,教学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连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课程计划;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23-002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从完善基本制度人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专业设置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衔接。针对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计划,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1.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的几个概念
本文中的“职业教育”仅限于狭义,即正规教育学制体系中的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专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两个层次。
“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3+2”中高职模式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前三年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分段式教学,后两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
“衔接”原指事物间相连接,是一个效率问题,本文专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课程内容相融通。
2.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计划现状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发展前景
《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增长,因此怎样有效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而会计专业作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一门专业,一直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教育的热门专业,大力发展中高职会计专业,成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之一,而课程计划的设置将是重中之重。
三、有效衔接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计划的建议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院联合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如“3+2”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各种形式的衔接,本人主要提出对会计专业课程计划课程名称及课时的建议:
1.职业基础课。中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会计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会计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性会计专业基础课不同,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设置会计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会计专业和个性发展。由于中高职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对会计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会计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学习一定要分阶段,由浅入深,前后相连等过渡方法。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高职类似课程或提高课程的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具体建议见表2)
2.专门化方向(企业会计)课程。即按照会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通常一个会计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中职学生以考会计证为主,而到了高职对于没过的同学可以继续考会计证,而对于专业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参加助理会计师的考证,为大学做准备,这样中职一高职―大学三个主要阶段就可以有效的衔接起来。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和考证考核要求设计,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具体建议见表2)
3.其他课程。不同层次的学习,最后都需要体现到实践中去,因此,其他课程的主要一部分就是顶岗实习。以前中职的“2+1”改为“2.5+0.5”,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实践时体现不出所学会计专业知识,改动后的大部分的时间学习加上半年的实践就构成了中职三年。而高职是“4.5+0.5”的模式,同样的实践时间,但是内容绝对不能相同。中职教育可以以最基本的岗位作为实践要求,如出纳岗位、超市收银员、仓库岗位等;高职教育就可以以材料岗位、总帐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具体建议见表2)
总之,会计专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计划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实现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