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原生态民歌的审美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原生态民歌的审美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原生态民歌是源于民间、非专业人员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它是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的审美内容反应了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各民族对世界、人生、社会的认识,深入其中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深厚的情感世界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原生态;审美内容;民歌

基于对本土文化难以割舍的血脉联系,作为一种活态文化的原生态民歌凭借其内在的艺术品质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审美兴趣,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体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且使人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成熟的审美理解,它的审美魅力尤其是审美内容值得关注。

一、劳动是审美内容的首要体现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工具很原始,所以单个人无法完成繁重的劳作活动,为了抵御自然界的威胁,人们必须协作起来,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协作劳动,比如抵御狼群的袭击,进行大规模的搬运活动,这个时候,必须有人指挥,使劳动的力量得到协调,于是便产生了劳动号子。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是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想法,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力量,便产生了呼声高低强弱的变化,这就是劳动号子,于是一种艺术形式便产生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畜牧业和农业,饲养牲畜和农业耕种就开始了,于是有了放羊、放牛、耕田等活动,于是便产生了放羊歌、耕田歌等,它既反映了人们走向文明的历史,又是人们对收获的一种心情折射,例如,在云南大理巍山县流传着耕田歌,歌词大意是:“哎哟,赶快走,犁完这块地放你走,犁不完就不放你,要好好拉犁,到家才会有好草好料喂你。”这首歌是彝族同胞使唤牛劳动时的歌唱,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赶牛耕田的劳动情景。它们是劳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劳动经验的真实传授,是民歌审美内容的首要条件。

二、宗教意识和祖先崇拜意识是原生态民歌审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是一个信仰、情感、语言统一的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人类最初的意识都与自然有关,人类最初的宗教意识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开始,由于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自然界给他们带来植物动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不能应对的自然灾害,如风雨雷电的袭击,山洪地震的袭击,使他们产生了对自然界的畏惧,于是便把自然界的某种事物信奉为神供养起来,例如,我国最早出现的水神、雷公等等,再后来出现了图腾崇拜,拿云南的彝族为例,由于他们曾经以狩猎活动为主要的生存手段,动物就是他们猎取的对象,又是他们害怕的敌人,老虎是最凶猛的动物,又是他们害怕的敌人,所以老虎就成了他们民族的图腾崇拜,于是产生了以集体性的模拟图腾物的歌舞形式,组织宗教祭祀活动。例如哀牢山南涧县的彝族表演的神虎降临猛扑马、牛、羊等的舞蹈就具有宗教祭祀活动的特点,一个女巫装扮成猛虎,腾空跳跃显示猛虎的威风,其他男女装扮成马、羊、狗等其他小动物,显现出畏惧逃跑的景象,这种歌舞仪式活动就是原生态民歌产生的又一土壤。随着崇拜的盛行,后来又产生了“祖先崇拜”意识,随着人们战胜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出现了,于是人们把崇拜的对象从神转移到了人,云南陇川、梁河等县居住着阿昌族,他们是古代羌人的后代,因为本民族无文字,就唱着《遮帕麻与遮米林》的民歌,叙述着本民族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历史,他们把孕育人类生命的象征寄托在葫芦上,硕大无比的葫芦就成为人类母体的象征,瓜子就成了不同姓氏的人群,从此阿昌族有了生生不息的历史,也表达了对葫芦里走出来的祖先的崇拜。这些宗教性的原生态歌舞不仅使人们得到了审美愉悦,也使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传承。曾有学者认为:“宗教活动是这些无文字或文字使用不广泛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最重要场合、最典型的方式。”例如景颇族最大的祭祀活动“目瑙”,已经发展成为大伙聚集的歌舞形式,还有傣族的泼水节等,这些民间歌舞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而且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

三、情感表达是构成原生态民歌的重要内容

纵看云南的原生态民歌,很大一部分是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为主要内容的,如哭嫁歌、哭丧歌等等,我们熟悉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它是反映了青年男女相互爱慕的一首恋歌,人们通过唱这些原生态的民歌,宣泄自己的内心感受,其中这些原生态民歌产生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就是云南特殊的地容地貌和闭塞落后的生态环境,由于交通闭塞,外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没有渗透到这里,大山交错、有些地方生产方式还很低,与外界的交流还很少,所以,他们还承袭着旧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化娱乐方式,他们经常性的娱乐活动就是无忧无虑的歌舞。云南彝族有一首祝酒歌,歌词是这样的:叫你喝,你就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表达了少数民族直爽好客的感情。云南红河县的哈尼族流传着一首《作一作》的歌舞曲,歌词大意是:大家一起跳来作,爱说什么说什么,想唱什么唱什么,边唱边跳脚步轻,不唱不跳不开怀,大家来跳大家唱,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吟唱爱情是原声态民歌的重要主题,少数民族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风俗习惯是众多情歌产生的土壤,德昂族有一首男生独唱民歌:今天傍晚太阳已落,去找自己最心爱的人,自己亲爱的人,要是有心有意的话,就请来与我好好对唱,以歌声结识自己,相亲相爱。原生态民歌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习俗是构成原生态民歌的又一重要内容

习俗是社会发展的阶段的产物,是各族人民社会生活不断重复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承载体,它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心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都有着深厚的关联,体现着民族的宗教情感、社会心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大致可以分为节日歌、生育歌、婚俗歌、酒歌等,节日歌是维系情感的纽带,在节日的狂欢中沟通感情,畅想未来,如纳西族的骡马会,白族的鱼潭会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相爱相知,于是产生了很多的反映节日气氛和谈情说爱的原生态民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大事情,所以婚俗备受关注,这个婚姻的过程都有相对应的原生态民歌,生育是神圣的,一个生命的诞生有着艰辛也有辛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母亲怀胎过程中的祈祷,也有着分娩时的接生歌,如傣族的《接生歌》,歌有一段歌词中写道:“母亲怀里的孩子啊,如果你是天赐的贵子,那就见风长吧”。反映了母亲盼望孩子快长的心情,酒歌是人们之间友情的一种见证,人们见面共同进餐要畅饮,要营造一种自然欢快的气氛。如普米族中流传的《酥里玛》民歌,歌词如下:贵客来到普米家,请喝一碗酥里玛,吉祥如意福满门,生活富裕喜万家。这些原生态民歌都是人们平时习俗节日时进行交流思想感情的歌,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

原生态民歌代表着一种独特、不可替代的文化,我们要从维持中国文化生态的平衡及世界文化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对待原生态民歌,强化传承与保护意识,是原生态的审美内容的魅力永远长驻,使原生态民歌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日久弥新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艺术的惊喜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陈蔚.《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四月第一版.