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歌诵读如此“趣”味盎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歌诵读如此“趣”味盎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多诵读一点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思想,通过诵读接受美好情感和高尚人格的熏陶。为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诗歌诵读的兴趣,并使整个过程“趣”味盎然。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诗歌诵读 兴趣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不读诗,无以言”。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多诵读一点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不仅如此,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行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对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今诗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160篇、段。

为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可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从而营造一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我校语文组正在进行关于“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市级“十一五”课题研究,把古诗文作为优秀的、规范性的语言积累,把“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古诗文诵读作为语言积累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亢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负担。”所以,兴趣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引路石”。那么,在实践中如何使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诵读过程“趣”味盎然?我们就此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巧妙揭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要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和吟诵古诗,巧妙揭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揭题的方法根据古诗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在向学生推荐曹植的《七步诗》时,可以以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揭题,给学生讲述发生在曹丕和曹植兄弟间的故事:三国时期,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自己自叹不如,更主要的是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自然令曹丕羞愧万分,无地自容。讲完故事后,学生的诵读兴趣也就来了,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新诗的诵读,那效果,那情形,定不一般。再如,在指导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古诗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谓得心应手了,优美的影像资料展示迷人的烟雨江南的景象,使学生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烟雨江南、西湖美景、庐山飞瀑……学生便会产生心驰神往之感。然后再自然地由优美的影像画面导入新诗的学习,这样学生便以高昂的兴趣进入了学习的环节,相信学得定轻松。

二、创设优美情境,持续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个性倾向性范畴。稳定而良好的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如想使学生保持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必须不断地以直观刺激加以诱导。而情境的创设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中与古诗文内容发生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多媒体的应用能给学生提供声色俱佳的优美动人、身临其境的情境。当然,如受条件限制,教师也可利用挂图、音乐,再加之自身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例如学白的《静夜思》,多媒体课件展示静静的月夜、诗人身在异乡孤寂的生活、家乡双鬃染白的父母和情同手足的兄弟,以及山水草木等画面,同时播放缠绵凄清的音乐。这一切便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在诵读时,学生心中便能升起缕缕如游子的思乡情感。诵读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再向他们介绍时代背景,激发起他们对岳飞爱国品德的敬仰之情,然后有感情地吟诵。由于情境创设得好,诗歌的内容、意境易领会,记忆也特别深。而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梅花》、《石竹》等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古诗的意思,发挥丰富的想象,给古诗配上自己画的画,诗画相融,有利于激发诵读兴趣。

三、表演自娱自乐,增添习诗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聪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具备较强的模仿力及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开展诗歌积累时,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读读、背背、说说、唱唱、演演。教师注意常变换各种不同的诵读形式,以增添他们的诵读兴趣,帮助他们将诵读活动坚持开展下去。尤其是我们为古诗文配上曲教学生吟唱,让他们边吟诵边做动作,自演自娱自乐,学生的兴趣更浓,和着优美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深情地吟唱。例如学唱李煜的低沉、凄婉的《虞美人》,岳飞的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的《满江红》曲和苏轼的饱含无限哀怨和感慨的《水调歌头・中秋》等。现在,课题组已将《课标》规定的70首和学校自定的90首,计160首古诗词收集整理了相关的配乐资料。当然,我们也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在五年级组的诗歌诵读会上,学生们在诵读贾岛《题李凝幽居》时,让一个学生扮演贾岛,一个学生扮演韩愈。通过表演帮助大家来体会贾岛作诗推敲时,斟字酌句的情形。这样的方式,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表演时的认真劲和有趣的模仿,令人忍俊不禁。通过如此方式的自娱自乐表演,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理解及背诵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开展诵读比赛,巩固吟诗兴趣

开展诗歌积累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是传承中华经典的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虽说“少读如漆”,但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低,理解感悟力不强,对深奥的古诗文意思不可能一下全明白,而实际情形,我们大多是采用“模糊解读”的方式来进行的。事实证明,对待古诗文要不断欣赏,不同年龄吟诵,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更要注意反复吟咏。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在每天或是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强化吟诗记忆。尤其是定期开展吟诗会及相关的比赛,评选出“小诗人”、“诗歌大王”等激励性的称号。为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突破口,我们在全校开展了“赛诗会”。在“赛诗会”上,学生摇头晃脑,吟诵得津津有味,周围掌声不断,同时,我们还给每个年级的“小诗人”颁发荣誉证书。通过比赛来激发和巩固读诗兴趣是一种有效手段,因为比赛中激烈的竞争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使他们以极大的学习情绪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为提升诵读诗歌的热情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当然,除了在学校里开展这样的活动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诵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古诗文,关乎学生的素养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读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教师如能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讲究方法策略,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从小就具有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文化底蕴,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