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理国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与理国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我们很少对“爱国”的行为有进一步的思考,一直都是在高尚的旗帜下进行学习和笼统的评判,但当下抵制日货活动中的打砸行为引起了人们对理国教育的思考。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如何进行,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从含义、教育理念、教材设置、培养国民素质和历史教师的资源选取等方面谈一谈个人浅见。

关键词:理国;情感教学目标;多维度;社会史观;国民素质培养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目标,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进行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近期,日本的“购岛”闹剧引发的国内民众抵制日货的活动中打砸日系车的行为,引起了人们对于“理国”的思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如何进行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对教材、课堂教学等的体会,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厚的感情。”如何做到理国,让爱国行为更好地表达民意、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我认为要正确认识“理国”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理国”,顾名思义,即爱国行为要有理性的思考,既明确表达民意,又能宏观上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就日本的“购岛”来说,我国民众的反日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的行为,表达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冲砸日系车造成同胞财产和人身损失,也给政府外交方针政策的运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缩小了政府外交政策运用的空间。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我们不能在“爱国无罪”这一伟大的前提下去实施这样的行为。

反思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应该在教育理念、教材设置和公民个人素质养成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

一、在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情感教育目标上一定要冲破“爱国无罪”这一主题

不能对一切爱国行动都加以肯定,而要加以甄别。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事件的情感教学目标上应该设置多维的观点。所以在科学、民主和理性这些理念下去审视我们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教育理念太程式化、空洞化,不能引导人理性思考,而容易激起简单的义愤和对暴力的变相赞美。我们对爱国历史事件的认识不要预设前提,鼓励课堂上的冷静思考,去丰富史料,努力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使新课标的理念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在中学历史教材的设置上可以做一些更有益的尝试

教材在宏观的历史观教育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但是忽视了微观的材料补充,尤其是细节性的描述。作为社会个体,具体的历史细节更容易引发思考、引起共鸣,这也是社会史观涉及的地方。所以在社会史观的指导下,教材的编写可以用延伸阅读等形式补充一些材料,丰富内容、丰满形象,让历史活起来,让人有感性的阅读,有理性的思考,有情感的升华。在民族英雄的内容方面,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内容。在社会史观的指导下通过英雄个人的行为、别人的评价等等,去全面认识英雄,让爱国在理性中凸显出来。

三、在公民素质的养成方面,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用科学、理性和民主的精神武装起来的公民,也是我们历史老师在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努力做到的

有大国国民素质才有大国的崛起,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战术人才,但是无法培养出战略家。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民众自发地向国家捐献个人的财物帮助政府渡过难关,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我国古学家的“自我节制,奋发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民众看到清军被英国侵略军打败哈哈大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民众袖手旁观,有的甚至主动帮助进攻清军;抗美援朝中志愿军那令敌胆寒的不畏死亡的冲锋,一次次唤醒对公民素质的教育问题。国民教育任重道远,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更多的资源、更有说服力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去诠释理国。走出学校是理性的公民,参加的爱国活动就是理性的爱国活动。

四、历史教师在理国教育上有大量的资料资源去代替空洞的说教

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阐明政府的对外政策,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学生认识“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的辩证关系,开展史料的搜集研读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以个人的力量增强对日的经济制裁,涓涓细流终成大海。

从中学历史教材教学目标的设置维度、社会史观的培养、公民素质的养成和历史教师的努力等方面归纳了如何教育学生去理国。理国教育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要求,也不是民众单纯的自我克制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一道道命令、一次次号召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学校教育的渗透、社会教育的普及和国家政策的引导约束等。具有理性的高素质的国民是国家崛起的基础。我们是爱国的,也是理性的!

参考文献:

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 江苏省邳州明德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