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谐”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元前800年左右,郑国的史官史伯最早提出了和谐的美学观念,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此“和”即矛盾的均衡、统一。“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认为单一、重复的文化发展方式是无法继续的,只有融合各种各样的音色、纹饰、味道,才能产生新的事物,才能发展出和谐而丰富的文化。后来,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又提出“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礼记・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为美”、“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在探讨宇宙生产模式时,也摆出“和”的思想。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谈到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大意时说:“中国这一套东西,大约都出于周易。对周易的许多家说法,却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中心意思,就是‘调和’……其大意以为宇宙实没有那绝对的、单一的、极端的、一偏的、不调和的事物;如果有这些东西,也一定是隐而不现的。凡是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相对、双、中庸、平衡、调和。一切的存在,都是如此。”现在来看,以上所谈到的“和而不用”,“中庸”,“调和”,多样的对立的统一,天、地、人、自然万物的亲和、合一,都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谐”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生命本质上来说,“和谐”又与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天人合德、天人合道有着相似性和一致性,作为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性格特征――“和谐”观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并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设计的产生、发展和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有”、“无”中的“和谐”

《道德经》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天地》也说:“一之所起,有一而来形。”《列子・天端》说:“一者,形变之始也。”“一”是从无到有的一个中间状态,是阴阳的根本,是万物的起始。《淮南子・原道训》载:“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道家用“一”来阐释“和谐”的思想,“一”是无限的全体,是宇宙最根本的“自然”,统一与和谐是宇宙万物的差异和矛盾的根据。《周易・系辞下传》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中国传统建筑从无到有,从部分到整体,从单纯的遮风挡雨到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都表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象法宇宙,象法“一”之“自然”,象法“天道”与“人道”和谐的传统设计文化意识。

《道德经・第十一章》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车轮由30根辐条凑集于一个轴圈上,才能支撑着车轮,由于轴圈中间是空的,才能穿过车轴,造成车子。揉土烧成陶器,陶器中间是空的才有它的功用。建筑房屋开窗,房子和门窗中有空间,才有房屋门窗的作用。这里提出了“有”和“无”的和谐统一关系,只有有其“无”,“有”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其突出表现就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构造,四合院用四栋人为建造的建筑围出一块空地,围出一个连通无限的自然空间,建筑、园林虽有梁、柱、山水、植物构成“有”的实体,但人们真正使用的却是“无”的自然空间。另一典型表现就是中国的漏窗,宗白华先生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中谈到:“……他们总是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漏窗从视觉上分隔、突破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室外风景及光影变化通过形式各异的几何图案投射到屋内,同时又把室内光景融于无限的自然空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整体。

道家朴素自然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人们顺乎自然规律,返璞归真,追求内心修养,和原始自然融洽和一的古典园林设计思维,提供了依据和规范。受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古皇城宫苑建造时形成了“仙苑式”规划格局,秦始皇建咸阳宫,以阿房宫前殿象征太极,渭水灌都象征天河,以终南山峰象征宫阙的大门,筑土为山象征蓬莱仙境。汉武帝造上林苑,置牵牛、织女石像,又置喷水石鲸和蓬莱三仙山于昆明池,将宫苑比拟为天上的宫殿。可见皇室帝王宫苑模仿山河、海岸、岛屿是为了追求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境,以及生命与永恒自然的和谐同在。

二、“阴阳五行”中的“和谐”

中国原始的哲学思想从人类男女异合诞生新生命的生殖崇拜出发,类推、升华出宇宙万物阴阳相对及对立统一的运动客观规律。《易经・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八卦概念赋予万物固定的阴阳性质,如月精为蟾,日精为乌,天为乾为阳,地为坤为阴。五行最早在殷商卜辞中出现,其主要思想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五行相生相胜”。

五行图象是由四象――四方――五方的方位观念加上通行畅达、和谐统一的意义而构成的。从中国古代建筑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先有了圆方的认识,才进一步引申为四方的观念。距今约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的房子和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类型早期的房子都是圆形的,半坡类型后期逐渐出现了辨认建筑方位的方形房子。河南郑州市西山发现一座仰韶晚期的遗址,约距今5300―4800年,城址平面为圆形。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平面由圆形发展为长方形或方形。河南淮阳县平粮台龙山时期城址,平面为正方形,有北门和南门,并开始出现贯通南北门作为中轴线的布局。“四象”即东、南、西、北四方,以十为标志,十字的中心点为出发点“中”,构成东、南、西、北、中“五方”。四方之象所取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在建筑构件瓦当中时有出现。“中”的五行思想在天坛、故宫、山东曲阜孔庙等诸多建筑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特点上得到鲜明体现,并与儒家“礼乐中和”、“中庸”、“礼制教化”思想不谋而合,使中国建筑在营造方面形成了绵延千年的“尚中”特点。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盛行,汉祭坛主要按五行配五色、五方模式进行设计。《后汉书・祭祀》载汉光武帝设祭坛:“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为,重营皆紫,以像紫;宫有四信道以为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概括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的宇宙观,为我们描绘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轮回归一,和谐共生的画面。蔡邕在《明堂月令论》记有:“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也。圜盖方载,九六之道。八闼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列于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乡五色者,象其行外。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周以水象四海” 。明堂是四面辟门纵横对称的方形建筑,是阴阳平衡,气场圆通和谐的宇宙模式象征。明堂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天子位于中央,三公、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位于内圈,东西南北门外分列九夷、六戎、八蛮、五狄的首领,此布局已充分验证了阴阳五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何其盛行。

三、“禅宗”中的“和谐”

禅宗始创于南朝宋末,源于佛教文化东至,其体系包括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分。禅宗思想不同于其它佛教思想,以“修心”、“内省”为本,以“顿悟”为表现形式,既不坐禅,又不苦行,而是强调去繁琐,求简明,达到“得心应手,意到便成”的超脱、自由境界。

禅宗认为“梵我合一”,即万物皆空,以心为本,我心即我佛,佛即我心。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禅宗美学将审美主体的人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深化,并融入园林的设计文化中,释放主体人的审美能动,将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律动引向超越时空的和谐共振。体现在造园上,就是人与园并不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整体。诗人王维设计的“辋川别业”,因势设景,引水入园,使园不加修饰,自然天成,把园林视为心灵的寄托之所,心与山、岭、岗、坞、湖、溪、泉、滩及植被完全融汇一体。因此,我们可从王维在园林中所做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体味出仅从空山密林的一隅所漫溢出的雅致、寂静、空寒的禅宗意境。难怪中国士大夫有云:诗贵有禅思、画贵有禅意、园贵有禅境。

禅宗思想倡导“空”的心境,即用虚空、空灵、清幽、寒静的心态去空心澄虑,去体悟自然规律、心物交融之和谐。禅宗之“空”在两宋的诗词和绘画中比比皆是。苏轼有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文学上注重平淡天然,绘画中崇尚“萧条淡陌之意,闲和严静之心”,追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静淡远。《园冶》中造山有“未山先麓”的原则,即主张以构筑大山的一角而让人联想到大山整体的形象。园林创造中的“空”集中体现在“以小见大”、“壶中天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阔”、“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以有限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体验,以少胜多,从凝练、含蓄中引发无尽的情思和遐想,来达到的意与境,情与景的永恒和谐统一。

禅宗修行提倡“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都以此为根本宗旨追求返璞归真,象外之意,景外之致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国园林的匾额对联通过雅致精炼的文字以显寓隐,以实写虚,意寓其中而音流弦外,构筑出充满想象联想的另一朦胧含蓄的精神世界。以苏州狮子林的园名为例。在佛教中,狮子被认为是佛国神兽,佛经中称“佛为人中狮子”,佛之坐处称为“狮子座”,禅宗寺院称为丛林,简称林,因此,“狮子林”三个字本身就具有禅宗之意。另外,园林中的花木植被常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渲染、衬托、突出禅宗的文化意蕴。苏轼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是佛教“空”与“无心”的形象体现,狮子林中石径曲折盘绕,万竹掩映的“修竹阁”,自然而然传达出园主的高雅和“竹竿绿玉绕禅房”、“竹林精舍”的空虚、寂静、幽远的禅意。明代北京的“定国公园”, 墙不粉刷、地不铺砖,“入门,古屋三楹,榜曰‘太师圃’,自三字外,额无匾,柱无联,壁无诗片。……藕花一塘,隔岸数石,乱而卧”,借朴素、野趣盎然之景,来沉思冥想,以极致的自然、凝练、含蓄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超脱、自由之境。

结 语

中国古典建筑,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典雅素朴的民居,还是曲径通幽的园林,都处处流露出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特征的“和谐”情怀。本文所论述的和谐观,是把儒、道、佛、禅、阴阳五行等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试做分析,试图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根源出发,去探寻“和谐”观的文化内涵及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对于日益模式化、盲目化的当代建筑,只有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取其精髓、汲取营养,使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凸显,才能使具有民族特色、哲学智慧的中国建筑屹立在世界建筑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