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孙瑞哲: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孙瑞哲: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2010年年末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作主题报告,围绕“需求驱动创新”议题,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阐释了纺织服装产业从“要素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的重要性。

“十二五”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定位升级

金融危机期间,国务院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而在孙瑞哲看来,进入到十二五期间的中国纺织工业,同时应当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纺织行业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其他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也将为纺织纤维新材料及纺织品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孙瑞哲相信随着时间延伸纺织服装业作为新材料行业的特性会逐步体现、日益鲜明。

“从国家十二五和产业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水平提升、内需市场扩大,给行业带来新机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材料研发等新的空间。因此,十二五仍然是我们纺织行业平稳快速发展期,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关重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在产业创新能力的系统工程中,继续贯穿科技、人才、品牌与可持续发展的四大主线。科技方面重点要突破关键技术,同时强调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比如说化纤规模化发展,重点突破资源上的瓶颈问题,”孙瑞哲说。

内销市场的消费升级与消费多元化趋势

孙瑞哲表示,国家的十二五规划透露出一些重要的信号,比如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这对内销市场来说,意味着极大的消费潜力,一定是带来消费多元化、消费升级的趋势。麦肯锡曾经做过统计,包括中国在内的10多个新兴国家,目前中产阶级消费已经包括了将近20亿人口,每年消费将近7万亿美元。在今后的10年内,这个数字会达到20万亿美元,中产阶级将占据半壁江山,潜力非常之大。

与此同时,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内销市场发展,会造成一批更具有市场话语权的内销品牌,会促进优势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领域集中,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又进一步刺激内销市场多元化深度发展,互为因果。

出口市场的理性消费趋势

一直低回的外销市场近期有所回升,但海外失业率居高不下,出口市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必须关注海外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一是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对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增速超过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对美国出口出现量增价跌现象。―方面,金融危机以后,海外消费者消费趋于理性化,美国储蓄率也在提升,原来去百货店消费,逐渐转移到折扣店消费。海外网上购物、购物中心化也是一个消费趋势。

寻找新的竞争力来源: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

孙瑞哲指出,随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相关要素资源稀缺性优势的减弱,产业一定要找到新的竞争力。这个新竞争力如何形成?―方面要通过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另外―方面要围绕市场需求去找,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切实转变。

在孙瑞哲看来,“需求驱动”既是把市场需求作为产业创新的动力和来源,也可以理解为产业升级的内生需求,其本质上是一种内涵式增长模式。“十二五”期间,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型,将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培育可持续内生动力的重要突破口。

孙瑞哲进一步解释说,需求驱动就是立足于内销市场的创新驱动,而中国纺织工业未来增长的立足点,就是在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条件下,从原料、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在他看来,这种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减轻成本要素上涨的市场风险、解除价值链上低附加值的分工锁定,而且有利于稀释全球商业周期波动的消极影响,从而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解读市场需求深刻变化大力发展新型化纤:

解决原料资源短缺问题

孙瑞哲从行业普遍关注的棉价上涨问题入手,分析了全球纤维产量变化以及纤维需求变化。指出棉花价格高涨,必然会促进化纤新发展。

孙瑞哲指出,棉花问题是全行业的一个痛。棉花资源缺口依然存在,全球库存持续减少。资源短缺供需失衡客观上刺激了外部资本进场炒作。棉花价格能否理性回归,还取决于宏观调控政策、美联储是否加息吸纳游资、通货膨胀指数等诸多因素。

全球化学纤维和主要天然纤维的加工总量由2000年的526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7050万吨,年均增长3.3‰化学纤维占比由2000年的59.2%提高到2009年的62.6%。中国纺织工业需求强劲增长,纤维加工总量从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3780TJ吨,在世界纤维加工总量中的占比从25.8%提高到53.6%。

下一步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化纤――高仿真、超仿真化学纤维,特别是超仿棉化纤。利用可再生天然资源,发展生物质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竹浆纤维麻浆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甲壳素纤维、蛋白质纤维等;发展再生化学纤维,提高纤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机遇与挑战

劳动力成本从长期来说呈现上升趋势,纺织服装行业告别了低成本劳动力时代。2009年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工资5.6万元,纺织行业的平均工资3.1万元,这种行业平均工资的差距势必会造成行业劳动力流失。2010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纺织行业上涨幅度大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从整个社会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口平均年龄在逐步走高,2010年达到34.2岁,老龄化趋势的压力越来越大。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目前民工荒、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不仅仅是由于三农政策,由于中西部产业发展创造就近就业机会,实际上也客观反映了人口结构趋势的问题。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稀释,但是并不是在丧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较好,人均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东南亚国家平均水平。

城镇化与消费升级:内需市场大有可为

从国家战略来说,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美国、印度的内需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超过T92%和88%,2008年中国内需只占经济总量的72.8%。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内需市场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中在逐步提高。近两年来从行业能看到,规模以上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占比稳步提升,2010年已经达到82%。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目前中国家庭及个人年消费水平跟国外存在很大差距,缩短这种消费差距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向,会给我们行业带来机会。2010年国内服装零售额和零售量持续增长的态势印证了这一,点。2010年前三季度,服装市场零售额累计 增长85%,销量增长12.3%。国际上有一个经验值,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被视为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分界点。据华泰证券对人均收入水平所做测算,2002年中国人均收入年达到3000美元人群不到10%,到2008年接近40%。所以国民收入提高势必会带来消费方式、消费类型的重大转变。这是向品牌消费阶段的转变,会给纺织服装带来新的机遇。就主力消费人口来说,从2010年到2025年,20岁到59岁是主力消费人群,他们会承接我们消费升级的转折点,支撑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另外一个机遇是城镇化趋势。2009年城镇化率是46.59%,这次在十二五规划中也特别强调城镇化率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即增加城镇人口3亿多人,这意味着消费潜力的巨大提升。城镇化比例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对行业发展有利。

其次是商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会。中国的商业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制造业。近年来中国零售业迅速发展,增长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商业业态变革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关注。农村的消费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消费者只能在有限的商业中消费。在许多城镇,原来传统的专业市场批发改零售、购物中心化,为都市消费带来了很大的空间。纺织类产品网上销售火爆,在所有品类中排名第一,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数码家电行业。

环保等等消费理念也会拉动消费升级。调研表明,上海、北京等地消费者愿意多掏腰包购买环保_服装。从内需市场来讲,消费多元化、消费升级是大趋势。

产业创新终极目的:掌握标准语语权与时尚话语权

孙瑞哲说,产业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掌握话语权。一个是标准话语权,一个是时尚话语权。标准话语权与时尚话语权的双管齐下,将统筹各种创新基础工程,从硬实力与软实力层面赢得技术话语权、市场话语权与时尚价值评判的话语权。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其主体框架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的创新渗透、质量体系的标准建设、信息化管理以及社会责任的规范管理。

另外,很重要的是加强时尚话语权建设,缔造流行趋势策源的主导权。应当看到,时尚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获得产品定价权、主导时尚价值评判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内容包括缔造流行趋势策划的主导权、构建时尚创意的孵化机制与构建跨界整合的大时尚联盟。

时尚话语权的树立,需要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链纵向上下游时尚资源的无缝对接,促成横向产、学、研一体化的时尚研发体系,从色彩、纱线、面料到服装各个环节,以集成的方式、以流行趋势为纽带,保持一脉相承的品牌形象,形成中国纺织服装大时尚的和谐之音。

行业时尚话语权的构建,应积极地借势国家品牌的软实力提升,积极地推行“产业外交”与时尚产业的整体推广在国内外公众消费层面赢得更为广泛、深入的认知。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C基,不如待时”,孙瑞哲最后借用孟子的一句话,激励行业企业借十二五国家发展之大势,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